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時代答卷——錫林浩特市白音錫勒牧場70載奮鬥史

2021-01-13 正北方網


    白音錫勒牧場辦公樓

    生活在白音錫勒牧場的牧戶

    ◀白音錫勒牧場種植基地

    ▼白音錫勒牧場糧油公司麵粉入庫

    ▶「白音錫勒牧場」品牌系列有機麵粉

    ▶白音錫勒牧場蘑菇生產基地的產品

  

  這裡水草豐美,植被茂盛,是國內外著名的天然草場;這裡風景如畫,歷史悠久,是自治區農墾系統建場最早的國有農牧場;這裡幾經易名,凝結了幾代人的奮鬥史,這裡是一個有故事、正在蓬勃發展的地方,這裡就是錫林浩特市白音錫勒牧場。自1950年建成,已風雨兼程走過70春秋,歲月回眸,錫林浩特市白音錫勒牧場的發展宛如一幅多彩畫卷,伴隨著經濟、文化飛速發展的進程,在錫林郭勒草原徐徐展開。

  今天的白音錫勒牧場,站在高質量發展的前沿,以畜牧業、種植業、加工業、旅遊業四大支柱產業為重點,正滿懷信心、奮力書寫精彩的時代答卷。

  牧場年鑑

  1950年10月1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全區第一家農墾系統國有農牧場在錫林郭勒草原上誕生,當時原名叫錫林郭勒盟種畜場。建場之初,全場只有20名職工,1022頭(只)牲畜,兩頂蒙古包,三輛膠輪車和一臺馬拉四輪車。採取當地牧民的放牧方式,經營牧業生產。

  1951年,合併了內蒙古與烏蘭浩特乳牛場的牲畜。

  1952年,將公營牧場改稱內蒙古農牧部錫林郭勒盟種畜繁殖場。

  1952年,購入三河馬和考力代細毛羊。

  1953年,經過清產核資開始實行企業管理。

  1954年,又由察北牧場引入阿哈馬,並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家畜人工授精工作,結合本交進行馬、羊的雜交改良。

  1955年10月,改稱為「錫林郭勒牧場」,合併了錫盟盟營牧場的全部牲畜和草場,由呼盟引入325頭三河牛……從1956年開始隨著良種畜的增加,開始建立了以機械化為主要生產方法的第一塊飼料基地—三分場(原東農隊)沃村吐儒分場,以後逐年適當擴大,實行農牧結合……1958年10月,改為「地方國營錫林郭勒種畜場」……1969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接管,稱為五師三十一團,先後吸納了京津冀、呼包集等華北十餘個城市的兩千多名兵團戰士在此工作和生活,歷時近七年。後又重新劃歸地方,恢復了國營農牧場的管理制度,改稱「白音錫勒牧場」……走進白音錫勒牧場,就如打開一本厚重的歷史書,牧場的每一次蛻變和前行,都凝結了無數建設者的汗水和艱辛。

  實現新跨越

  從一棵小樹苗長成如今的參天大樹。

  從一個以原始遊牧方式的小場發展成一個以農業、牧業、加工業、旅遊業為主導的綜合經營的大型國營牧場。

  目前,白音錫勒牧場總人口1.2萬人,總面積3464平方公裡。

  自建場以來,牧場十分注重設施建設,全場畜群完全實現了冬春棚圈化、接羔據點化。有力地防禦了嚴寒和風雪災害的襲擊。實現了畜牧業生產的高質量發展,其他行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牧場每年播種8萬餘畝糧料,基本達到了糧料自給。牧場運輸、打草、農田作業、農畜產品加工基本實現了機械化。80年代還曾興辦了以農畜產品為原料的毛紡廠、乳品廠、麵粉廠、食品加工廠和以自然資源為原材料的水泥廠、磚瓦廠,現都已整合成立了糧油公司、旅遊公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草業公司、良種繁育公司、銷售公司,最近又利用扎格斯臺諾爾水資源發展漁業,初步形成了種養加相結合,產、供、銷一條龍,從而增加了牧場收入。

  加強生態保護

  白音錫勒牧場位於我盟草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體核心區域,近年來,牧場十分重視草原生態保護。

  核心區在牧場轄區內有火山巖、沙窩子草場、海流特平原、溼地等所需要保護和修復區域,核心區內除科研人員活動之外禁止其他人類活動,2016年,核心區就實現了禁牧圍封,由國家給予草原補貼,將所涉及到的146個牧戶,搬遷到核心區外,有效保護了草原生態植被恢復和完整性,成為錫林郭勒草原自然保護區的典範。

