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7年上半年上海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7月18日,上海市舉行舉行2017年上半年上海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海市統計局副局長湯匯浩出席發布會,介紹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上海市統計局副局長湯匯浩:
今年以來,上海按照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自貿試驗區改革為突破口,以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重要載體,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上半年,上海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穩的態勢在持續,進的力度在加大,好的成效在顯現。
經濟運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第三產業比重保持穩定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908.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6.9%,增速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41億元,下降8.2%;第二產業增加值4162.39億元,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9713.77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9%。
從主要行業看,上半年,工業增加值3753.2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3%;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081.96億元,增長6.0%;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606.63億元,增長11.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19.86億元,增長2.9%;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869.52億元,增長13.5%;金融業增加值2643.42億元,增長10.5%;房地產業增加值709.79億元,下降17.5%。
二、工業生產較快增長,企業效益明顯改善
上半年,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013.3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2%,實現了2012年以來同期最高增速。分行業看,六個重點行業工業總產值10978.63億元,增長11.2%。其中,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增長14.5%,汽車製造業增長22.0%,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製造業下降0.3%,精品鋼材製造業增長0.8%,成套設備製造業增長5.3%,生物醫藥製造業增長4.0%。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3657.96億元,增長11.5%。
上半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完成總產值4760.4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增速同比提高6.1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7.5 %,新一代信息技術增長12.6%,節能環保增長6.9%,高端裝備增長4.2%,生物醫藥增長4.0%,新材料增長3.7%。
1-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4412.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5%。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42.00億元,增長14.1%。
三、消費增長穩中有升,網絡零售增長較快
上半年,全市商品銷售總額54936.4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5%,增速同比提高4.8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70.00億元,增長8.1%,增速提高0.5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上半年,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5168.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1%;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501.47億元,增長7.9%。分商品類別看,通訊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較快,分別增長61.1%、27.8%和19.7%。
從零售業態看,上半年,無店鋪零售額956.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7%,增速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其中,網上商店零售額775.62億元,增長17.9%,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3.7%,比重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
四、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民間投資比重提高
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2989.9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4%,增速同比回落1.5個百分點。
從主要領域看,城市基礎設施投資648.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6%,增速同比回落0.1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1753.81億元,增長4.1%,增速回落4.6個百分點;工業投資379.03億元,下降3.9%,降幅擴大1.6個百分點。從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0.52億元,下降74.2%;第二產業投資379.50億元,下降4.3%;第三產業投資2609.89億元,增長8.2%。從經濟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823.77億元,增長30.3%;非國有經濟投資2166.14億元,下降0.6%,其中,民間投資1165.25億元,增長14.0%,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9.0%,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
五、貨物進出口快速增長,利用外資金額下降
據上海海關統計,上半年,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15533.0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7%。其中,進口9267.10億元,增長23.7%;出口6265.90億元,增長12.0%。
上半年,全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182.1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7.1%。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80.55億美元,下降7.1%。其中,第二產業實際到位金額5.40億美元,增長9.8%;第三產業實際到位金額75.15億美元,下降8.1%。
六、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繼續上漲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9%,漲幅同比回落1.2個百分點。從兩大分類看,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7%,漲幅回落1.7個百分點;消費品價格上漲1.3%,漲幅回落0.8個百分點。從八大類別看,食品菸酒價格上漲1.0%,衣著價格上漲0.9%,居住價格上漲3.0%,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2%,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0.7%,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0.4%,醫療保健價格上漲8.3%,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2.8%。
上半年,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3.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1.3%,但漲幅分別比一季度回落0.4個和1.5個百分點。
七、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增勢良好,貨幣信貸運行平穩
上半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93.6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3%。其中,增值稅1539.11億元,增長14.4%;企業所得稅960.62億元,增長2.0%;個人所得稅396.81億元,增長15.9%。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960.66億元,增長10.3%。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07.77億元,增長29.2%;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58.59億元,增長7.7%。
6月末,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11.16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1%,比年初增加1080.97億元,同比少增368.10億元。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6.49萬億元,增長14.2%,比年初增加4963.23億元,同比多增1456.33億元。
八、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據抽樣調查,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0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6%。其中,工資性收入17817元,增長4.3%;經營淨收入848元,增長5.7%;財產淨收入4259元,增長11.1%;轉移淨收入6978元,增長19.9%。上半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24元,增長8.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3元,增長8.8%。
上半年全市新增就業崗位34.23萬個。截至6月底,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1.84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0.21萬人。
2017年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實現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的積極態勢,經濟發展的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不斷提高。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全市經濟發展仍面臨較大壓力,創新轉型依然任重道遠。必須始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形勢的判斷和對工作的部署上來,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不斷增強城市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力爭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新聞發布會問答實錄
澎湃新聞記者:
剛剛您提到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能不能分析一下居民消費價格下半年的趨勢?
