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十裡洋場的紛爭不斷,泥沙俱下的龍蛇混雜,凜冽殘酷的勢力角逐……隨著劇情的展開,《遠達前程》營造的浸入感愈來愈濃,觀眾也開始入戲漸深,這部作品的表現也不斷逆勢上揚。
文 | 圈叔
舊上海灘的故事,曾被無數次搬上螢屏,以各種形式呈現在影視作品之中。但是,不少作品堆砌滿了「別墅」「汽車」「咖啡廳」「教堂」「名伶」「歌舞廳」等中產階級的生活元素,而普通人的日常總是遊走在視野之外。
相較於以往同類型題材的電視劇,正在熱播的《遠大前程》嘗試從小人物洪三元的經歷出發,來表現升鬥小民在時代洪流中的生活圖景以及其背後折射出歷史大轉型。陳思誠繼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後,時隔五年創作的這部電視劇「封箱」之作,以新鮮的視角和風格化的形式打開了一部全新的上海灘往事。
不懼「油膩」,收視與口碑逐漸回升
作為《遠大前程》的主使人,陳思誠有著監製、總編劇和主演等多種身份。其實對於他而言,這並非第一次創作電視劇了,六年前的《北京愛情故事》便已經讓觀眾看到了他在編劇和導演上的天賦。而此次,陳思成首次涉入歷史題材,並嘗試開啟了對於歷史的另一種表達——「用喜劇的方式來講一個嚴肅的故事」。
《遠大前程》的主人公是一位油嘴滑舌、一事無成的小市民洪三元(陳思誠飾),他和好友齊林(袁弘飾)來到風雲變幻的上海灘,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讓洪三元學會了在盤根錯節的利益爭鬥中左右逢源,最終登頂人生。
上海灘派系大佬之間的利益爭奪自然是必不可少,但與此同時,無論是歡快詼諧的配樂,還是陳思誠誇張的喜劇化表演風格,都能與嚴肅的橋段碰撞出獨具一格的劇情呈現,這種「燃情+詼諧」的表達也成為了《遠大前程》的一大特色,與其同類型作品形成區別。
但當這部聚集了萬眾期待的電視劇正式播出,卻在首播上遭遇了「滑鐵盧」。在前幾集中,故事線索過於凌亂,劇情太散,並沒有非常吸引觀眾的亮點,並且老戲骨的戲份還處於埋伏筆階段,有一種壓抑感。此外,不少人還將矛頭指向了陳思成的「油膩」演技,對於周星馳表演方式不得其法的模仿,以及演技中「自我認為帥氣的浮誇氣質」都讓觀眾感到「無法下咽」。
為此,陳思成還在個人微博上放出「無陳特輯」,以自黑的方式回應觀眾的質疑。其實,陳思成油膩而浮誇的演技,大多是因為洪三元的角色本身設定如此,如此左右逢源的表達也許更加貼近人物的性格特點。
不過好在隨著劇情的不斷展開,《遠大前程》收視和口碑終於攀高了,這部劇整體的品質還是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十裡洋場的紛爭不斷,泥沙俱下的龍蛇混雜,凜冽殘酷的勢力角逐,《遠達前程》營造的浸入感愈來愈濃,觀眾也開始入戲漸深,這部作品的表現也不斷逆勢上揚。
老戲骨加持,凸顯十足戲劇張力
之所以《遠大前程》能夠呈現出這樣的品質,一大原因不外乎其幾乎囊括了「半個演藝圈的實力派」——除領銜主演陳思誠、袁弘、佟麗婭、郭採潔之外,還有以倪大紅、趙立新、劉奕君、果靜林、譚凱、富大龍、金士傑、連奕名、成泰燊、許亞軍、王德順等40多位實力派演員加盟。正因為如此,這部電視劇在開播前便顯露出了「年度劇王」的潛力。而在正式播出後,這些實力派演員對於角色的細膩把握也著實為整部劇加分不少。
倪大紅、劉奕君、趙立新飾演永鑫公司的三位老闆,他們的出場也成為《遠大前程》最有演技表現力和爆發力的部分。倪大紅飾演永鑫公司的第一大股東霍天洪,舉手投足之間看似淡然,實則卻是運籌帷幄於不動聲色之中;更是延續了他一貫的亦正亦邪的表演風格,看似溫和的外表下,隱藏著深藏不露的殺氣;撇嘴揚眉之間都是戲;而不久前因《聲臨其境》名聲大噪的趙立新所飾演的陸昱晟,文質彬彬,內斂沉穩,但又巧舌如簧,言語機鋒直指人心,一手炮製了洪三元在上海灘的崛起。
在不久前播出的劇集中,洪三元被陸昱晟成功推稱永鑫公司的第四大股東。在疏通的英國人和漕運商會的關係之後,陸昱晟對各方心理進行精準揣摩、直擊痛點,讓洪三元得以順利上位。這場群戲事涉上海社會權力的重新劃分,談判之中,雖然不見刀光劍影,但你來我往的言語交鋒無比犀利,有著十足的戲劇張力。
去年的一部爆款《人民的名義》便吹響了老戲骨反擊的號角,不少觀眾們大呼,只看他們開會就能看一百集。而在《遠大前程》之中,大段老戲骨飆戲的群戲串聯其中,再一次讓觀眾們享受到了演技派演戲的酣暢淋漓,整個舊上海的人物群像也在他們的表演中變得更加真實可感。
皮相之下,人性與現實袒露無遺
在茅盾、丁玲等左翼作家的筆下,舊上海是埋葬封建幽靈的墳地,工人的鬥場,又是中外資本家、金融家的冒險樂園,是下等妓女、鄉下姑娘的活火塘。而這一切在《遠大前程》中以戲謔和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來,讓人看見殘酷浮世的悲哀,也在悲哀中捕捉到生活的光亮。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可能是對舊上海的最極致的刻畫。在《遠大前程》中,繁華上海的皮囊之下,底層人民的痛苦掙扎、社會權利的博弈紛爭、國際形式的瞬息萬變盡收其中。作為主角的洪三元,無疑是武俠小說中「韋小寶」式的人物——類似的成長背景和經歷,不乏狡黠與小聰明,而正如韋小寶對於時代的反叛一樣,洪三元的出現對於舊上海來說也是 「自我破局」和「找尋前程」的嘗試。
《遠大前程》所涉場景眾多,人物關係也極為複雜,但每一個場景都極儘可能地去還原當時的樣貌,每一個人物也得到了細膩而立體的呈現。《遠大前程》並不是凸顯時代英雄的小舞臺,而是勾勒時代人物群像的大觀園。這部劇的視野足夠廣闊,沒有沉溺於熱血廝殺,也沒有完全聚焦於洪三元個體的成長。通過奮鬥與打拼,當洪三元找準自身的位置之後,當他被各種力量推至時代的臺前,更為重要的問題出現在他的面前——怎樣的未來,才是最「遠大」的前程?
在共產黨人嚴華和梁興義進步思想的感召下,洪三放棄來之不易的物質生活,為護送梁興義離開上海傾其所有甚至生命。洪三逐漸懂得,共產黨帶領的這條道路,才是他所想追求的遠大前程。
「這部戲的體量很大,有漫長故事線,看下去就會發現設置了很多驚喜,」陳思成說。獨樹一幟的故事內容、風格化的敘事方式、半個演藝圈老戲骨的傾力加持,已然讓這段上海灘往事頗具爆款品相。而能否真正實現口碑炸裂,隨著劇情進入下半段,《遠大前程》的「前程」馬上就要被揭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