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路過都是對信仰的讚歌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影評
信仰的力量
張嘉佳的文字更容易讓人投入一段感情,而張一白的電影卻讓人跳出具體的故事。尤其是中間夾雜的幾段城市夜景航拍,這組鏡頭的背景音是各地FM廣播的DJ聲音,所以,使得整部作品有了一種特別的感覺。
我們的一生註定要錯過許多人,他們是我們人生路上的一道風景,映襯的我們的一輩子。或許他們帶你的是悲傷,是哭泣,是憤怒,但是又未嘗不是快樂。
劇照(圖為網絡截圖)
曾經有他的陪伴,你有過開心,有過愛,有過對愛情最真摯的信仰,認定他就是自己的全世界,生命沒有了他不行,可當分開之後才發現,失去了他,地球照樣轉,自己依舊得一日三餐。
可是仔細想想,讓你曾經陷入黑暗的他,也曾給過自己快樂,一段愛恨交織的過往因信仰結緣,因信仰離散。
劇照(圖為網絡截圖)
像很多人喜歡在過街天橋看夜晚來來往往的汽車,影視作品裡這樣的鏡頭也很多。他們說這有生活的感覺,實際這恰恰不是生活的感覺,而是高於生活的感覺,因為你找到了對應於自身生活的參照物。
當你心情好的時候,你會覺得這是你幸福生活的見證,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你被世界拋棄了。
劇照(圖為網絡截圖)
想要幸福,你得對幸福有信仰
對於作品中出現的3對男女,他們的故事核心無論是愛還是不愛,其實都包含「信仰」這個主題。
茅十八的意外死亡,造成了荔枝的錯過,但是荔枝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茅十八,特別是茅十八口中所說的驚喜被荔枝看到後,她對茅十八的信仰更加堅定,對愛情的信仰更加強烈;燕子的長期分居,造成了豬頭的錯過,也造成了豬頭的離開,可恰恰是豬頭的離開是對信仰的最佳詮釋。
劇照(圖為網絡截圖)
他開始重走燕子旅遊的路線,把燕子最愛吃的帶到那裡每一個地方;小容強烈的自我意識,造成了陳末的錯過,開始陳末的自我放棄是因為他有自己對愛情的信仰,相信小容會為自己改變,而小容的堅定正是她也有自已對人生的信仰,要擁有一個更廣闊的未來。
他們錯過彼此,就像手中的流沙。在人潮人海中,人們很難分辨那些此刻就在我們眼前,卻即將消失的,無法再次遇見的某人,但是,正是由於這些分開,從側面完美的詮釋了信仰的含義。
劇照(圖為網絡截圖)
做生活的導演
么雞是那個孤獨的小女孩,正是有了陳末的溫暖話語而對未來充滿希望,這便是信仰,因為一個人的鼓勵,勇敢的向前,這是信仰的力量。
而在電影高潮的時候么雞的離開是為了下一個信仰做鋪墊,陳末,一個曾經鼓勵別人的電臺DJ,現在又在別人的鼓勵中重新找到自己,可這個人卻在自己恢復的時候離開了,他沒有放棄尋找么雞,一年又一年,這是對愛情的信仰,希望愛人歸來的渴望,他愛上了么雞,他便可以無所畏懼,只因自己心中有兩個字,那便是信仰。
劇照(圖為網絡截圖)
張嘉佳說,「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間清爽的風,如古城溫暖的光,從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書房,只要最後是你,就好。」筆者覺得這句話說的真好,人們應該有此信仰才不枉一世為人。
做生活的導演,還是做已經被寫好劇本的人生的演員,是留給每一個觀眾的問題。只是希望在我們尋找摯愛,打敗失去的過程中,也能有上帝為心心念念的彼此亮起人生的雙閃,讓這光芒且做彷徨旅人歸途的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