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戊戌狗年。狗年說狗,台州有哪些地名跟「狗」有關?
記者從各縣(市、區)地名辦了解到,在我市,沿用至今的帶「狗」字的地名不多見,多數為自然村村名、山名。查詢各地縣誌等相關資料,能追尋到的相關地名的出處也不多,甚至一些冷門地名,連老台州人都不一定知道。
因形得名
據了解,台州很多地名因象形得名,古人面對諸多千奇百怪的地貌,創造出「千奇百怪」的地名。同樣,台州帶「狗」字的地名也以形得名居多,比如,三門縣亭旁鎮賴家村西南的大狗山,因山狀似狗,故名。再來舉幾個例子——
◎似睡著的狗
天台眠犬位於石樑鎮西部,東至國營林場山,南至奶蒲塘村山,西至太監府村山。
因為該村村邊有一座山,形似睡著的狗,故取名之。據介紹,該村現有人口132人,以種植水稻、花生、藥材,經營林木、毛竹為主要收入,有一半左右的村民在經營農家樂。
另外,在天台三州鄉,有個村叫上眠犬。因村後有座山像睡著的狗而得名,因石樑鎮已經有村名為「眠犬」,此地就叫「上眠犬」。
該村南靠蔣家店,柘溪和前頭坑匯合於村前,原嶺上鄉政府駐地,屬全山區。村民以種植茶葉、番薯、高山蔬菜為主。
◎形似狗的器官
黃巖狗頭山,位於平田鄉桐嶺村,山體形似狗頭而名,海拔不高。
天台狗頭嶺,位於平橋鎮,是一座形狀如狗頭的山岡,海拔558米。
三門狗頭巖,位於縣境東部,健跳鎮毛張村之西。其東麓毛張村,南連天燈盞,西北有嶺(口)三(角塘)公路經過,接外護山。山峰巖石像狗頭,故名。其地質構造為火山凝灰巖。植被以松林為主,部分巖石裸露。海拔125.8米。
另外,三門還有一個地名叫小狗頭山,位於縣境東部,健跳鎮東部,四面環海,孤立山,島上住有居民,靠張網捕蝦謀生居多。此島南臨狗頭山(今名龍山),因面積較小,故名小狗頭山。
再如溫嶺狗嘴頭,是松門鎮一岬角名,系北沙鑊島南部向西突出之山體。長約200米,基部寬約150米,面積約0.15平方公裡,高點海拔38米。
三門還有一地名為狗屎尖,位於縣境北部。其地質構造為火山凝灰巖,植被多松林、杉木及灌木叢。海拔393米。
諧音
還有個別帶「狗」的地名,和地方方言的諧音有關。
狗頭頸,為溫嶺松門石板殿村一自然村。坐落在兩端寬、中間窄、狀似龜頸的山地間,形似龜的頭部,後諧為狗頭頸(或九頭頸)。該村共有40戶,170人,多王姓,以漁為主。
狗屙礁(念作Gǒu』ē jiāo)為石塘鎮一礁名,系閩語地名,無考。
其位於縣城東南23.7公裡,落星山北200米。明礁,三角形,西北-東南走向,有二礁峰,海拔高點5.9米。火成巖組成,長少量禾草。夏秋時節,周多漁柵。
重名
另外,與「狗」有關的地名,也存在多地重名現象。比如,天台、三門以及黃巖均出現「黃狗盤山」與「黃狗盤」地名,且均因山形似黃狗臥在山頭而得名。
三門的黃狗盤山位於海遊街道黃埠突村之南,新場小區之北,海拔158.2米。自然村黃狗盤屬該鎮海遊街道城南村,位於黃狗盤山,故名。現已沒人居住。
天台黃狗盤山則是位於福溪街道水南(六村),距縣城3.5公裡,以形如黃狗盤身臥守南大門而名,海拔290米。舊志以為,此山與螺溪、赤城、巧尖諸峰為縣城四隅。
另還有位於街頭鎮的黃狗盤,同樣以山形得名,海拔807米。
黃巖黃狗盤位於寧溪鎮金岙山下,系唐五代時,大理寺少卿王從德(黃巖大祖王氏始遷祖)墓廬所在地。
寧溪鎮村民王建國是王從德後裔,曾參與黃巖地名普查工作。他介紹,早在宋代的時候,王氏宗譜裡就出現地名「黃狗盤」。另外,根據「貓來窮,狗來富」的民間說法,黃狗盤乃聚財發跡之跡。「黃狗盤是老地名了,因為是我們王氏始遷祖的墓所在,在鎮裡有一定的知名度。」
上世紀50年代,黃狗盤還存有墓碑、坊柱和墓廬等,後因年久失修,該墓出現破壞。「後來,我們集資在鎮的西山腳重建新墓。2012年之前,我們王氏後裔每年還會去黃狗盤的舊墓祭拜祖先。」王建國說。
◆記者手記
不同於龍、馬、虎等一些生肖動物,本身帶有吉祥寓意,直呼「狗」音往往有點不雅,不少地名因此根據諧音改了名。
三門地名研究者陳建華舉例,健跳港的狗頭山,位於三門縣城東約27.5公裡,東為米篩門,與長山、點燈島相望,南隔狗頭門水道,與高灣山相對,西與平巖村隔海相望,北近小狗山。狗頭山又名大狗頭,因地名庸俗,1984年8月,以島的南側有「龍洞」(洞名),更名為「龍山」。位於該山的自然村狗腳,今名「龍腳」。
當然,類似的更名例子不止於「狗」生肖。帶其它生肖的老地名,也有不少因雅化而更名,像黃巖嶼頭鄉的柔極村,原名牛極村;路橋的賣芝橋,原來叫賣豬橋,以前有許多商販在此賣小豬得名,後來人們覺得「賣豬橋」一名著實不文雅,就由「豬」改成「芝」,因為路橋方言中兩字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