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錯把便血當痔瘡,如果有這些情況,可能是腸道出現病變

2021-01-08 騰訊網

50多歲的張大媽,最近發現肛門處長了幾個小肉球,開始她以為只是痔瘡沒有放在心上,買了一些痔瘡藥用了,沒有多大效果,後來發現大便出血有些嚴重了,這才去醫院,最後發現是大腸癌。臨床顯示,每10名大腸惡性疾病患者中,就有9人合併有痔瘡。許多腸道疾病患者卻常把血便誤以為是痔瘡,因而延誤就醫時機。那麼大便有血是痔瘡呢,還是其他疾病?

排便異常是腸道問題訊號

我國每年約有15萬人新患大腸的惡性疾病,如果能在早期確診,並積極治療,五年存活率超過8成。然而,常見的初期症狀,包括大便帶血且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小、經常腹瀉或便秘等,症狀並不明顯。

但假如糞便帶有暗紅色,且血液和糞便是混合在一起的,那就很有可能是大腸惡性疾病,建議進一步就醫確診。此外,患者常有裡急後重的症狀,也就是明明感覺想大便、但又上不出來,並且會出現腹部疼痛或腫脹、體重莫名減輕、暈眩、喘不過氣等症狀。

而作為排便狀態,又因為現代人容易將便意不斷,或排便出血等排便問題,歸咎於工作繁忙、壓力大、長期外食或痔瘡引起,而忽略疾病的嚴重性,錯過早期治療的黃金期。因此,大多數的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影響治療效果。若腹瀉及便秘交替發生、大便帶血或解不乾淨、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或有腹脹、腹痛、噁心及嘔吐感等,都應提高警惕。

因大腸惡性疾病引起的血便 只佔不到1成

雖然血便是大腸惡性疾病常見的末期症狀之一,但有血便並不見得就患病!從輕微便秘引起的痔瘡,到嚴重的大腸道惡性疾病,都有可能發生血便的症狀。消化道從口腔開始,一直延伸到肛門口,總長度是身高的4-5倍,當人體咀嚼併吞入食物後,食物會通過消化道不同的部位消化,最後形成糞便。血便中的血液,可以來自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其中,大家最擔心的疾病,反而佔血便發生原因不到1成的比例。實際上,多數血便是由比較良性的各種腸胃道疾病所引起。

以常見的痔瘡導致血便為例。痔瘡主要是因為肛門內的壓力,使得肛門直腸管黏膜下層的靜脈發生擴張及曲張而形成;輕微時,排便會少量出血;嚴重時,痔瘡可能隨著排便而脫出肛門,甚至長時間脫出,無法縮回肛門內。

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但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其實痔瘡就是靜脈曲張的一種,屬於血管擴張變形的疾病。痔瘡是肛門處靜脈血管過度腫脹、曲張所致;當排便不順暢,人體過度出力時,糞便會擠壓到腫脹的靜脈,造成出血。

久坐、缺乏運動、便秘 都是痔瘡常見的原因

由於痔瘡出血位置比較靠近肛門口,因此症狀發生時,患者往往可以在擦拭的衛生紙或是馬桶內看見鮮紅的血色,有些比較嚴重的患者甚至是邊上廁所邊滴血,且血和糞便是分離的,如廁時,肛門多半會伴隨許疼痛感。而且痔瘡患者,則會有肛門瘙癢、輕微腫脹,甚至於痔瘡外露,用手觸碰就可以摸的到。

俗話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一語道破了痔瘡的高普及率。現代上班族習慣久坐、缺乏運動、加上排便不順,都是造成痔瘡如此普遍的原因。患痔瘡的男女比例約為九比一,但其實從醫學角度來看,男女發生率應該不相上下,只是女性常因為難以啟齒,而羞於就診。得了痔瘡,建議使用甘伯宗凝膠進行治療,對痔瘡肉球起到止痛止癢效果,對由痔瘡引起的腫脹瘙癢充血起到緩解作用。

門診常碰到很多患者都是痔瘡一直出血,拖到貧血、臉色發白、甚至頭暈,才來就醫,但都不好意思直說,還得不斷旁敲側擊,他們才說出這個難言之隱。假裝看不見,並不會讓問題消失。要是等到痔瘡越來越大,就只能用手術來收拾殘局。況且即使開刀,還是可能復發,建議最好還是從改善生活和飲食習慣著手,並搭配藥物改善血管擴張情形,才有機會真的擺脫難纏的痔瘡之苦。

常見的血便原因有哪些?

