專家為何成「磚家」?他們一發言,就有人想罵,這到底是誰的問題

2021-01-10 小書生走夜路

以前,說某某某是啥領域的專家,這就是句表揚的話;而到了現在,專家已然變成了「磚家」。只要一句話的前面加上「專家說的」四個字,那麼這句話大多數情況下會引起一般人的反感。那麼,專家為何會成了「磚家」呢?

這其中其實是分為內因和外因的。從內因來說,是專家們自己不自愛,為了名利捨棄了底線;而從外因來說,一是網絡上有人為了博眼球,故意抹黑專家形象,二就是因為騙子太多,打著專家的旗幟,幹著騙人的勾當。

內因:專家為了名利,沒了底線

別的不說,現在有些專家的發言,真的是很令人迷惑。比如說,有位李姓的專家,他本人畢業於名牌大學,在學術研究上,那是有著很高的地位。

他既是大型公司的董事長,又是知名大學的校長。從這個背景來看,叫他一生專家,那是絕對沒啥問題了。而問題就在於,這位專家的發言,真的是令人想拿塊兒搬磚啪他一下。

這位李姓專家說了:我們不能提高勞動者工資,低工資是我們的優勢,否則,外國投資都跑到越南等工資比我們低的地方去了。

聽這話說的,這還像是人話麼?他到底有沒有站在勞動者的位置上考慮過問題?低工資是我們的優勢?這有的「優勢」,我們寧可不要!

那些在基層崗位上拼死拼活為生活打拼的人,難道就想聽「專家」說一句:我們的工資不能提高麼?不知道這位李姓專家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是處於什麼樣的考慮,才會說出這樣的「金句」?難道說,這位李姓專家幹活兒是不要錢的麼?

因為自己感受到了不領工資的愉悅,所以才想讓那些辛苦的勞動者們也「保住」自己的低工資?這真的是不能令人理解。

而這些年類似於這樣的專家,其實還有很多。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已經逐漸沒有了一個專家該有的底線。要知道,以前的專家為何受人信賴?那還不是因為專家是踏踏實實站在地上、認認真真為普通人考慮的麼?

但現在的這些專家和學者們呢?他們和金錢扯在一起,為了利用自己的名氣賺錢,所以絲毫不再估計普通人的利益,所以自然也就不會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外因:有人趁機摸魚,利用抹黑專家形象的話題來博取流量

有段時間,電視上的鑑寶節目很多。而趁著這股東風,有人就在中間攪弄起了風雲。

比如說,有個文章的題目是類似這樣的:女孩拿家傳畫上鑑寶節目,專家說:假的!女孩:我是齊白石的孫女!

這樣的文章一出,網友們跟風似的去罵人。好像是這個專家偷了自家白菜一樣!直到現在,這類文章還在網上大肆流傳。

而事實上呢?這個事情壓根兒就不存在。那個節目叫《我有傳家寶》,裡面的確有齊白石孫女帶著齊白石的畫作上節目的內容。

但是對於所謂的「專家說畫是假的」這一內容,卻完全是不存在的。當時,給畫作做鑑定的專家是金運昌,而人家金運昌和齊白石的孫女那是老相識了!何來的女孩說破自己身份、事情才有翻轉的劇情?

後來,在這位專家發文警示以後,那篇原文才刪掉。但是,後面還是跟風了一堆文章。估計,在這些人眼裡看來,這金運昌也不可能沒個作者都舉報一次吧?那麼,既然不能每個人都告,那就肯定有漏網之魚。

於是,為了流量、為了利益,有些人在完全沒有考證的情況下,就利用讀者的好奇心,開始胡編亂造。這種行為,其實本質上和那些胡說八道的「磚家們」也是一樣的。

騙子橫行,都穿著「磚家」的外套

現如今,騙子們行騙也都成了「技術流」。前段時間,江蘇南京的何先生報警自己被騙了。這何先生本個資深股民,後來在網友的推薦下就加了一個百人炒股的群。

這群裡有個炒股的「專家」,那可是個牛人。因為,何先生在「潛伏」的時候發現,經過這位「專家」的「指導」,群裡裡極少有賠的,大多數都是賺的個盆滿缽滿。

而且,這些股民們還會不定時的曬曬自己的收入。何先生考察了一段時間以後發現:這個「專家」是個可信的,有真本事。

於是,他果斷投了83萬進去。結果沒幾個月,他就賠了70多萬,而剩下的錢,也卡在平臺裡取不出來。最後,何先生在不得以的情況下終於選擇了報警。

在警察的追蹤和調查下,這場騙局終於被揭穿。原來,群裡的100個人中,有98個都是演員,騙子就是為了捉何先生這一條「大魚」!

