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和恒基濱水生態環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和生態)準備衝刺主板IPO。
根據7月更新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成立已20多年的正和生態主營業務集中在生態環境產業,工程施工是主要收入來源。2019年,公司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此外,近年來正和生態還出現應收帳款金額持續增長,客戶集中度持續上升等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在更新的招股說明書中,正和生態還披露了一起關於實際控制人曾用個人卡收取資金、支付員工獎金績效的事項,而證監會在今年4月的反饋意見中也提及這一情況。
應收帳款餘額持續增加
正和生態的核心產品包括生態保護、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生態景觀建設及規劃設計服務。
自2018年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資金缺口大、融資難、融資貴等資金壓力給眾多生態環保企業帶來了現金流緊縮、債務違約、營收下滑等一系列問題,正和生態也受此影響。招股說明書顯示,正和生態2018年度、2019年度的新籤訂單量較2017年度下降明顯,導致正和生態2019年的營業收入較2018年下降22.20%,為10.23億元,2019年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較2018年下降40.30%,為9471.75萬元。
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正和生態應收帳款規模卻依然攀升。正和生態曾於2019年和2020年兩度披露招股說明書,顯示了公司最近4年(2016~2019年)應收帳款餘額情況。截至各年末,正和生態應收帳款帳面餘額分別約為7.65億元、11.02億元、14.19億元、17.39億元,佔當年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18.32%,126.43%、108.00%、170.06%。
對於高額的應收帳款,主要從事工程施工業務的正和生態指出,公司按照與業主結算金額確認相應的應收帳款,工程結算與回款存在時間差,導致公司應收帳款金額和佔比均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正和生態曾表示,在目前的應收帳款結算模式下,隨著營業收入的增加,應收帳款餘額相應增加。但2019年,正和生態出現營收較2018年下降,應收帳款餘額卻依然上升的情況。對此正和生態解釋稱,這是因為2019年的應收帳款回款情況不及預期,所以應收帳款餘額較2018年上升22.51%。
應收帳款回款情況不及預期背後,正和生態還存在著客戶集中的風險。招股說明書披露,正和生態客戶集中度較高。2017年度、2018年度及2019年度,公司前五名客戶合計的營業收入佔當期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8.22%、73.21%、82.02%。
對於這一情況,正和生態在重大風險因素中提示稱,公司主要客戶的重大項目具有良好的資金保障,提高了公司業務持續性,同時大型項目具有規模效應,利潤水平相對較高,未來將繼續拓展大型項目業務,客戶集中度可能在一定時期內保持較高水平。
曾收到股轉公司警示函
在最新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中,正和生態還詳細地披露了一起發生於2017年,實際控制人利用個人卡收取供應商資金用於發放獎金及支付無票費用的情況。
這一情況在今年4月證監會公布的「對正和生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中被提及。證監會指出,保薦工作報告顯示,正和生態曾在2016年、2017年存在利用7張個人卡收取供應商資金用於發放獎金及支付無票費用的情況,正和生態就上述事項向供應商支付2726.79萬元,轉回個人卡2632.62萬元,用於發放獎金績效2306.67萬元。證監會要求正和生態補充披露這是否構成本次發行上市的法律障礙。
對此,在今年7月再度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中,正和生態表示,出於稅收處理考慮,2017年,存在公司向供應商支付款項,並通過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卡收取供應商返回的資金,用於向公司員工發放獎金績效及支付無票費用、成本的情形。
不過此次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中,正和生態提及的向供應商支付的金額為2183.09萬元,而供應商轉回的金額為2106.20萬元,支付款和轉回款中76.89萬元差額為供應商根據其自身稅率計算所扣掉的稅金。而對於轉回的金額,正和生態表示,908.98萬元被用於支付2017年員工的獎金績效及高管EMBA學費,其餘用於發放2016年度計提的應付員工的年度獎金績效及報銷無票的費用及成本。
為何金額存在差異?記者就此詢問正和生態方面,但截至發稿前,尚未獲得回復。
而這一行為是否構成違法違規?對此,正和生態在招股說明書中稱,對於個人卡所支付的職工薪酬,已於2019年6月自查補繳了個人所得稅;對於個人卡支付涉及的企業所得稅調整事項,公司已於2019年6月繳納了企業所得稅和滯納金。此外,正和生態披露了北京市海澱區稅務局所得稅科出具的《涉稅事項證明》,內容顯示公司不構成重大違法違規。
不過,在2017年,正和生態發生了4起違法違規行為,其中兩起為正和生態通州分公司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以及增值稅逾期申報7天。此外,當時還在股轉系統掛牌的正和生態還發生了「未在2016年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四個月內編制並披露年度報告」的事項,被股轉公司出具了警示函。2017年末,當時即將終止掛牌的正和生態又因信息披露違規被股轉公司出具了監管意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