1、痔瘡:可發現糞便末段有血液,用衛生紙擦拭會有血跡。長在肛門口附近的血栓痔會有疼痛的症狀,待2~3天血栓脫落後,疼痛才會緩解。

2、肛裂:過硬的糞便摩擦肛門,撕裂負責關閉肛門口的內肛門括約肌,進而導致的出血及肛門疼痛症狀。尤其在排便的時候,肛門疼痛特別明顯。

3、憩室炎:血便發作往往沒有特別疼痛的感覺,有些人會伴隨發燒的症狀。大部分能自行緩解,但還是會有5成復發的機率。

4、大腸炎:一般會伴隨腹痛、發燒及脫水(嘴巴舌頭乾燥、尿液顏色變深)的症狀。

5、大腸惡性疾病:可能會伴隨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裡急後重等症狀,且糞便中的血液相較其他疾病,通常比較難以察覺。因此許多患者都是在糞便潛血檢查時,才發現糞便中有潛血反應。

6、其他:吃了紅色的食物,有時候也會出現看起來像是血便的狀況,例如:吃完火龍果,上廁所時,會看到馬桶紅彤彤的一片。

多吃蔬果、少吃肉和油膩食物 可減少患病風險

大腸惡性疾病約有10%的比例是和遺傳、基因有關,其餘約90%都因為不好的生活習慣,像是常吃重油、重鹹、種甜、高脂肪飲食、不吃蔬果、肥胖、三高患者、不運動、煙、酒等,都是引起腸道疾病的危險因素。所以上班族,應注意自己的作息狀態,不可熬夜、不吃宵夜,少吃油炸(改以水煮烹調食物)、多吃蔬果並運動以保持腸胃道健康。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油膩食品,可減少2-5成患病的機會;而多運動、多喝水,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排便,就可減少4成的患病機率。若有個人或家族息肉症,或有病史的民眾,則應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相關焦點

