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性格內向,無一技之長,有什麼工作能養家餬口做到老?

2021-01-09 騰訊網

有網友問:30歲了,性格內向,沒口才,沒頭腦,什麼工作可以養家餬口做到老?

首先,你對自己還不夠接納,說性格內向,沒口才還過得去,但是沒頭腦這點可真的未必!什麼叫「沒頭腦」,只是自己很笨嗎?要知道性格內向的人,腦子未必不聰明,人與人比較,大多數情況下智商是差不多的,我相信你的腦子不會比一般人差很多!

其次,你對自己還是有所了解,知道哪些地方是自己的不足,例如口才問題、性格問題,也表露出一定的危機感,我覺得這是好事,起碼有危機意識沒渾渾噩噩沒有自覺就要強。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說三點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這個時代,幾乎沒有任何一份工作可以確保你養家餬口做到老

在這個時代,除了公務員、機關單位的體制環境,在企業裡頭,幾乎沒有任何一份工作可以確保你養家餬口做到老的!

舉幾個現實的例子:

當年我畢業時,很多人都擠破頭想去外企工作,諸如西門子、寶潔等。

但是十多年過去了,如今的外企不再是畢業生眼裡的香餑餑,今年上半年,甲骨文北京公司就傳出解除許多35歲以上大齡程式設計師的消息,然後夏天時又傳出了西門子公司全球萬人裁員計劃的新聞。

這讓人十分感慨,曾經大學生眼裡高大上形象的外企,怎麼都紛紛裁員了?而且裁的還都是職場大齡員工。

前幾天我和一個集團內的同事交流,他說如今外企在國內的生存狀況十分堪憂,比如三星這樣的大公司就被華為、小米競爭得丟了許多市場份額,不少工廠搬離了中國。

確實如此,隨著國內民營企業這些年的崛起,外企的生存舉步維艱。

但國內的民企和國企就很穩定了嗎?

當然也不是。

從民企來說,中國民營企業的壽命平均也就7年左右,除非你去的是華為這種,到一家小公司幹兩年可能就面臨失業。

從國企來說,這些年市場化的步伐也加快了,以前的「鐵飯碗」、「金飯碗」如今都不穩,比如銀行就是,不少櫃員面臨調崗乃至下崗的風險。

時代不一樣了,任何人都不要腦子裡想著去一個平臺然後幹一輩子!依附平臺的都不穩定,真正穩定的唯有你的能力!

二、要實現穩定,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斷提升能力,尤其是複合型的能力

前面時間,一個做HR的朋友被公司給裁員了,她非常迷茫,自己做了五年HR,沒想到第一個裁員的就是自己!

我了解了下她的過往經歷,雖然理解她的心情,但第一個被裁,某種程度上也不算冤枉。

為啥呢?

因為她的工作基本都是事務型、重複型的,反正老闆布置做什麼,她就幹什麼,自己也沒有啥想法,也沒有主動學習些什麼專業的新技能和新知識。

甚至公司裡招了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都可以完全替代她的工作,收入還比她低。

我給她做了職業規劃的諮詢,她終於意識到自己競爭力的不足,表示要徹底改變自己,努力去進步。

實際上類似她這樣的職場人還有挺多,做了一項工作,就指望著安安穩穩幹一輩子,甚至有「混日子」的念頭,能混多久就算多久,也沒有任何的職業發展目標。

這種狀態在企業發展順境時還可以,但是一旦環境變化了,被勸退和裁員的很可能就是自己了!

想要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出路就是一條:提升能力!

一是不容易被替代的能力,比如別人能做的事情,你也能做,但是你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別人不會做的事情,只有你會做;

二是複合型的能力,比如一個HR,能學點財務或者法律知識,就有更多的技能包,在許多企業問題中能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需要依賴別人。

三是持續進化的能力,這就是一個人的學習力體現,通過不斷學習,可以轉化為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且隨著學習,能不斷進化自己。

三、30歲了還在考慮如何求穩定,不如好好理一理自己的職業規劃!

30歲,你還處於如此迷茫的狀況,為養家餬口求穩定而擔心,我覺得你操心的點錯了!

你應該多想想自己的職業規劃問題,有沒有確定自己長期發展的方向?有沒有制定未來幾年職業發展的目標?

方向都沒有搞清楚,如何能穩定下來呢?太難了!

一個人從20多歲畢業開始,一般3年左右就需要錨定自己的職業方向,你30歲的年紀還在糾結,顯然前面這些年是沒有規劃清晰的。

我建議你重新理一理自己的職業發展問題:

第一,給自己做個「SWOT」分析,把個人的優勢、劣勢、外部環境機會和威脅都分析下,知己知彼你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對前段職業經歷做個總結復盤,哪些方面自己做得好或者感興趣的,可以深耕下去拓展,哪些方面存在明顯短板影響長期發展的,考慮該如何提升?比如你所提到的口才不好,那就可以去報名一些表達訓練的培訓班,強化提升,其實表達能力沒有誰天生都很好,大部分都是後天可以培養出來的!