  此外,還按照保護區有關管理條例的要求,將核心區所轄楊樺林景區、雲杉林景區、石門景區和扎格斯臺景區按規定要求予以全部關閉,牧場不再經營旅遊項目。核心區外圍的緩衝區是限制開發區域,維持現有的人為活動,禁止再度開發改造。另外設立的實驗區內堅持草畜平衡,以草定畜,科學養牧,在不破壞生態的前提下提高生產效益。

  在草原生態保護和建設中,全場還積極實行了草畜平衡、圍封轉移、植樹固沙等一系列措施,做到天藍、水清、草原綠蔭覆蓋,取得了生態保護和企業經濟發展的良好效果。

  再創新輝煌

  2019年,牧場全年資產總額3.4億元,同比上升6%;淨資產1000萬元,營業收入1.176億元,同比上升23%;淨利潤260萬元,同比上升50%;資產負債率79.56%,資產保值增值率16.19%。

  在畜牧業方面,持續調整畜牧業供給結構,積極推行「減羊增牛」發展戰略,改變「一畜獨大」的單一養殖結構,發展西門塔爾、安格斯肉牛核心群,提升肉牛養殖產業化程度。

  此外,「白音錫勒牧場」品牌精選羊肉也已在專營店銷售,這表明牧場的農畜產品正朝著規範化、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的目標邁進,有力地推動了牧場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在種植方面,為推進改革,2018年牧場成立六個種植基地,種植總面積達13.23萬畝,積極發展和擴大訂單農業,做好綠色有機農產品的種植和開發,做大農產品深加工,增加場部收入。2018年,與北京辛普勞和藍威斯頓公司籤訂了商品薯訂單,與伊利公司籤訂有機燕麥草訂單,對集中連片具備綠色有機認證條件的7.59萬畝耕地進行有機認證,認證有機麵粉1千餘噸。農業上已實現全部機械化作業。

  在加工業和市場營銷方面,近年來,牧場用自產的優質小麥加工生產的「白音錫勒牧場」和「錫林河」兩個品牌系列有機麵粉,不但在全盟各旗縣開闢市場,建立了零售商業網點,而且還遠銷北京、呼市等地,並在北京、香港、長沙、福建、呼市等地參加了大型有機食品展銷會,因質量高、品質可靠得到了廣泛關注,產品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再度提升。

  打造旅遊品牌

  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飛速發展,白音錫勒牧場多措並舉以景點帶動旅遊產業發展,打造精品旅遊、特色旅遊,強化旅遊品牌建設,推動旅遊產品創新,吸引大批中外遊客。

  2000年,白音錫勒旅遊服務中心正式成立,以建設「有特色、有質量、有品位」的草原文化生態旅遊為目標,打造扎格斯臺精品旅遊項目,景區內水草豐美、植被繁茂,保存有較為完整的植被類型及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地形地貌種類齊全,北部緊鄰著名的渾善達克沙地,這裡野生榆樹、杏樹綿延,南望克什克騰高山,草原、山地、沙地、溼地一應俱有。1985年,被列入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993年,作為首批入網成員加入了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1995年,與澳大利亞普克馬克生物圈保護區建立友好合作關係;1997年12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第一個草地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1年,被內蒙古自治區列入「五大王牌旅遊精品」之一。

  今年,牧場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旅遊服務中心,進一步科學規劃旅遊工作,依託牧場自然生態資源、地域環境資源、基礎設施設備資源和全順旅遊客運公司所具備的旅遊客運資質、國內旅行社資質和運遊網際網路信息管理系統資源、運遊服務客戶資源及全國運遊融合聯盟單位資源,共同打造以研學為主的文化旅遊教育基地,今年計劃初步構建起研學旅遊模式。此外,在打造精品旅遊的同時,旅遊服務中心將持續打造具有特色品味的旅遊模式。在扎格斯臺景區開展民俗體驗住宿,為確保廣大遊客均享受優質的旅遊資源,公司計劃實行非住宿制度,預計安裝10頂民宿蒙古包,對扎格斯臺現有部分基礎設施錫林郭勒草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宣教基地展廳和住宿進行維護修繕,用於研學旅遊。鋪設湖面棧道100平米,用於垂釣、參觀。同時在主要道路、停車場、湖邊、草場等地設置相應的標識牌。