上海市統計局副局長湯匯浩:
今年以來,本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因為元旦和春節雙節因素影響,1月份高位開局後,在食品和居住兩類價格同比漲幅回落的帶動下逐步回落,總體呈高開低走的運行態勢。上半年同比上漲1.9%,漲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本市居民消費價格運行歸納起來有四個特點:
第一,服務價格漲幅持續快於消費品。從兩大分類來看,服務和消費品價格同比漲幅較去年同期均有所回落,但服務價格漲幅仍然快於消費品。上半年服務價格同比上漲2.7%,漲幅同比回落1.7個百分點,消費品價格上漲1.3%,漲幅回落0.8個百分點,服務價格漲幅比消費品價格快1.4個百分點。
第二,食品和居住類是總指數持續回落的主要因素。年初的罕見暖冬天氣有利於蔬菜的生產和運輸,使食品價格同比漲幅明顯回落。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有效控制了房價快速上漲的勢頭,住房租金價格同比漲幅也隨之回落,食品和居住類價格共影響總指數較去年同期回落1.3個百分點。
第三,醫療和居住類仍然領漲八大類。受去年下半年本市醫療服務項目調價以及國家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後,本市各類藥品尤其是低價藥出現了多波上漲的翹尾影響,加上2月15日上海再次調高部分醫療服務費價格,下半年本市醫療保健價格同比上漲8.3%,漲幅位居八大類之首。其次是居住類,同比上升3%。這兩大類共上拉總指數1.4個百分點,對總指數影響力達到74%。
第四,本市CPI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逐步縮小。截止今年6月,上海CPI同比漲幅連續三年半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是今年上海CPI與全國差距呈初步縮小態勢,由1月份相差1.1個百分點,收窄上半年相差0.5個百分點。造成兩者差距的主要因素為居住、食品菸酒和醫療保健三類,上半年這三類價格上海的漲幅分別比全國高0.6個百分點、1.8個百分點和2.9個百分點。
剛才你提到下半年物價走勢,雖然價格總指數的漲幅在回落,但是從CPI的262個基本分類來看,上升面卻在不斷地擴大。尤其是本市勞務等服務項目價格漲幅明顯,服務項目的價格持續上升將帶動其他用品和服務類繼續上行。總的來看,如果沒有重大的突發情況發生,本市CPI仍將保持溫和上漲態勢,預計全年的漲幅將低於去年。
東方網記者:
今年上半年上海GDP增長6.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能否評價一下當前經濟形勢?從數據分析來看,今年下半年的經濟形勢會怎樣?另外,昨天國家統計局發布上半年GDP數據,提到二季度全國GDP環比增長1.7%,請問上海GDP二季度環比增速是多少?
湯匯浩:
今年上半年,本市經濟延續去年以來的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好於預期,換句話來講就是,穩的格局進一步鞏固,好的態勢進一步顯現。
首先,穩的格局進一步鞏固。主要指標運行平穩,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一是經濟增速平穩。上半年的上海GDP增速是6.9%,比一季度提高了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應該說這個增速還是比較平穩的。二是就業形勢持續向好,我剛才也介紹了,上半年全市新增就業崗位34.23萬個,完成全年目標的68%。截止到6月底,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1.84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0.21萬人,應該說就業形勢也是比較不錯的。三是物價形勢總體穩定。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9%,漲幅比一季度回落了0.2個百分點,保持溫和上漲。此外還有一些重要的指標也好於預期,比如,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增速同比提高12.5個百分點,是2012年以來的同期最高增速;貨物進出口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8.7%,增速高出去年同期19.1個百分點。
同時,好的態勢正進一步顯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不斷壯大。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進,創業創新環境持續優化,新市場主體和新技術的發展有效帶動了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成長。截止到5月末,全市共有眾創空間500多個,其中,創業苗圃100個,孵化器159個,加速器14個,創作空間等新型創新、創業組織250多個,較去年發展迅猛。上半年本市網上商店零售額增長17.9%,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高9.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中的新能源汽車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總產值分別增長17.5%和12.6%。
第二,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財政收入的增長好於預期。去年財政收入的同期收入基數比較高,營改增的減收因素也增多,在這種情況下,今年上半年本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同比增長8.3%,好於預期。其中,工業、商業等實體經濟對於財政收入的貢獻明顯增強。同時企業效益也繼續轉好。在生產回升、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帶動下,1-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14.1%,增速同比提高14.4個百分點,連續10個月保持增長。居民收入平穩增長。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6%,其中城鎮常住居民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6%和8.8%。
第三,經濟發展的協調性明顯增強。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的協調性增強。從近兩年本市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趨勢來看,第二產業增加值從2015年、2016年兩年均增長1.2%,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受到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增速回落的影響,從2015年的10.6%、2016年的9.5%放緩到今年上半年的7.6%,可以看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增速差距在逐漸縮小,齊頭並進共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顯現。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對本市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從2015年的3.8個百分點逐步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個百分點左右,而工業的拉動作用從2015年的0.2個百分點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1.9個百分點,經濟增長對於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的依賴性有所降低。此外,內需和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的協調性增強。近兩年來,本市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保持了6%和8%左右的較快增長,外貿貨物進出口額則由2015年的下降5.3%,逐步回升至今年上半年的增長12.0%,改變了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內需拉動的格局。