第三,明確至少未來5-10年的發展目標,並分解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有了計劃,下一步靠的就是你的執行力和自律了,想要老來安逸,年輕時不拼搏更待何時呢?

相關焦點

  • 30歲,性格內向,無一技之長,有什麼工作能養家餬口?
    有這樣一條留言「肖老師,你好。我今年三十歲,之前從事過保安工作,性格很內向,也無一技之長,沒有口才,沒有頭腦,未來很迷茫,不知道該做什麼,有沒有好的工作推薦?」所謂男人三十而立,對於一個三十歲的人來說,即便性格內向,沒口才,沒頭腦,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 沒有學歷和一技之長幹什麼工作能夠養家餬口?
    很多人到了30歲可能都在反問自己:我會什麼?我能做什麼?沒有學歷、一技之長幹什麼能夠掙錢養家餬口,拋開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不說,年輕人在學歷不高,沒有家庭背景和一技之長的情況下,要想拿到高工資,有兩個方向可走第一:找低門檻工作崗位第二:學習技術(靜下心來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當學徒,學習技能,擁有一技之長,作為你以後生活的保障)分析兩點和適用人群十指伸出有長短樹木琳琅有高低,每個人的性格能力都有不同所以面臨的方向也就會不一樣
  • 男人到了30多歲,單身且無一技之長,這輩子是不是就這樣了
    工作現在又都不穩定的。男人到了30多歲,單身且無一技之長,這輩子是不是就這樣了。是不是就該認命了,感覺不到努力的動力了。一個男人到了30多歲還什麼都沒有,我覺得真的應該好好反省了,30歲之後是不是就該認命了,我身邊有各種不同例子,有人開始混吃等死,有人努力讓自己逆天改命。至於什麼樣的結果,取決於你怎麼對待自己。
  • 那些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月入上萬有那麼難嗎?
    很多人到了30歲才恍然醒悟,發現自己沒有一技之長,不知道以後幹什麼工作,男人還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壓力更大。也許你會覺得有學歷、有一技之長幹什麼至少都能掙錢養家餬口,拋開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不說,年輕人在學歷不高,沒有家庭背景和一技之長的情況下,要想拿到高工資,有幾個方向可走。
  • 30歲女人就業,學什麼一技之長更好?美容化妝?還是美甲紋繡?
    有一個女生朋友,她說已經不喜歡現在的職業了,打算學個一技之長,比如美容,美甲,化妝,紋繡之類的技術。可是看一看自己年齡已經近30歲,不能再隨意入行了。究竟該學習哪一門手藝就業呢?很迷茫。今天且閒就在這裡跟大家說一說這個事——給她支個招。
  • 性格內向的人有什麼特點
    從人的生理學來講,性格的內向和外向都是人所具有的一種性格特點,並無好壞之分,內向性格也不是什麼弱點。有研究得出不同結論:世界上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五十七的人都是內向者。有天賦的人當中,內向者居多。心理學家認為,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
  • 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該找哪些工作?有哪些工作更適合他們!
    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該找哪些工作?有哪些工作更適合他們!大部分人內心都會有這樣一種認知,那就是性格外向的人要比,性格內向的人在社會上,更有優勢,找到好工作的機會比較大。性格內向的人,不善社交,不喜歡與他人主動溝通交流,更不愛表現自己,導致他們在職場吃不開,混不好。
  • 裁員季節,「一技之長」還有用嗎?
    有人可能會說,有啊,我會社群運營,我會活動策劃,我做銷售的,顯然這是一個崗位的技能,但是不代表是「一技之長」。在父母那一代人的眼裡,「一技之長」指的是「一個核心的技能」,一個能養活自己的手藝。一技之長的核心不在於「一技」,而在於「之長」,這個「之長」代表著技能的壁壘性的高低,自己的技能是否在眾多同行中「顯著」,有無「核心競爭力」,技能能不能「賺錢,變現」。
  • 性格內向,不善交際的人適合什麼工作?
    性格決定命運,什麼樣的性格往往決定了我們擁有怎樣的人生。其實性格沒有好壞之分,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性格開朗的人較善談,人脈相對來說更好一點,更善於交際,可以從事交際性方面的工作比較合適,但是性格內向的人,往往不善言辭,不喜歡人多的場合,不喜歡總是跟陌生人講話,但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有自己的做事風格。那麼性格內向的人更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呢?
  • 35歲了,面臨失業找不到合適工作,而且沒有一技之長,該怎麼辦?
    朋友最近失業了,還沒找到新的工作,自己也沒有詳細的職業規劃,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或者能做什麼,總是感到迷茫。跟我求助說,自己現在已經35歲了,已經失業了,而且沒有一技之長,找新工作還總是碰壁,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該怎麼辦呢?
