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八大行星中軌道最裡面的一顆行星,半徑2440千米,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水星密度5.42克/釐米³,水星是太陽系中密度第二高的行星,僅次於地球,表面加速度3.7米/秒²。
水星(英語:Mercury,拉丁語:Mercurius)中國稱為辰星,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偏心率。它每87.968個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而每公轉2.01周同時也自轉3圈。
水星是一顆類地行星(我們把八大行星中和地球相似的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和火星),由於其非常靠近太陽,所以只會出現在凌晨成為晨星,或是黃昏出現作為昏星。除非有日食,否則在陽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見水星的。
水星裡太陽距離如此之近,使得水星在太陽照射的白天溫度高達427℃,而在太陽輻射不能照射到的夜晚溫度低到-183℃(主要是沒有大氣的保溫作用)。
這幅水星近距離特寫照片顯示了水星米開朗基羅盆地,該盆地位於水星南極地區。本圖由美國宇航局「信使」號太空船拍攝,「信使」號是首艘環繞這顆最內層行星飛行的太空船。由於水星沒有大氣層,因此那裡沒有風力會侵蝕水星表面眾多的隕石坑。
水星表面受到無數次的隕石撞擊,到處坑窪。當水星受到巨大的撞擊後,就會有盆地形成,周圍則由山脈圍繞。在盆地之外是撞擊噴出的物質,以及平坦的熔巖洪流平原。此外,水星在幾十億年的演變過程中,表面還形成許多褶皺、山脊和裂縫,彼此相互交錯。
水手10號(飛越金星和水星)
1973年11月,第一個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水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它就是美國的「水手10號」探測器。「水手10號」第一次飛越水星時,距水星只有720多公裡。探測器上的照相機在拍攝布滿環形山的水星地貌的同時磁強計意外地探測到水星似乎存在一個很弱的磁場,而且可能是跟地球磁場那樣有著兩個磁極的偶極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