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真是守財奴?莎士比亞或許是誤會了,偏見來源於傲慢

2021-01-09 歷史痴

守財奴

提到猶太人,很多人就會想到莎士比亞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夏洛克是猶太商人,是享譽全球的四大吝嗇鬼之一,公認的守財奴。

所以,當全世界範圍內莎士比亞讀者一聽到猶太人,馬上就會下意識地想到守財奴、吝嗇鬼這樣的詞彙。

這可不是什麼好詞,猶太人就這樣被打上了異類的標籤。

但是,猶太人果真就是如莎士比亞筆下描述的那樣,是守財奴嗎?

莎士比亞或許是誤會了,被當時歐洲人對猶太人普遍存在的偏見所影響,雖然他也同情因為猶太人身份而備受排擠的夏洛克。

這就好像,我們會非常愉快地接受一些人的建議,而同樣的要求如果是另一些人提出來,我們卻會感到憤怒。

因為,學習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人們往往傾向於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交往。

但是,了解自己,認識自己,調整自己,學會和別人有效的來往,這是猶太教的重要任務之一。

而歐洲人顯然沒有興趣去調整自己,學會如何與猶太人打交道。他們對於猶太人的普遍偏見,就來源於這樣的傲慢。

歐洲人的偏見

從兩千多年前起,猶太人就失去了他們的家園,成了一群被世界遺棄的人。

他們基本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各種限制,經商成了大部分猶太人的幾乎唯一的選擇。流浪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歐洲大陸,是猶太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可是,歐洲長期處於教會的統治之下,可猶太人信奉的是猶太教,在歐洲人眼裡,猶太人是異教徒,而且是最極端的異教徒,是需要被排擠的對象!

當一個人,一個族群將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一件事情上的時候,所產生的能量無疑是驚人的,足以創造出一個個的奇蹟。

猶太人在商業上的成就就是如此,對於金錢,他們有著幾乎與生俱來的喜愛。

歐洲人發現,猶太人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壟斷了所有的行業,他們的經濟命脈似乎被猶太人掌控了。

這是高貴的爵士們所無法容忍的,在他們眼裡猶太人就成了貪婪的守財奴,吝嗇鬼。

可是他們又無法改變這樣的現實。

即便是驅逐,屠殺,也未能改變。

但他們並不是守財奴!

猶太人不是守財奴

《聖經》敘述道,當猶太人的祖先亞伯拉罕接到了他以為要殺掉自己的兒子的指令以後,他就給自己的驢子上了鞍。

「驢子」是什麼意思呢?

在猶太教的口口相傳中,驢子是純粹物質欲望的永恆隱喻。

騎著驢或著給驢上了鞍,暗示著要控制物質欲望,即讓頭腦控制身體,理智徵服情感。

當亞伯拉罕來到指定獻祭的摩利亞山時,他需要讓自己遠離物質,希望與自己的兒子一起面對死亡。

他說:「你們和驢子等在這裡,我和兒子到遠方去獻祭。」

很顯然,亞伯拉罕和艾薩克遠離了驢子,從而成功地把自己從物質主義的暴虐統治中解脫出來。

因此,正如亞伯拉罕所努力的那樣,持續不斷地讓自己接受頭腦的領導,擺脫欲望的束縛,這已經成為猶太人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因此,僅從這個角度來說,猶太人就不是守財奴。

猶太人的慷慨

擺脫欲望,抵制誘惑,這取決於一個人品格的力量,而品格的力量非常稀缺,它來自於人的信仰、理智和智慧。

猶太人的花錢習慣是,在選擇性的奢侈和精打細算的節約之間尋求平衡,節儉並不等於吝嗇。

歐洲人之所以認定猶太人吝嗇,完全是一種偏見,猶太人捐款時的慷慨大度是人所共知的。

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慎重花錢」是猶太人的一個消費習慣,而且他們在消費時有一個共同想法:「我不喜歡浪費錢,但是如果這樣東西對我很重要,我寧願買最好的。」

尤其是在子女上學方面,猶太人一般都將子女送到價格昂貴的精英大學。

而在猶太人的教育之中,《塔木德》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它也被稱為猶太人的智慧源泉,生活伴侶和致富聖經。

所有的猶太人家庭裡,當孩子剛剛懂事的時候,負責孩子教育的母親們,都會把蜂蜜滴在書本上,並且讓孩子去舔這一滴蜂蜜。

這樣,他們就讓孩子對書本留下了甜蜜的第一印象。在他們長大後又繼續進行引導,就養成了猶太人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

