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iCat玩偶
潮玩幫助動漫產業「突圍」
坐落在北京電影學院東郎產業園的ViViCat品牌工作室門口,負責迎客的是一隻肥碩慵懶的大白貓,撅著粉色小嘴,用湛藍呆萌的眼神盯著每一位客人,讓客人瞬間被萌化。
ViViCat是北京貓貓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的版權形象。創作者郭斌是一個北方硬漢,就職於中央美術學院,既是一名教師也是圈內知名的動畫人,從業20多年,承擔了多部優秀動畫片的創製工作。2017年起,他利用自身的雕塑專業優勢涉足潮玩設計。他嘗試把各種貓咪的形態和動作化身為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出色的盲盒產品設計被知名玩具品牌公司泡泡瑪特看中並籤約,於2019年4月上海潮流玩具展上首次亮相併一炮而紅。
參與導演過《福娃奧運漫遊記》《熊貓和小鼴鼠》《宇宙護衛隊》等多部動畫片的愛貓人士郭斌,創作ViViCat的本意是為了製作一部貓主題的卡通片。他家裡收養了十幾隻流浪貓。
郭斌說他沒料到中國動畫消費市場產業鏈條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在動畫行業,形象IP都需要有一個市場培育過程——先製作出動漫形象卡通片,如果在全國播出推廣得到觀眾的喜歡,其中的卡通人物就可以製作出衍生品,然後才可能被市場接受。衍生品是以前動畫片製作公司唯一能夠變現的渠道。
「但當我做了潮玩ViViCat後,才發現原來市場上可以接受沒有經過漫長培育期的卡通形象,通過類似於泡泡瑪特這樣的平臺公司助力,直接進入潮玩商品賽道,作品可以直接變現了。」首次嘗試讓郭斌對潮玩市場充滿了驚喜和期盼。
北京國際潮流玩具展展品
潮玩已經進入大眾消費市場
中國有最著名的兩大潮玩盛會——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STS)、北京國際潮流玩具展(BTS),分別於每年春季在上海、秋季在北京舉辦。
「2019年首次參加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時,被瘋狂的潮玩迷給震到了。之前一部片子是否有人喜歡,我們很難直觀地得到觀眾的反饋。在潮玩展上,可以面對面感受到年輕人對潮玩的狂熱。」一位潮玩界創業者說,展覽開館時蜂擁而至的人們瘋狂地跑到自己喜歡的潮流玩具品牌展位上,排著長隊等候買潮流玩具。參加這類盛會,創作者也可以充分接近受眾,尋找創作的靈感和方向。
國內潮玩展展期多為三天。第一天參加展覽的人大部分是潮玩的超級熱愛者和少數做生意的,他們為了第一時間銷售盈利,當天的選購量較大。第二天參加潮玩展的大多是潮玩愛好者,多為年輕人,還有部分是帶著孩子的中年夫妻,也會有一些採購者。第三天因為商家都會將商品以清倉價銷售,這一天參觀的多為「撿漏」的商人和客人。
潮玩市場的火爆和當下人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有關,普通的高中生、公司白領都能為幾十元的盲盒類潮玩買單。
大一學生小凡為了給她的好友挑一款生日禮物,特別跑到了北京國瑞購物中心泡泡瑪特店,看到店裡正在發售ViViCat懶躺系列,立刻被圈粉。「看到瑜伽球、太空艙呀,都太喜歡了,不知該給朋友買哪個。我自己最想要懶躺。」小凡驚喜得手舞足蹈。
「能在盲盒中脫穎而出必須有特色才行,這個系列就很可愛而且很多人都愛擼貓,抓住了消費者的心和錢包。」小凡說。
「盲盒死忠粉絲明顯集中在千禧一代、Z世代潮流消費者身上。盲盒從形象、色彩、功能性上都實現了突破,可謂牢牢抓住了這群年輕人的心。他們喜歡刷新鮮好玩的視頻,也喜歡收集新潮的小玩意兒,如果能在這些可愛美好的形象上再附加品牌調性和功能性,會完美佔領消費者的心。」 一位北京本土4A公司工作多年的資深客戶經理小莉這樣評價。
藏身在盲盒中的潮玩,設計新穎、價格適中,讓消費者們為之瘋狂。一款盲盒五六十元的價格,對於學生及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來說都是壓力不大的消費。
盲盒的玩法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功臣——商家將玩具裝在盒子裡,消費者只有購買了才能拆盒,而隱藏款則很難買到。這暗合了玩家的收集心理,可以享受抽取未知帶來的驚喜,也可以為了抽到喜歡的一款,或者稀少的隱藏款而持續購買。
近年來隨著盲盒的火爆銷售,人們對潮玩的認知也有了很大改觀。
「但歸根結底,盲盒只是一個銷售方式,潮玩才是品類。」萌奇文化創始人林武鋒強調這個基本常識。
潮玩的風口漸起
潮玩在國內發展已經超過十年,最初是以小眾圈子為主,到目前擁有大眾玩家所經歷的時間並不長。
以即將登陸港股市場的泡泡瑪特為例,它通過一款潮玩Molly風靡全國,原本自2014年至2016年持續虧損的業績迅速轉為盈利,並在2017年成功登陸新三板。這家公司就此被推上了潮玩集團老大的位置。
2018年是又一個爆發點,當時的盲盒模式帶動了潮玩行業整體發展。盲盒模式起源於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就被日本玩具公司使用。它和動漫、電影的衍生品不同,盲盒潮玩多由設計師創造,多以外觀設計和藝術風格取勝。
2019年「雙十一」,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1小時銷售額驚人,同比增幅295%,LABUBU迷你一代系列盲盒9秒鐘就售出5.5萬個,全天一共賣出潮流玩具超200萬個,銷售額達到8212萬元。
潮玩的火爆除了趕上了這個好的消費時代外,也和當下網際網路的發展有著密切關係。泡泡瑪特一份財報顯示,2019年其線上業務量達到近40%。
和很多新興的風口行業一樣,潮玩也正在經歷從野蠻生長到逐漸正規、產業化的過程。賽道中的玩家將面臨飽和式發展和惡性競爭,也會迎來行業的進步與革新。
其實潮玩需要整套流程的搭配,設計、建模、生產、銷售等環節都需要投入成本與時間,甚至可能最後產品不受消費者喜歡,直接面臨虧損。
然而,對於設計師來說,可以藉助泡泡瑪特這樣的平臺公司去實現設計到產品及市場的轉化,就加速了潮玩產業鏈條的快速轉化能力。「如果設計到生產、倉儲、店面、銷售這一個系列鏈條都只靠我一個人或是公司來完成的話,那我們早就死掉了。」郭斌坦言,潮玩這個風口,帶給動漫界很多年輕創業者一個全新的機會。
責編:杜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