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各色鮮花爭奇鬥豔。牡丹作為國花,當然也不會謙讓。
劉禹錫的《賞牡丹》詩中說: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常熟的尚湖牡丹,就是如此,說「花開時節動虞城」一點不過。
其實我一直不怎麼喜歡牡丹,和蘭花玫瑰等等花相比,總覺得牡丹有點「傻大個」的樣子,象楊貴妃一樣是肥美。但進了牡丹園後看它開得妖妖嬈嬈的樣子,而且賞花人很多很多——不管怎麼說,從古到今,從達官貴人到平民百姓,是那麼喜愛牡丹,應該有他們的理由吧,個人的喜好只能從眾。
查看了一下百科,那上面說:牡丹花色澤豔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時,投票總數362264票,牡丹勝出,得票高達79.71%。
唐代李白的牡丹詩詞,清平調詞三首:
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二、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中國的牡丹園數不勝數,最有名的當然是洛陽與荷澤。其它地方,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有,或大或小而已。還有很多牡丹的故事,如武則天下令火燒牡丹的事。牡丹由於其凜然正氣和對權貴不低頭的傲骨被尊為百花之王,從而聞名天下。
牡丹的藥用價值:將牡丹的根加工製成「丹皮」,是名貴的中草藥。其性微寒,味辛,無毒,入心、肝、腎三經,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經之作用,還有降低血壓、抗菌消炎之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壽。養血和肝,散鬱祛瘀、適用於面部黃褐斑,皮膚衰老,常飲氣血活肺,容顏紅潤,改善月經失調,痛經,止虛汗,盜汗。
因為這裡主要是圖片欣賞,牡丹的故事就不說了。還有,今年由於氣候溫暖,牡丹花開得早,4月7日我去時已有很多牡丹發焉了,再去不如明年了。
本文由江山友人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歡迎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