總的來看,今年上半年本市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好於預期,成績確實來之不易,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至於下半年的經濟走勢,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的背景下,本市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改變,經濟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正取得明顯成效,市場預期向好、經濟發展的信心持續提升。這裡有一組數據,6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達到118.3,是近年來的較高水平。隨著自貿試驗區和科創中心建設的加快推進,上海改革創新的動力、活力必將進一步釋放,下半年本市經濟運行中積極變化還會繼續增加,本市經濟總體上穩中向好的態勢將會得到進一步鞏固。
當然,我們也看到,本市經濟發展仍面臨一些壓力,創新轉型仍任重道遠,下半年我們需要進一步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狠抓推進落實,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努力實現全年的經濟目標。
你剛才還提到了二季度全國GDP環比增長1.7%,問二季度上海GDP的環比增速。其實GDP的環比增長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計算過程,不是簡單用兩個季度的GDP來計算的增長水平,其中還涉及到季度之間的價格因素和由於工作日數量不同而產生的季節調整。因此,測算GDP環比增長需要積累比較長的歷史數據,經過價格和季節兩方面的因素調整以後,才能相對比較準確地計算GDP的環比增速。
國家統計局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試算,從2011年一季度開始對外發布GDP的環比增長。目前,國家統計局正在和地方統計部門一起積極研究地區季度GDP環比增長的計算方法,等到方法成熟後我們再適時對外發布。
上海電視臺記者:
剛才說到上海經濟對於金融和房地產依賴性有所降低,想請您介紹一下今年上半年上海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是怎樣的?特別是在當前趨緊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之下,上海房地產市場交易量、房價有怎樣的變化?
湯匯浩:
上半年在中央強調住房的居住屬性,加強因城施策的背景下,本市繼續貫徹國家的相關要求,堅持調控力度不放鬆,房地產市場呈現三方面的特點:
一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繼續回落。上半年本市房地產開發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4.1%,增速同比回落4.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是58.7%,比重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
二是樓市成交量同比明顯減少。上半年本市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比去年同期下降40.6%,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下降41.0%,據住建委統計,上半年本市存量房買賣登記面積同比下降51.6%,其中存量住宅買賣登記面積下降56.8%,從近五年成交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存量住宅買賣登記面積為同期最低。
三是商品房新開工竣工面積雙增。上半年本市商品房施工面積比去年同期增長3.2%,房屋建設規模繼續維持高位,其中本年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增長10.3%。上半年本市商品房竣工面積同比增長57.9%,其中,住宅竣工面積增長38.8%。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剛剛介紹說上半年上海工業生產增長是比較快的,想問一下目前上海製造業升級轉型情況如何?還有一個問題是上半年上海市政府出臺了支持實體經濟50條的政策,從統計數據上來看能否初步判斷這50條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湯匯浩:
今年全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本市實施各項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政策,當然也包括你剛才講的「50條」,本市工業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工業生產回暖的勢頭,呈現企穩向好的復甦態勢。上半年本市工業經濟運行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工業生產形勢明顯好於預期。上半年本市規模以上工業延續去年以來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呈現出明顯的恢復性增長,完成的工業總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8.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1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增長7.8%,增速提高1.4個百分點。均實現了自2012年以來的同期最高增速。
第二,六個重點工業行業增幅領先全市工業。上半年本市六個重點工業行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1.2%,增幅高出全市工業3個百分點。其中汽車製造業在新車型、新產能的帶動下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強勁增長態勢,上半年產值增長2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2個百分點,產值增速均居全市工業行業之首。在出口訂單回暖帶動下,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產值增長14.5%,增速提高1.2個百分點,產值增速為第二,這兩大行業的生產加速是本市工業回升的主要原因。
第三,工業出口較快增長。上半年電子信息產業進出口帶動下本市出口交貨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1.5%,自2016年11月以來連續8個月當月出口交貨值同比實現增長,工業出口形勢明顯好轉。