  • 出現便血,就是痔瘡嗎?很可能是這2個麻煩的警告
    很多人在排便的過程中發現糞便異常,存在了便血這種表現,很多人就會認為是痔瘡引起的,確實,便血這種情況和痔瘡有較大的關係。一般在痔瘡發展過程中,患者排便時糞便對痔瘡表面黏膜造成損傷,局部就會有破潰出血的表現,可能排洩出來的糞便顏色會發生改變,甚至糞便上面會有紅色的血液存在,這些情況的發生有可能是痔瘡引起。
  • 經常便便帶血,你誤會痔瘡了!很有可能是全球死亡率第二的癌症!
    雖然結直腸癌來勢洶洶,但它卻是種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公認的典型病變途徑是:息肉—異型增生——癌。在它徹底爆發前,其實早就給你信號了,但如果你視而不見,那到時候可就後悔莫及了。最近陷入深深懊悔的,就有毛叔(化名)。長期便血,以為是痔瘡,不想竟查出腸癌中期今年65歲的毛叔是紹興人,日常也沒什麼特別的愛好,就好喝幾口老酒,就著自家醃製的小菜,那叫一個味道。
  • 大便有血是痔瘡?不然就是腸癌?其他2個原因,你得想全了
    因此出現這種特殊表現還需儘早檢查身體,明確原因後對症治療,這樣才能夠恢復身體健康狀態。很多人說大便帶血不是痔瘡引起就是出現了腸道惡性腫瘤,事實是否是這樣的呢?大便帶血不是痔瘡就是腸癌嗎?很多人都認為大便帶血不是痔瘡就是腸道惡性腫瘤,其實事實沒有這麼簡單。
  • 屁屁上的小「肉球」 莫把息肉當痔瘡
    不經意間發現,屁屁上居然有一個小肉球,或許你認為可能是痔瘡,因為生活中有很多患痔瘡的小夥伴,自己也就完全不把它當回事兒了。但事實上這個小「肉球」也很有可能是肛門息肉哦,千萬別把二者混淆在一起,後果不堪設想。
  • 大便拉出血,不一定是痔瘡,常暗示這3種疾病
    可能肛腸類疾病對人而言是比較隱私的疾病,有些人會羞於去醫院看病。比較常見的肛腸病有痔瘡,而如果當你大便完發現紙巾上帶有血,可能以為只是肛周皮膚被擦破了或者是痔瘡又發作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大便帶血都是由於痔瘡而又引起的,其實也可能是以下3種疾病導致。1、上消化道出血如果大便是柏油樣黑便,則說明上消化道發生出血。
  • 痔瘡出血可能還會引起貧血 這些危害要了解
    紅網時刻9月2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半年前,劉女士檢查出有痔瘡,但是她選擇保守的藥物治療,後來發現自己出現了便血的情況,也沒有引起重視。直到一個星期前劉女士的家人發現她臉色蒼白,詢問之下才得知劉女士因為痔瘡便血出現了貧血的情況。在家人的催促下,劉女士來到了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診。
  • 科普:有痔瘡的人不能吃什麼?直腸息肉和痔瘡的區別?
    談到痔瘡相信絕大多數朋友都不陌生,不有一句話叫「十人九痔」嗎?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和它打過交道!然而對於痔瘡的症狀很多人並不是很熟悉,甚至很多人認為只有菊花疼或者便血才是痔瘡,事實上痔瘡的症狀遠遠不止這些,甚至一些很容易被人們忽略的症狀要比菊花疼更嚴重。
  • 大便帶血,是痔瘡還是癌,教你一個最簡單的鑑別方法
    ,人就會覺得腹脹、腹痛;如果腫瘤是潰瘍性,它往腸壁潰爛,會有大量的便血。 除此之外,其實腸癌早期就會有一些少量的便血,跟痔瘡、肛裂、腸息肉的症狀,是比較難區分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如果出現消化道,特別是腸道的任何的不適,一定要及早去醫院檢查,排除腸道腫瘤的可能。 據統計,85%的直腸癌都可以通過醫生簡單的指診發現, 至於遠處的癌症,因為大腸很長,最準確最有效的辦法是做腸鏡。
  • 拉血是出現痔瘡還是腸道有問題?關於拉血,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導致拉屎的原因非常的多,而且比較複雜,需要分各種情況來看,首先痔瘡是可以導致拉血的情況,因為痔瘡多發於肛門內外,在排便的時候,很容易就會把痔瘡撕裂,而造成流血。如果痔瘡情況不是很嚴重的話,則沒有疼痛的感覺,流出的鮮血是鮮紅色的,一滴一滴往外流,或者是呈噴射狀往外流。
  • 同樣是大便出血:痔瘡出血和腸癌出血有什麼區別?醫生詳細告訴你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本篇文章是本專欄的第11篇,本專欄主要跟大家科普便秘和痔瘡的問題,文章共有12篇左右。主要科普一下大家對便秘的焦慮和一些誤區,教大家便秘該如何預防和保養,該如何改善;以及如何正確認識便後滴血和便血的區別,如何辨別痔瘡和腸癌的出血等。
  • 如果你得的「痔瘡」不是痔瘡...