  • 性格內向等於有缺陷,是最大的偏見
    內向和外向一樣,它們各有各的閃光點,存在彼此不同的優勢,充分發揮,都能擁有自己的成就。人的性格無非就幾種,一味地把性格內向當作有缺陷,貶低內向,是最大的偏見。內向並不特別 它是正常的性格大眾普遍認為性格內向就是不良病症,不能在社會中很好的工作和社交。有一次同學聚會,我跟幾個關係一般的同學坐在一桌,酒足飯飽後,我們聊到了大學生活。我把當時的一些奇聞趣事講出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 三十歲女人,離職沒有一技之長,該學些什麼?
    這是紅豔的第 31 篇原創文章文/紅豔的綻放有網友提問,「三十歲女人,離職沒有一技之長,該學些什麼?」,結合本人的切身體會,作如下建議:首先,應該是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三十歲還問還學什麼,那麼,不管你學什麼做什麼都是從零開始。既然是從零開始,那就趙自己喜歡的吧。可有很大一部分人,連自己喜歡什麼都不知道,這個問題就有點麻煩了。可以遵從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哪怕是一天上班十小時也願意幹,哪怕是工資低一點也無所謂,因為自己喜歡這份工作。當然,既然是工作,我們就要把它做到專業,不能三十歲從頭開始,到四十歲又不喜歡了,還想換一個。
  • 30歲改行的5個職業學點什麼一技之長
    其它很多好的崗位職業我不清楚,但是30歲改行做什麼職業好呢,我建議有一個職業,你是可以從事的,就是網絡運營,網絡營銷的崗位,為什麼呢? 我來給大家說一個我身邊的故事。我有一個朋友,他已經40歲然後因為我們這次的疫情導致他被開除了。在這個時候,他作為40歲的人,他怎麼去找適合它的工作呢?
  • 50歲的人沒有一技之長,現在還適合做哪些工作呢?這幾方面都可以
    在目前社會上確實有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就是50歲左右閒賦在家的人,短期內找不到出路,自己又沒有一技之長。那麼對於這樣的人,現在還適合做哪一些工作呢?我認為,目前還是有很多工種,比較適合50歲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去做,這裡推薦幾個供參考。
  • 「渣男」無一技之長,身邊卻美女如雲,究竟他們憑什麼讓女人心動
    導語:「渣男」無一技之長,身邊卻美女如雲,究竟他們憑什麼讓女人心動百科有云:渣男是一個網絡流行詞語,是指自私、擅長索取、不負責任,玩弄別人感情的男人。或指用情不專的男人。而我眼中的渣男是指那些遊手好閒,不務正業,靠不正當手段獲得勞動果實的人,在一些不分是非年輕人眼中倒是「很有人樣」的男人。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是個貶義詞。
  • 能養家餬口嗎?給大家說說我的看法
    很多人問,能不能靠自媒體養家餬口?我的回答是,還是要認清自己。如果你有一技之長,並且能夠把你的一技之長分享給別人,讓別人能從中得到點什麼。那麼我想說你可以做自媒體,甚至可以做大。很多人說這個話說的太抽象,比方說你會刷牆,你可以向別人展示你的技能。別人也許看了你的視頻之後,自己家的牆不用花錢找人刷了,自己買點材料自己就可以刷了,他從你的視頻就學會了刷牆。
  • 初中畢業沒有一技之長奔三已婚婦女,適合學點什麼技術?
    有一個朋友給我發來一條消息,說感覺自己特沒用,不知道哪行還能從頭學起,不吃青春飯的,唯一的優勢就是已婚已育,內向到和自己親戚交流都沒話講,望我能給指條明路……說實話,初中畢業後,她就跟著同鄉的遠房表姐去了省城打工,織了三年襪子。後面接連在家相親,20歲就匆匆嫁人。
  • 30多歲了,一事無成,很迷茫,我該怎麼辦?
    30多歲了仍一事無成,不知道除了去工廠上班還有哪些出路?說明你不甘心就這樣沉淪下去,但學歷不高,且不願去工廠打工,感覺有點迷茫。人年輕時都容易和同學比,和周邊同齡人比,看到人家又買車又買房,有的還當上了小老闆,儼然一副成功人士,自己有點沉不住氣,想往前走又找不到方向。
  • 35歲女沒一技之長能幹啥?推薦試試這幾個工作,月入上萬很輕鬆
    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還有備受關注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都讓我們看到,哪怕是30+的女性,依然可以活得很瀟灑,依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同樣,「內卷」這個詞也在今年流行起來。即使是男性,到了35歲依然逃不過被裁員的命運,何況是35歲的女性呢?
  • 這樣的女人更容易脫穎而出,擁有一技之長的女人,人生充滿驚喜
    據說,羅伯宜一天能抄寫奏摺一萬兩千多個字,而且他的筆跡又快又好,不會有塗抹。曾國藩在教導兒子「季澤」讀書時,要求他每天寫一萬字楷書就差不多了。兒子卻說他從早到晚坐著不動,只能寫8000字。曾國藩拿出一副羅伯宜抄好的普通奏摺給他的兒子看。一個個蠅頭小楷又端莊又秀美,通篇無一處塗抹令人嘆為觀止。曾國藩每個月給他30兩銀子的薪水,有人不服氣說羅伯宜年輕沒有別的長處,就這點能耐也能拿這麼多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