愛因斯坦曾說:人類的智慧在猶太人的腦袋裡,猶太人的智慧在《塔木德》裡。

《塔木德》不是某一個人的著作,而是2000多名猶太智者,歷經1000年陸續整理完善的智慧結晶,它是猶太人的集體智慧。

而這樣一本猶太人的智慧全書,只要24元,可以說是相當的划算,點擊上方商品卡就可以購買。

相關焦點

  • 《傲慢與偏見》:靈魂契合的愛情,需要脫掉傲慢與偏見的外衣
    《傲慢與偏見》一書中,女主公伊莉莎白和達西剛開始接觸時,彼此印象很差,明顯就是一對「冤家」。達西認為自己風度翩翩、英俊瀟灑,關鍵是家底厚實,典型的「富二代」,所以在待人接物方面顯得有些冷漠,給人的感覺就是高高在上,舉止傲慢,似乎很難接觸。
  • 「編導」必考歐美電影推薦18:《傲慢與偏見》
    同學只要按照 ↑ 表格所安排的行動目標跟進自己的學習計劃,相信專業水平一定有顯著的提升。類型: 劇情 /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英國 /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05-09-16(英國)片長: 129 分鐘 / 135 分鐘(加拿大)又名: 傲慢與偏見2005 / Pride And Prejudice
  • 是「愛」還是「遊戲」,看了《傲慢與偏見》的愛情,才知啥叫情劫
    而在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一書中,在資本社會中產階級深惡「城市病」煩惱而崇尚鄉村人居的時代,簡·奧斯汀通過小鄉紳班納特5個待字閨中的千金的愛情,給我們描繪了一副「全景式」愛情圖譜。看了它,你會深刻領會到,啥才叫傲慢與偏見,啥才叫真愛、浪漫、遊戲和刻骨銘心愛情,甚至是愛情與婚姻的悖論。
  • 《傲慢與偏見》接受讚譽原來如此簡單
    「讓我喜歡他,一個德比郡都沒用,何況半個-」面對達西的傲慢,她如是說。同時她感覺到的是傷害,傷害她的是達西,也或許是她的自尊。達西英俊富有,而他與生俱來的貴族氣息以及面對鄰居們時與賓格萊截然不同的冷峻的面孔,在伊莉莎白眼中是難以忍受的傲慢,對他有著自然而然難以消除的偏見。很少有女子能如伊莉莎白那般理性,特別是在愛情面前。
  • 《傲慢與偏見》:解讀四種婚姻,佳伴侶是「靈魂匹配」
    電影《傲慢與偏見》:改編自英國作家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由美國羅伯特拍攝,這部電影於上映。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貝內特一家的五個女兒,這個勢利的母親一看到富家公子賓利和達西來小鎮,她就迫不及待地安排女兒掛金龜婿。大女兒和賓利之間的愛情開始順利發展,但關鍵時刻卻之間出現了衝突。第二個女兒伊莉莎白對傲慢的達西有嚴重的偏見。
  • 大帶寬:《傲慢與偏見》裡明顯的月亮水瓶
    眾所周知,《傲慢與偏見》的女主角伊莉莎白.班納特是一個具有反抗和獨立人格的女人,她極其聰慧,活潑大方、善於溝通,喜愛和人攀談,傾聽他人的話語,也善於展現自己的優勢;這類型的人往往是月亮水瓶的典型。如果說以上這些性格特點都不足以成為個性鮮明的佐證,那麼還有一個特殊的表現在於,他們在情感判斷上完全不受他人影響,只根據自己獲取到的即時信息來調整對事物的看法。
  • 春節特輯——懸疑故事:傲慢與偏見
    相約今日頭條,暢談故事中的懸疑精彩,今天的故事是懸疑故事鋪裡的第六個故事《傲慢與偏見》。噢!對了先小劇透一下,可不是世界名著裡的《傲慢與偏見》。好勒,不多說廢話,言歸正傳進入懸疑故事裡的世界吧!拉爾夫驚愕地望著石雕座上那位冷酷無情的修道士,呆呆的說不出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過去,久久不發一語。
  • 十二星座中擇偶傲慢又偏見,心裡最沒數的3個星座!
    十二星座中擇偶傲慢又偏見,心裡最沒數的3個星座!可是輪到射手挑伴侶的時候,卻無限放大自己的各種要求,傲慢的叫人可笑。
  • 十二星座中天生的「守財奴」,有財絕不外漏的星座,註定有大成就
    十二星座中天生的「守財奴」,有財絕不外漏的星座,註定有大成就十二星座中,這四個星座的人天生就是守財奴,他們花錢特別有計劃,從來不會花錢在自認為沒用的人和事上,有財絕對不外漏,能夠守著錢財等著機遇到來,抓住時機做大事,或是留著錢急用。這四大星座的人,註定能有大成就,享受富貴人生。