而且,何先生還不是個例,現實中這樣的情況其實不在少數。可以說,現在這些騙子們行騙,也都不用老招式了,反倒紛紛穿起了專家的「外套」。

結果,就在騙子和一些類似騙子的水軍的攪和下,專家們本就不好的名聲更是雪上加霜。

結語

可以說,專家們名聲變差,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專家們自己不自愛,為了利益出賣靈魂。就比如說上面提到的有人說專家看作品看走眼的事兒。當時河南臺有個節目叫《華豫之門》,節目組裡的專家也都是貨真價實的社會名人。

然而,就在這樣的節目中,有人被專家忽悠的17萬賣了乾隆的真跡。接著,這幅作品就以8700多萬的價格被人拍賣了!事後,作品的原持有人起訴這位專家,結果專家卻說自己當時是「看錯眼」了。再加上本來鑑寶類案件就不容易下定論,所以這件事兒最後自然是不了了之。

那麼,當初這位專家是真的「看錯眼」呢?還是被金錢「迷了眼」呢?這個答案,怕是只有專家本人知道了。所以說,專家變「磚家」,真的是跟他們本人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畢竟外人的「黑」也比不上專家們「自黑」來的快呀!只有專家們自己守住底線,贏得大家的認同,那些騙子和水軍們,才會消失。畢竟,陽光之下雖有陰影,但是自身站得住、立的直,這才是為人處世的根本。

