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仔仔不願意上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上網,沉迷CS、CF、魔獸世界等遊戲,母親稱孩子上網有半年時間,白天睡覺,不願意洗澡,頭髮凌亂,體重由100斤迅速下降到70斤,經常聽到孩子一個人在房間發出「操、操你媽等髒話,情緒激動時候會砸電腦鍵盤。如果家人阻止其玩電腦會情緒暴躁、大罵甚至動手打父母,嚴重時候甚至會用刀威脅父母讓他上網,否則就會死在父母面前。
每次談到孩子,母親就會流下痛苦的眼淚,「孩子好像著魔了,網絡就是他的生命,以前的他是那麼的健康、孝順,可是現在……天哪,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孩子?」在萬般無奈下,家人抱著一絲希望,與2012年3月份把孩子送入白雲青少年中心接受心理治療。
家庭基本資料
仔仔,男,漢族,12歲,足月順產,父親做房地產,母親是小學教師。0-6歲寄養在爺爺奶奶家,自幼聰明好學,成績優異。6歲後父母把孩子和爺爺奶奶接到廣州一起生活。在這祖孫三代的家庭中,母親管教孩子嚴厲,教育以批評和指責為主。父親管教較寬鬆,很少打罵孩子。爺爺奶奶溺愛孫子,經常是要什麼買什麼。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候,爺爺奶奶父親袒護,母親的教育方式被家族排斥。2010年10月,夫妻因多種原因分居,2011年5月辦理離婚手續。孩子的撫養權歸父親。2011年10月份,由於孩子出現嚴重的網癮,母親為了照顧孩子再次搬回家裡居住。
心理測試
EPQ結果
測驗 | P量表 | E量表) | N 量表 | L量表 |
粗分 T分 | 2 40 | 12 25 | 10 55 | 8 40 |
備註:
E量表:外向-內向。
P量表:精神質(又稱倔強)
N量表:神經質(又稱情緒性)。
L量表:測定被試的掩飾、假託或自身隱蔽,或者測定其樸實、幼稚水平。
E量表分:分數高於15,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際,渴望刺激和冒險,情感易於衝動。分數低於8,表示人格內向,如好靜,富於內省,不喜歡刺激,喜歡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緒比較穩定。
N量表分:分數高於14表示焦慮、憂心仲仲、常鬱鬱不樂,有強烈情緒反應,甚至出現不夠理智的行為。低於9表示情緒穩定。
P量表分:分數高於8表示可能是孤獨、不關心他人,難以適應外部環境,不近人情,與別人不友好,喜歡尋釁攪擾,喜歡幹奇特的事情,並且不顧危險。
L量表分:L量表分如高於18,顯示被試有掩飾傾向,測驗結果可能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