  結合目前小鎮內現有的糧食加工、蘑菇種植及深加工、肉食品加工等農產品產業,實現農產品加工與旅遊相結合,重點打造「賽馬節」和「蘑菇採摘節」等旅遊品牌,從而來提高白音錫勒牧場文化旅遊品牌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70年奮進探索,走向成熟,如今白音錫勒牧場正站在新的起點,展望未來。下一步,牧場將在現有農牧業發展的基礎上,向墾區集團化發展,實現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推動牧場經濟社會全面健康發展,全方位提高畜牧業產能,打造立體農業和有機農業,推進牧場全域旅遊新格局,沿著老一輩建設者們的步伐,不忘初心,奮勇前行,為全盟經濟發展助力。


[責任編輯:賽音畢力格]

相關焦點

  • 書寫井岡山發展新時代答卷!
    井岡新答卷時間的意義,不僅在於長度,更在於見證。2016年2月,瑞雪豐年,習近平總書記踏上八百裡井岡,對井岡山脫貧寄予殷殷囑託無限關懷。時隔一年,春暖花開,井岡山人民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在全國脫貧攻堅中率先實現脫貧退出。
  • 探尋中國汽車工業70年發展之路,記錄中國車企的70年奮鬥史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70年曆程。年,汽車行業滄海桑田,驚濤駭浪,多少汽車人的奮鬥與成就都在這裡呈現。 …… 1953年,我國在長春建設第一汽車製造廠,到現在我國汽車工業已經發展了近70年。今天給您推薦的《中國汽車激蕩70年》既是對我國汽車工業發展歷史的記錄,也是對祖國偉大復興的獻禮。從國家政策導向、汽車企業奮鬥歷程、汽車人執著追求到走進千家萬戶的一輛輛汽車。
  • 井法在行動(二十一)丨書寫法治扶貧答卷,有力度更有溫度
    井法在行動(二十一)丨書寫法治扶貧答卷,有力度更有溫度 2021-01-15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寫抗擊疫情滿意答卷,交出年度工作高分報表
    2020書寫抗擊疫情滿意答卷交出年度工作高分報表台州市藥品檢驗研究院|台州市食品檢驗檢測中心◆ 序 ◆2020年,在市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院上下以為人民服務情懷賦能,以數位化手段賦能,在服務疫情防控、服務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 用發展書寫逐夢小康新傳奇
    老姆登村是雲南書寫築夢小康新傳奇的一個縮影!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雲南乃至全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非常重要的任務。如何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光靠堅守顯然不夠,只有在高質量發展上拓展空間,築夢小康才更加前進可期,脫貧群眾端在手中的「金飯碗」才更加穩穩噹噹。用發展的辦法書寫逐夢小康新傳奇,是鞏固脫貧攻堅的好辦法。
  • 《石頭開花》收官《三月三》書寫新時代青春之歌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濃縮了扶貧攻堅這場恢弘戰役的奮鬥與榮光,奉獻與犧牲。收官之作《三月三》便是一個悲壯的故事,扶貧幹部申甬陽光熱情,一心想改善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卻在崗位上發生意外,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可以說,《三月三》是在向所有扶貧戰線上犧牲的英雄致敬,為他們書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 新書問世 南小迎來《南小娃兒眼中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發展史》新書...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趙小倩)12月的一個暖冬,這本書問世了,它就是《南小娃兒眼中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發展史》,學校還舉辦了「新書發布會」呢!南肖埠小學的師生迎來了《南小娃兒眼中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發展史》新書發布儀式。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第七期)70年時光流影 70行見證發展
    70年時光流轉,行業在變遷,不變的是中國人在平凡崗位上的不懈奮鬥。腳踏實地走向夢想的勞動者,是新中國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每一個中國人,每一點平凡的努力,成就了不平凡的自己,也成就了不平凡的中國。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僅為679億元。
  • 在不懈奮鬥中創造輝煌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春節團拜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重申「奮鬥」這一時代主題詞的價值和意義,激勵著億萬中國人民繼續在追夢之路上持續前行,堅定了奮鬥者矢志攀登、永不停歇的信仰、決心和腳步。歲月不居,時節如流。過去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始終將「奮鬥」書寫於治國理政宏大敘事中,在新徵程上描繪了濃墨重彩的新篇章。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攝影、徵文大賽...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同時也是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成立26周年。26年櫛風沐雨,雙鳳從崗衝之地到匯集800多家企業競相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集聚區,從合肥城郊的邊緣地帶發展為高樓林立的「樂活之城」。