相關焦點

  • 專家,為何一發言就被罵?什麼時候開始從萬人敬仰變成了過街老鼠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百姓們在生活裡遇到的問題都可以依靠他們的專業知識來進行解決。可為何如今這群象徵了專業的人們成為了被眾人聲討的存在?這一切都得歸咎於11年前的一件事。 自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各種對於歷史文物保護的相關律法頒布,人們的考古意識也愈發濃厚。
  • 馬未都:「金縷玉衣」案過後,鑑寶專家就真的成了鑑寶「磚家」!
    馬未都:「金縷玉衣」案過後,鑑寶專家就真的成了鑑寶「磚家」! 信任,這個時常被提起的詞,卻又時常被忘記,很多人現在都不敢輕信他人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在利益至上的觀念裡,信任是可以隨時被丟掉的東西,有人說:信任又帶不來金錢,那信任還有什麼用?其實信用的作用可大了去了,馬未都對此就深有同感。
  • 打噴嚏一想二罵怎麼來的?為什麼打完噴嚏要說吉祥話?
    看到沒,打噴嚏這事,除了「想、罵、嘀咕」,還與「酒食、相和、財喜、來財、客來、和合」等操作都有關係。簡言之,這哪是在打噴嚏,這一聲「阿嚏」分明是在未卜先知!當然,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辨吉兇是沒什麼依據的,那麼,「一想二罵」呢?
  • 老漢跟豬鬧變扭,把豬圈裡的磚拆了鑑寶,專家哆嗦稱:是出土文物
    我們中國的歷史長河非常悠久,古人們也是留下了他們智慧的結晶,經過那麼多年的洗禮之後還能保存完整的,現在的價值也十分不菲,就在早些年間的時候,人們對於古董還沒有一個很好的認知,所以就認為是不值錢的東西,索性就拿來做些比較有價值的事情,就比如今天小編要講的用來蓋豬圈,要麼就是直接給扔掉了,而有很多專家都是喜歡到農村中
  • 姜子牙封的兩個最奇葩的神是誰?一個是商紂王,另一個至今有人罵
    不得不說,宋異人是一個非常夠哥們的熱心人,一看姜子牙72歲了,還是老光棍一條,索性幫人幫到底,張羅著給他找了一個老婆,68歲的黃花閨女馬氏。看來,宋異人還是懂得年齡般配的問題,防止他們有代溝。可沒想到,他們年齡沒啥差別,認識卻有很大偏差。
  • 田英章寫的「春聯」堪比印刷體,為何卻很少有人用?專家:傻呆愣
    田英章寫的「春聯」堪比印刷體,為何卻很少有人用?專家:傻呆愣 田英章書法辨識度非常高,就算一個不是書法行家的人,看一次就能留下深刻的映像。作為一名職業書法家,逢年過節寫春聯是一件相當不錯的宣傳自我方式。筆者在網上也看到過不少田英章寫的春聯,中規中矩堪比印刷體,從書法角度來說著實不錯。
  • 從知識分子失語到專家之死:大眾對公共領域信任喪失的焦慮感
    網友們認為,所謂的專家們都是在信口雌黃,而且還給他們起了個新名號"磚家"。有人認為作者是在杞人憂天,也有人覺得這是為美國的民族敲響了警鐘。  那麼,當我們在討論"磚家"時,究竟是不是我們自以為聰明了呢?  非也,其實可以用不同的觀點去辯證的看待專家問題。首先,"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歸根結底,專家也是人,他也需要吃飯,他也得賺錢養家。
  • 【紅學磚家大解密】 《紅樓夢》的作者是愛新覺羅·弘暟
    悼紅軒重憶紅樓夢,脂硯齋再問石頭兄 ---磚家原創★顛峰破解---磚家自序:磚家不談風月,只為揭示真相。磚者,拋磚之人也。既要挑戰紅學界,自然是免不了要挨磚的。如果磚家讓你眼界大開,請點個讚;如果您覺得還不錯,就請加粉絲團。只有有家亡血史的人,才能哭成此書。按前面破譯「賈、王、薛、史;元、迎、探、惜--敷、敬、赦、政;珍、珠、璉、瑛」,得到「家亡血史,原因嘆息--福晉攝政,禛珠聯姻!」的密碼提示,由此發現《紅樓夢》跟「九子奪嫡」事件有關,它是一部宮廷秘史。
  • 關於仙家的相關問題解答
    4、有人說仙好磨人 答:這個問題要先弄清魔人的是什麼?魔人的到底是仙家還是你自己的冤親債主?多半都是冤親債主來討債,仙家是很少魔人的,仙家更多的時候都是來串竅希望儘快的跟你溝通上,因為他下山的初衷和主旨是救苦救難積功累德來的,怎麼會在寸功未見之時就造業呢?再者所謂的魔人是否是仙家有事相求你沒有領會到呢?要問好才行,不可以人云亦云!
  • 有理兒有面:香港第三波疫情下,又有人在攪混水
    由日新增兩萬多,拐成四萬多、五萬多。拐一次不算,7月8號再拐成日新增7萬多,一天已經接近中國全部感染人數了。美國的新冠病毒,你是賣拐的嗎?袁磚家快氣暈過去的時候,「還好」香港新冠疫情真的爆發了「第三波」,讓他挽回了點顏面,可以繼續指責政府抗疫不力。但是這次證據確鑿,能明確感染源頭的,全部是從國外輸入,沒有一例是內地導致的感染。所以袁磚家暫時還沒有黑內地。