    悲觀者得痔瘡:我是不是得了腸癌?我的痔瘡會不會癌變? 我們都知道,痔瘡只是一種疾病,樂觀治不了痔瘡,悲觀也不會真的讓人患癌。那麼,到底哪種對痔瘡的看法才是對的呢?
  • 大腸癌和痔瘡有差異,出現這5個特點,很可能是腸癌的症狀
    現代人由於生活和節奏過快,經常忽視飲食和作息的健康,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便秘的情況。而一旦糞便在大腸中積累過久,很容易導致大腸癌。由於大腸癌和痔瘡又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所以很多人都會誤認大腸癌為痔瘡,從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其實大腸癌和痔瘡具有一定的差異,以下將詳細介紹大腸癌和痔瘡的區別,一旦出現這五種情形,很可能是大腸癌的症狀。
  • 痔瘡出現時,大多會有這些表現,你可別不當回事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得了痔瘡之後,因為病發初期症狀並不是十分明顯,往往都會被忽視。久而久之,使小痔因延誤治療最佳時間,被拖成大痔,還有可能會加大治療難度。大多數的痔瘡患者不但要承受生理好的病痛,還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那麼,痔瘡初期會有哪些症狀呢?痔瘡發作又該怎麼辦呢?
  • 身上這兩個地方可有效緩解痔瘡疼痛
    1、便秘、痔瘡不驚慌,常按長強你最強!長強穴非常好找,它位於尾骨尖下方的凹陷中,《靈樞·經脈》中指出,長強穴是治療便秘、痔瘡的首選穴位,按摩或針灸這個穴位,可達到通腸道、消便血、止痔痛的功效,可以說是痔瘡的致命死穴!長強穴按摩方法也很簡單,用我們的中指和食指肚用力按揉長強穴1到3分鐘,直至有酸脹感為止。
  • 容易被痔瘡盯上的人,都會存在什麼共性?
    平時如果自己有排便不暢的情況出現時,糞便在人的腸道中堆積,人的腸道壓力增大,給肛門造成很大的壓力和刺激,這樣出現痔瘡的概率增大。所以在平時的時候如果自己有這樣的表現的話,應該合理的膳食,多食用一些含有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多喝水才能有效地幫助自己緩解這樣的疾病症狀,促進人的排便,減少痔瘡患病的概率。以上就是患上痔瘡的人,會有共性原因,如果你有,趕緊改善。
  • 17歲少女患腸癌,醫生:這些毒物儘量少吃,以免腸道病變
    導語:大家都知道腸道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在健康情況下能夠具有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假如腸道出現了病變問題,不僅會出現消化不良或者胃部不適的症狀,還會影響到其他器官。但是最近幾年,腸癌的年輕化趨勢越來越高。
  • 拉大便出血什麼情況 拉大便出血什麼情況女生
    產後兩個月大便出血是什麼原因不少媽媽出現順產後大便出血或剖腹產後大便出血的情況,主要表現是在便後發現便中帶有血絲,甚至有鮮紅血滴滴出等現象。產後大便出血可以說是一種較常見的產後併發症,產後大便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媽媽在懷孕期間「多食少動」,在分娩時,由於腹肌鬆弛,盆腔受壓大而容易造成痔瘡、肛裂等情況,在產後容易出現大便出血。1、產後少運動。
  • 痔瘡外痔肉球怎麼消除 終於找到快速解決痔瘡肉球的妙招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什麼,與痔瘡打過交道的人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是痔瘡」!可千萬別小看痔瘡,有這樣一句話「痔瘡不是病,疼起來要了命」,由此可見痔瘡雖小這威力卻是大的驚人。
  • 重慶同仁肛腸醫院:拉屎出血沒疼痛感,是有痔瘡嗎?
    (注意:常聽說「十人九痔」看來痔瘡完全是無處不在,但是便後出血不一定是痔瘡,具體還需分析分析。) 1、便後出血.......這就痔瘡了? 痔瘡患病的人太多,所以一發生便血,第一想法就是痔瘡。
  • 總聽說痔瘡,它具體是什麼樣的?菊部有這4個異常或與痔瘡有關
    痔瘡是生活中人盡皆知了,雖然人們對它不陌生,但是絕大多數人對它的了解卻並不甚多。「菊部地區有血」,在別人聽來可能以為要下雪了,但這其實可以形容痔瘡患者而痛苦。那麼痔瘡具體是什麼樣的?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呢?下面來一起看看吧。痔瘡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