  • 《街貓》:神秘幽默的青年奮鬥史
    也有讀者認為,這本加拿大當代著名作家伊夫·博歇曼的代表作,濃縮了一個時代中一類人群的風貌,堪稱「一部當代底層青年奮鬥的辛酸史」。血淚與理想,屈辱與堅韌,智慧與拼搏,官僚社會的折磨與金錢勢力的無所不在,都真切地展現在人物命運中。小說如同一幅栩栩如生的浮世繪,被出版業界譽為當代「人間喜劇」。
  • 勞動託舉夢想,奮鬥書寫華章!
    」高鳳林……一個個閃亮的名字,見證著中國工人勇攀高峰的堅定志向和堅韌品格,折射出「勞動模範」的價值追求和對勞模精神的時代詮釋。立足本職,愛崗奉獻,爭創一流,這是新時代勞動者的「奮鬥之美」。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在遼寧忠旺集團軌道車體製造車間,總書記向職工仔細詢問生產流程和技術要求,強調要弘揚工匠精神,抓住主業,心無旁騖,力爭做出更多的一流產品,發展一流的產業。
  • 70年薪火相傳 中國戲曲教育70年成就展即將亮相國博
    展覽講述以中國戲曲學院為代表的新中國戲曲教育70年來的滄桑巨變,為人民服務的前進道路中所譜寫的發展篇章中的動人故事。本次展覽將於12月26日開幕,展期兩個月。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尹曉東表示,本次展覽全面梳理了中國戲曲學院70年辦學的有益經驗,著力呈現國戲從創業到改革,從探索到完善所走過的傳中有創、新中有承的風雨歷程。
  • 文藝與時代同行 廣東省文聯迎70年華誕
    廣東省文聯迎70年華誕 七十載春華秋實 文藝與時代同行  今年是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70周年。70年,見證了廣東文藝經典頻出、廣東文藝家勇攀藝術高峰的不變初心。  70年砥礪前行,70年春華秋實。
  • 「70年70城」記住嘉興!在這裡,「紅船精神」書寫新時代
    央視網消息:在中國革命紅船起航的地方,嘉興南湖畔,有一種力量一直激勵著後人奮楫揚帆,奮鬥逐夢,那就是「紅船精神」。新中國成立70年來,嘉興南湖從鋪著青石板的悠長小巷疊成的淳樸小城,蛻變成為充滿創新活力的智慧型宜居都市。
  • 解碼「中國溫度」背後的「奮鬥」底色
    以「奔跑」的希望開化大地,以「奮鬥」的熱情解凍河流。  歲末年初,天寒地凍,華夏大地上卻一片熱氣騰騰。  「徵途漫漫,惟有奮鬥。」回首2020年這極不尋常的一年,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廣大醫護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徵,鐵路生命線的運輸人員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扶貧幹部盡銳出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在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的複雜局面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億萬人民團結奮鬥、苦幹實幹,在攻堅克難中奏響了實幹興邦的時代強音,凝聚起「開啟新徵程、揚帆再出發」的底氣和信心,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 福田時代M3載貨車為何能夠久盛不衰?車主說出了駕駛感受!
    福田時代M3載貨車隨著年代應運而生,它具有超低的油耗數據,充分兼顧到車友對經濟性越發在意的要求,因此,福田時代M3載貨車才能在市場上擁有不俗的名氣。成為車界焦點的福田時代M3載貨車,閃光點不會只有這一個,那麼它的長處還有哪些?在家用、商用中的發揮又如何?接著,小編就給大家說說自己對這款福田時代M3載貨車的觀點。
  • 建設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國防軍(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新...
    建設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國防軍(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2019-09-15 1955年9月27日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授銜授勳典禮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
  • 天天學習|奮鬥新時代,習近平用這句古語深刻詮釋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讚揚勞動模範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創造新的時代輝煌、鑄就新的歷史偉業!
  • 鹽湖一甲子 奮進三代人(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來自一線的蹲點調研)
    新中國成立初期,先後有15個省、市、自治區共70多個單位探索製取鉀肥的方法,但都因礦源含鉀太低、回收率差而失敗。直到發現察爾汗鹽湖才有解決的希望。但是,這裡是生命禁區,沒有綠色,沒有淡水,蒸發量是降水量的140多倍。5000名職工,僅靠3輛汽車到60公裡外拉水拉菜,冬天更是只能吃冰。職工們笑稱,這3輛車是「生命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