  • 農村當中為何總有人上門買老母雞?到底有何作用?有何玄機
    在農村,許多農戶的家裡面都會養上幾隻老母雞,這樣子每天只需要弄上一些碎米粒,就能收穫幾隻雞蛋。不過養過雞的朋友們都知道,雞的壽命其實都不高,一般的母雞隻要壽命超過三年,產蛋率就會變得非常低下,所以此時農戶們又開始用幾隻新的小雞來代替老母雞。
  • 夢見地板磚是什麼預兆 夢見地板磚
    夢見地板磚是什麼預兆夢見燒好的磚是祥兆。打算出門的人夢見地板磚,建議遇雨則延期出發。準備考試的人夢見地板磚,意味著阻礙多,最後會錄取。懷有身孕的人夢見地板磚,預示生女。正、二月佔生男,慎防撞擊。
  • 珠峰上登山者的遺體,為何一直沒有人把他們運下山?看專家怎麼說
    對於登山愛好者來說,高聳入雲的珠穆朗瑪峰是他們證明攀登能力的聖地。1953年5月29日,人類首次登上珠峰。從那以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登山者在珠峰上留下了腳印。據了解,大約有1200名登山者成功登頂珠峰。但也有500人左右,永遠地長眠於珠穆朗瑪峰。要想登上珠峰,身體素質得過硬,設施裝備要齊全,還得克服缺氧、暴風雪等困難。否則,登山者將會成為珠峰上的一個特殊「路標」。
  • 39歲男談戀愛3年,發現失聯女友又新婚,為何他反被罵「渣男」?
    有人說,「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話是這麼說,當一個女人以愛之名和男人談戀愛,謀取錢財玩消失後,那就是一種真實的欺騙。 一、出差三月,女友消失,為何他無家可歸? 為了證實自己所言不假,他們來到兩人以前生活的家,此刻楊美燕並不在家。據秦斌所言,這是楊美燕在2015年買的房子,兩人2016年相識。
  • 雕塑家卡爾多:邱吉爾經常在夢裡罵我
    卡爾多雕塑了戴高樂和邱吉爾兩位巨人,他們給卡爾多的藝術創作帶來很多力量,卡爾多還自述了夢見邱吉爾罵他的逸聞趣事。巴黎到底是解放了,這是戴高樂在佔領了巴黎以後,在凱旋門上的講話。一個是邱吉爾。在邱吉爾像下面你雕了「我們絕不投降」。我看出作為一個偉大的雕刻家,你的內心激蕩著法蘭西的尊嚴和你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種崇高的敬意。卡爾多:我非常自豪能夠在巴黎最重要的香榭麗舍大街,有我雕塑的兩個巨人的作品。
  • 磚家解讀:民間婚喪嫁娶,傳統擇日派別的緣起
    除了少數例外,大多數人為求心安或是取得家族共識,幾乎不分宗教信仰,重大事務還是會透過農民曆、擇日通書或是擇日專家,來選取「良辰吉日」,期望借著這個好的時間點,讓未來有良好的發展、諸事順利。這與「社會文化時間」(sociocultural time)(世俗的社會文化活動)、「神聖時間」(與超自然世界之活動相連:使人類活動配合超自然世界之活動,或是不至於影響<衝犯>超自然世界的活動有關。
  • 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農村老話。記得小時候,經常聽爺爺,奶奶說一些聽不懂的話,那個時候年紀太小,所以也不懂其中的意思。慢慢長大後,才知道,這些老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相信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聽老人說起這些話。
  • 書法字的書寫筆順的基本要求,竟成了創作「醜書」的敲門磚
    故此,書法字要達到這兩點,其書寫筆順肯定不能被「束縛」,像常規字那樣,循規蹈矩。就這個角度,書法字沒有其特定的書寫筆順,在於書寫人如何運用結字。2、書法字遵循最簡原則,比如筆法最簡原則(這裡不多說,參考:書法中的「筆法」到底是啥,是描?)、結字最簡原則、用筆最簡原則、布局最簡原則等。
  • 因一文物刻著兩個字,專家斷定是周公墓,卻為何立馬暴跳如雷?
    相信大家總是會說昨晚夢到和周公在打麻將類似的話,那麼到底周公是誰呢?為何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的口頭禪呢?周公那是真正儒學的奠基人,後來才是孔子大肆的發揚了它。周公也是周武王的弟弟,後來更是輔佐周武王討伐紂王,因為才華橫溢,被後人稱之為周公,也叫做「元聖」。
  • 低齡兒童視力問題日益嚴重 小小年紀為何成"小眼鏡"?
    新華社武漢5月31日電  題:小小年紀為何成了「小眼鏡」?--聚焦近視低齡化現象  新華社記者廖君、鮑曉菁、李亞紅、仇逸  3歲小孩就成了近視眼?沒錯!  記者連日來採訪發現,低齡兒童視力問題近年來日益嚴重,不少幼兒園小朋友也出現近視、散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