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是最近流行於網絡的熱詞,意思是高傲冷淡,多用於形容處事理性的人群。當我們看到「高冷」這個詞時,首先聯想到的可能是「女神」「男神」這樣的形象。
大多數的被奉為女神的女性,都保持著神秘高冷的特性,也正是這些特性,讓男生魂牽夢繞。
我們可能都聽說過這樣的話,不要對男人投懷送抱,越是得不到的他們才越會珍惜。
現實中也的確有很多這樣的情況,有些男生對於那些很容易就追到手的女生往往不加珍惜,轉而對於那種看起來很高冷的女生很有興趣。
那麼為什麼越是難以得到卻越容易使人迷戀呢?
完美來自於幻想
「人無完人」這句話應該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話了,但是這個世界除了自己,仿佛總是存在完美的人。
班級裡有的女生長得漂亮學習成績還好,人見人愛,吹拉彈跳樣樣精通。就像完美的女神那樣,自帶著主角的光環。
有這種想法,也正是因為人類對於得不到的美好總是會加以幻想,不經意間就忽視了其中的瑕疵。
異性之間也是如此。陌生人到熟人之間,就像隔了一層薄薄的輕紗,隱約之間,勾勒出對方的真實樣貌。
這種隱隱約約的朦朧,像一縷縷青煙飄忽美好,鑽進男生的心裡,留下對美好想像的空間。
越是這種只能隔層紗的神秘感,越是能留出美好的想像,而存在於腦海中的美好通常會被我們美化成完美的存在。
如果你對一個男生過於熱情,這層朦朧的美感就會被很快地破壞掉,相比之下,坦誠的去面對彼此的真實面目會讓雙方都很快失去新鮮感和神秘感。
這就是為什麼你越對他處於若即若離的高冷,他卻越來越迷戀你的原因。
禁果效應的「魅力」
科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孩子們單獨放在一間實驗室裡,實驗室一切正常,但是科學家在臨走反覆強調,千萬不要打開實驗室的柜子。
但是無一例外的,所有的孩子都在科學家走後打開了柜子。
這就是禁果效應——由於單方面的禁止和掩飾而造成的事與願違的現象。
當你越是對一個男生高冷,就越激起了他尋求禁果的欲望。而這種不斷追求和靠近的欲望,會讓他對你更加的著迷。
我的朋友淺淺性格很好,平易近人。最近有個男同事在追她,但是她卻一改往日的風格,對那個男生忽遠忽近,表現得很高冷。
但是那個男生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反而對淺淺更加上心了。經常送花送奶茶,下班上班接送她回家。
就這樣過了一年淺淺才答應他的追求。
後來淺淺告訴我,人都是受禁果效應支配的動物,越是不容易地得到的,才越痴迷。
她的高冷,是在給他追求自己的過程,讓男生自己在追求的過程中發現點點滴滴的美好。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很喜歡陳奕迅《紅玫瑰》裡的一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你對他高冷,就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是保留著情感的。而為了得到你全部的情感,在追求的過程中這種得不到的誘惑才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
看過《無心法師》的都知道裡面有個角色叫做嶽綺羅。
嶽綺羅對於無心法師就屬于越是得不到就越想要得到的心理,其實她的身邊一直都有個真心待她,真心愛護她想要給她幸福的張顯宗。
但是張顯宗的愛過於卑微,什麼話都聽嶽綺羅的,什麼事都願意為她去做,但是無心就不一樣,無心有自己喜歡的人,和嶽綺羅水火不相容。
但是就是這樣的狀態,嶽綺羅自始至終眼裡都只有無心,就只想要通過各種手段得到他。
我們現實中其實也存在這種現象,吃不到的那碗面最美味,戀不到那個人最懷念,到不了的遠方總是出現在夢裡,你記得的永遠都是當年對你若即若離的那個人。
總之,男女之間的交往就像加工的藝術品一樣,如果你束之高閣,慢慢打磨,精細雕琢之間讓他細細品味,慢慢等待,那麼這件藝術品的價值在他心中自然是無可比擬的。
但是如果你熱情奉上,便宜廉價,那麼這件藝術品即使價值連城,也會被他當作快銷品,不加珍惜。
每個女孩都應該是自己的主角,所以有時候不妨對他高冷一些,把握你與他之間最恰當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