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7日電 題:2017年人民幣匯率的三大猜想
作者 夏賓
繼2014年和2015年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連續三年全年貶值。2016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下挫4434個基點,貶值近6.83%。
那麼,2017年人民幣匯率走勢如何?此間多位專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對2017年人民幣匯率走勢提出了各自「猜想」。
猜想一:人民幣匯改更進一步,收盤價權重提至75%?
2015年8月11日,中國央行完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加大參考一籃子貨幣力度;2016年春節以來,中國初步形成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
「新機制消除了人民幣一次性大幅度貶值的可能,貶值預期顯著下降,但是匯改仍需在2017年繼續推進。」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肖立晟說。
他認為,推進匯改有助於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外匯市場無法出清,籃子貨幣易貶難升;二是中國央行難以根據國內經濟基本面實施獨立的貨幣政策。
怎麼改?漸進式改革是肖立晟給出的答案:逐步下調籃子貨幣比重,增加收盤價比重,有助於降低美元指數的影響力,增強貨幣政策獨立性。
具體而言,可在2017年將匯率形成機制中收盤價的權重從50%上調至75%,籃子貨幣的權重從50%下降至25%。肖立晟說,「2017年人民幣匯率的總體趨勢應還是反覆震蕩,但不排除如果進一步匯改,將有升值的可能性。」
猜想二:超強美元難以出現,人民幣升值有可能?
在當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之下,美元指數已成為觀察人民幣匯率的一個重要「風向標」,在一定程度上兩者呈現負相關的關係。
川普競選美國總統成功到正式就任期間,「川普預期」席捲全球金融市場,美元指數一度飆高至近14年高位,後又再次回落至100點位下方。隨著「川普預期」逐漸消散,人民幣匯率亦在近日有所回調。
那麼川普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新政是否將在2017年塑造超強美元,讓人民幣進一步承壓呢?
「超強美元很難出現。」民生證券研究院專題及海外組負責人張瑜表示,從長期經濟周期視角看,沒有超強的美國經濟,從長期利率視角看,沒有長周期利率拐點,「這樣就無法支撐超強美元」。
張瑜認為,川普經濟刺激新政落地需要時間,落地效果也有待觀察,且預計2017年美聯儲大概率加息1至2次,超強美元難以出現。
她還強調,新興市場資本大幅回流美國、進而衝高美元指數的邏輯恐會落空,2017年新興市場將轉好,這會遏制資本大幅流出的趨勢。
由此,2017年超強勢美元概率較低,人民幣大概率大幅振蕩走勢,不排除有升值可能。
猜想三:資金流出壓力再減小,消減人民幣貶值預期?
一國的外匯儲備與其貨幣匯率關係密切,兩者數字的變化將產生相互影響。
中國外匯儲備從近4萬億美元的峰值「縮水」至2016年底的30105.17億美元,在市場擔心跨境資金流出壓力過大的同時,也增加了人民幣的貶值預期。
「外儲下降的方向雖然沒有改變,但從趨勢來看,已經有明顯好轉。」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主管周景彤表示,外匯儲備餘額下降幅度在2016年明顯收窄,個別月份還出現回升情況,而銀行結售匯逆差規模也有回落。
周景彤進一步指出,當前中國資金外流有一部分是境內投資者增加對外投資,而境外投資者又重新將資金投向中國,這反映出後者開始意識到人民幣匯率有一定程度的過度性貶值,相比其他新興市場貨幣,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意願上升。
「2017年中國經濟總體趨穩,貨幣政策穩健,金融市場穩定,基本面較好,這樣將更有助於緩解資金流出壓力,消減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周景彤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