第四,工業、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工業企業的盈利能力增強。1-5月,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0.5%,利潤總額增長14.1%。其中,主營業務利潤增長18.6%。成本控制保持較低水平,1-5月,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當中成本為79.5元,比2016年底減少0.4元,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三項費用比上年同期下降5.3%。工業企業繼續保持較低的槓桿水平,1-5月,本市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47.9%,比去年同期減少1.1個百分點。
第五,部分新興行業表現突出。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3.5%,增速高於全市工業總產值5.3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部分總產值同比增長6.8%,佔本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9.7%,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總產值分別增長17.5%和12.6%。上半年,高性能化學纖維產量同比增長1.1倍,運動型多用途轎車產量增長1.1倍,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82.4%,3D印表機產量增長52.6%,智能電視產量增長29.7%,光電子器件產量增長29.0%,集成電路圓片產量增長11.1%。
從目前來看,下半年本市主要工業企業生產將保持平穩有序,在汽車、電子等行業的拉動性,全年本市工業仍將保持較好的生產態勢。但是由於去年下半年本市工業生產的基數比較高,預計今年下半年本市工業生產的增速或將收窄。
剛才提到實體經濟發展,我們做過相關的調查。雖然上海的實體經濟目前發展取得了明顯進展,但也面臨一些困難。比如成本上升的壓力依然較大,這裡面主要包括勞動力成本的上漲、運輸成本的上漲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漲等等。還比如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依然存在,一些實體企業轉型升級還面臨政策落實等方面的瓶頸問題。
解放日報記者:
剛才提到上海上半年外資投資下降比較明顯,這種情況預計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如果說會有一個反彈復甦,從上海現階段經濟結構來講,最有可能在哪些領域得到復甦?比如製造業還是服務業?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措施促使這種復甦?
湯匯浩:
今年上半年上海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182.1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7.1%,受去年同期合同金額高基數的影響,增速創2010年以來同期的新低。上半年實到外資金額80.5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1%。
你剛才講到本市的利用外資出現雙降的局面,這是在外部環境和自身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形成的。從外部環境來看,吸引外資競爭加劇,美國貿易保護以及大規模的減稅等措施對於全球投資吸引力趨於增強,發達國家促進位造業回歸的政策效果開始顯現,而一般製造業又面臨一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競爭。從自身因素來看,本市吸引外資的模式和領域正悄然發生變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資的規模。隨著本市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自貿試驗區改革措施的深入實施,本市引進外資的領域、方式都在發生變化,總部經濟研發、網際網路+、金融、高端製造等領域的投資佔比在增加,而房地產、勞動密集型行業和一般製造業投資在大幅下降,短期內對引資的規模持續增長造成較大的影響。
從趨勢上來看,隨著美國加息預期的塵埃落定,人民幣匯率逐漸企穩,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的效益進一步顯現,投資軟環境的不斷完善和一系列利用外資新政和具體實施細則推動,下半年上海吸收外資直接投資將有望企穩回升。
證券時報記者:
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中的醫療保健價格上漲8.3%,這個數據相對其他數據來說上漲幅度比較大,在醫療保健行業背後具體分類的數據能否請您解讀一下?另外,較去年的同比增長是8.3%,那麼較去年下半年的環比增長數據是多少?今年下半年是否會持續這樣比較快的增長速度?
湯匯浩:
我這裡有一個數據,2017年上半年。醫療保健類的價格指數是108.3,拉動總指數上漲0.6%。關於醫療保健的其他一些具體的數據,可以會後再提供給你。
文匯報記者:
剛才談到很多有關實體經濟發展情況,我注意到一個情況,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佔GDP比重有回落,想請問過去兩年第三產業比重提高比較快,您怎麼評價這個回落?對於接下來二、三產的GDP比重走勢有沒有預判?
湯匯浩:
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和方向是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出現變化,是總體平穩態勢下的正常波動,主要是由於今年上半年第二產業增速明顯提高。
我簡單介紹一下關於上海上半年第三產業發展的特點和亮點,上半年本市第三產業發展保持平穩運行的態勢,第三產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長7.0%,第三產業在全市經濟中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是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69.9%,二是第三產業在固定資產投資當中的比重超過八成,三是第三產業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中的比重超過九成。
第三產業的內部行業結構也正在發生變化,比如金融業增加值佔第三產業的比重達到27.2%,對於全市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8.6%,表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成效顯著;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佔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1.4%;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交通運輸、倉儲以及郵政業佔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9.0%和6.2%。房地產業增加值出現下降,本市經濟增長對於房地產業的依賴性明顯降低。
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威: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今天發布會上有很多數據,請各位記者仔細核對。如果有進一步的問題可以與市統計局或市政府新聞辦聯繫。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