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國產劇拖沓注水的觀眾,往往會打開視頻網站的倍速功能,按照1.5倍甚至2倍的速度迅速刷劇。相比加快速率播放,0.5倍的慢速播放很少有人使用。不過,毫無宣傳突然在優酷「裸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因為緊湊的劇情和巨大的信息量,令不少觀眾直呼:「看《長安十二時辰》最好不要開彈幕,0.5倍速,才能靜心細細品味。」
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的《長安十二時辰》,上演了一出「大唐反恐二十四小時」: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死囚張小敬(雷佳音飾)臨危受命,與天才少年靖安司主腦李必(易烊千璽飾)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目前,《長安十二時辰》豆瓣評分高達8.7,五萬多人打分,超過一半給出五星,鎖定目前國產劇口碑冠軍。
快節奏
美劇範兒一追停不下來
仿佛一夜之間,《長安十二時辰》一下子火了起來。很多觀眾看了第一集就欲罷不能,上周末一口氣刷完已經上線的12集。故事開端,有「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經歷的死囚張小敬就被押解到一個年輕人面前。年輕人面容消瘦,身居情報機關靖安司要職。隨後張小敬被安排去抓「恐怖分子」——劇中被稱為狼衛的反派。簡單三五分鐘時間,一場「反恐大戲」就拉開了架勢。
節奏明快,是《長安十二時辰》抓住觀眾的重要原因,所有故事在一天之內發生,僅僅前兩集就交代了大的歷史背景,朝堂上的明爭暗鬥,長安城面對的危機。值得一提的是,劇中的計時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來推進,既突出了劇情的緊張感,又有濃濃的傳統文化烙印。
《長安十二時辰》故事發生在十二個時辰內,但算上插敘補充的必要背景和支線情節,其實內容遠不止十二個時辰。對習慣了加速看劇的觀眾來說,該劇因為案件牽扯多方關係、信息量龐大,理解起來確實有難度,也難怪不少人發出「智商不夠用」「看不懂」這樣的彈幕。
而對「看得懂」的觀眾來說,《長安十二時辰》讓他們看到了國產劇少有的美劇質感。而這種美劇範兒,直接來自小說原著,原著作者馬伯庸坦言:「在創作《長安十二時辰》的時候,我腦子裡就在想著美劇。美劇的特點不在於它的想像力、形式、製作,而是在於它的速度感,它的情節速度的推進是中國電視劇的好幾倍,這種強推動力和中國古裝劇的結合是我想放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的。」
強細節
服化道處處有大唐風華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唐風唐韻沒叫觀眾失望。開場就是2分鐘的一鏡到底,讓人瞬間「淪陷」:上元節至,西市大街上熙熙攘攘,樓裡的美豔歌姬在撫琴,路邊的雜耍藝人在表演;有人在裝飾花燈、有人正牽馬走過;突然一家商鋪的燈籠起了火,逛街的女子被嚇得躲到一邊,掃地小廝趕緊端起水盆潑了上去;小販在吆喝賣餅,小孩在嬉鬧奔跑;紅衣禮官隨即登樓,宣布上元節西市正式開市……
毫無疑問,細節的真實是撐起《長安十二時辰》的關鍵點。正如作為西安人的該劇導演曹盾所言,努力想要還原大唐的一天,在十二時辰內展現長安城內上至皇城下至市井人們的衣食住行、工作、娛樂、社交,「我希望觀眾能從這一天裡看到:早上起來大家在幹什麼、中間要幹什麼、晚上要幹什麼、這個節日是怎麼過的。」
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長女黑澤和子擔任了《長安十二時辰》的造型指導。她帶領的團隊,對劇中人物的服飾、髮型、武器等都做了大量的考古還原,展現了唐朝時的風貌。據她介紹,雷佳音飾演的男主角張小敬,一身織錦缺胯袍配六合靴,這是當時公職人員的常見裝束,張小敬也穿過一件西域獅子連珠紋的袍服,體現了胡風在唐朝的廣泛流行。此外,因為張小敬是偵查人員,身上佩有縛索、刀、煙丸等器具,煙丸在抓捕可疑的狼衛時,會發散帶顏色的煙,堪比現在的GPS定位。
女性角色的服飾造型,參考了唐朝時期的仕女圖和陶俑造型。劇中一位長安著名歌女的造型,高度還原了唐代「彩繪雙環望仙髻女舞俑」,這個女舞俑是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品之一。觀眾發現,哪怕是劇中的一位女路人,也妝容精緻。《長安十二時辰》的造型團隊解釋,劇中的女裝都是齊胸裙,高束到胸部,因為唐代女性的身材都比較豐腴,但只是微胖,「有人考證過楊玉環的身高體重,史料記載楊玉環的身高163釐米,體重120斤左右,是可以接受的程度。」
和一些粗製濫造的「偽歷史劇」不同,《長安十二時辰》臺詞極少用大白話,劇中角色隨口就來上一段文言文,還涉及很多唐朝的官吏名稱、市坊管理制度、禮儀等。劇中主要人物李必、何執政、嚴太真、程參、林九郎、李璵都有歷史原型,分別對應李泌、賀知章、楊玉環、岑參、李林甫、李亨。
好表演
主角配角不缺人性表達
有觀眾從《長安十二時辰》中看出了社會的複雜,一句臺詞「這裡是長安」,仿佛是一個萬花筒,不同人讀出不同意味。長安不僅有鼎盛繁華的那一面,也有權貴階層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外貿通達、胡漢交融之外,更有藏汙納垢、魚龍混雜、暗流湧動。劇評人「蝦球」認為,這部劇的精髓,比懸疑、傳奇、朝野鬥爭更深的一個維度,是帶給觀眾一個繁華璀璨又複雜多樣的長安,帶觀眾看這樣的長安下所展現出來的複雜人性。
雷佳音剝洋蔥式的表演,是這種複雜性的最佳註腳,在探案過程中亦莊亦諧亦痞。張小敬號稱「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狠辣毒絕」,人送外號「五尊閻羅」。可就是這麼個看似無情的狠人,當得知「赦死罪」是一句空談,而長安真的陷入巨大危機時,還是將百姓安危放在了首位。隨著劇情展開,觀眾發現看似殺人不眨眼的張小敬,其實極重情義。林小乙為了給張小敬當暗樁(臥底)砍斷自己的小指,張小敬為了給林小乙留全屍也砍斷了小指。
配角的複雜性同樣處處在劇中體現。劇中涉及的配角,有青年官僚,有治安官員,有大唐街市的小商人,他們各有各的善良,也各有各的自私和陰暗,但他們都有自己想要守護的東西。劇中的配角聞染,痛恨長安,不惜摧毀它,因為長安「殺」了她的父親,長安不是她想像的樣子,把人變成了「怪物」。哪怕是劇中看似反派的狼衛首領,也會在面對長安旅社老闆的可愛女兒時,想到自己的女兒,露出內心的柔軟。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徐顥哲
流程編輯:RB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