  • 你聽過守財奴的故事嗎?你是守財奴嗎?
    今天聽朋友說了一個關於守財奴的故事:一個有錢的金主,把所有財富換成了一罐金子,埋在牆角,每天都會在沒有人的時候去挖出來看看,可是有一天金子不見了,他很傷心。鄰居見了,跟他說:「金子放著不用,跟石頭沒啥區別,這樣,你撿一罐石頭埋在牆角,每天還可以來看看。」
  • 當獅子&水瓶走出偏見,就是真正的大愛無疆
    如果中國提前1個月的經驗和警示,能夠被充分借鑑,或許後續的發展不會有這麼嚴重。可是往往,一長串事件那最初的開端,總是看起來的「並沒有那麼嚴重」。可也是往往,所有未曾想到的結果,都是從那個最初的「我以為」就種下的種子。
  • 關於猶太人的5大誤解,我們在猶太人三千年歷史中找到了正解
    對猶太人的認知常常有兩個極端:一種是詆毀式的偏見,比如狡猾奸詐;另一種就是天生優秀的盲目吹捧,比如智商過人。對於一個被各國驅逐、長期處於流散的民族來說,猶太人並沒有經濟上的先天條件。為了生存,他們必須學會在一次次的民族災難中尋找生機。而那些敵視猶太人的國家可能也沒想到,對猶太人所設的各種限制,反而為猶太人創造了商業機會。
  • 《儒林外史》嚴監生,是真的守財奴嗎?
    可就是因為臨死前這兩個燈芯,嚴監生的頭上被套上守財奴的帽子,這麼多年來摘都摘不掉。可是,嚴監生真的是守財奴嗎?看過《儒林外史》的人肯定不敢苟同。大家都知道世界文學史上有四大吝嗇鬼形象,他們才是真正的守財奴。一個是英國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裡的夏洛克,他貪婪吝嗇自私狠毒,禁錮女兒,放高利貸。
  • 為何猶太人會被眾多國家反感?是何原因?專家:你看他們都做了啥
    說到猶太人,這是一個了解後很讓人驚嘆的民族。大多數人對於猶太人的印象,首先是「聰明」,因為富豪榜上猶太人太多,其次,大家還對二戰時期希特勒殘害猶太民族的事情印象深刻,當時,不少德國籍的猶太人被迫離開了自己從小生活的國家,就因為自己是猶太族人,這也是很讓人嘆息的事。
  • 德國納粹軍人是如何分辨猶太人的?有一種方法非常直接有效
    這就是德軍對猶太人犯下的罪惡,這期間共有600萬的猶太人死於這場屠殺,是人類史上的悲劇。德軍對於猶太人的清除,有他們自己的原因,不論軍隊還是民眾都對猶太人有很深的偏見。德國人認為猶太人是劣質人種,而且在基督教內,認為耶穌是被猶太人害死的,因此他們從內心深處對猶太人就有厭惡。
  • 《紅樓夢》王夫人:被偏見左右一生的女人
    她對大部分人都是比較善良、仁慈的,唯獨對美貌、愛打扮、性格活潑,又能說會道,有勾引男人之嫌的丫鬟,存在偏見,表現得非常嫌惡,甚至是惡毒。王夫人的好,主要是對與她同一階層出身的貴族小姐。作為一位生養了一女兩子的母親,王夫人承擔了很重的教養責任。而且她不僅是教養自己親生的兒女,賈家的女孩,包括親戚家的寶釵、黛玉,都是在她這邊長大的。
  • 猶太人處世智慧:求人辦事時,牢記這2點,比送禮效果好
    大家對猶太人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這個苦難深重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他們大多數時間都是處於流離失所的狀態。因為長期被驅逐、被排擠,猶太人在融入各種陌生環境的過程中,積累出相當多的處世智慧。並憑藉這些處世智慧和聰明的頭腦,成為「世界第一商人」。
  • 莎士比亞最經典一句語錄,僅13個字,卻寫盡了世上所謂的好與壞!
    而今天要給大家亦是莎士比亞最經典一句語錄,僅13個字,卻寫盡了世上所謂的好與壞!世上本無所謂好和壞,思想使然。——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莎士比亞這句話,無疑是將世上的所謂的好與壞都說死了,說盡了。其實根本就是個人的思想在作祟,思想層次不一樣,所以好與壞的區分也不一樣。有些人只是單方面的去看好與壞,有些人卻是去深度去解析好與壞。
  • 結婚一定要買車買房,傲慢的中國女人,是拜金主義的井底之蛙?
    但是,有很多女人,已經不知不覺變得傲慢與偏見,成為拜金的井底之蛙。傲慢與偏見。心地善良的人,和人首次交流,一般會想到對方的優點,而來到一個新地方,會去讚美。在十多年前,一位日本老師,帶著幾個日本學生來中國訪問。日本老師問學生如何評價中國,學生們都說中國環境很髒,人們不講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