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幅攝影作品記錄陽江發展變遷

2021-01-09 陽江廣播電視臺

在首屆陽江文化藝術博覽會現場,「魅力陽江——宜居宜業宜遊攝影作品展」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賞。攝影展用160幅精美的作品展現陽江的新成就、新變化和新風採,令廣大市民嘖嘖稱奇。

28日上午,記者來到會展中心「魅力陽江——宜居宜業宜遊攝影作品展」展區看到,在長達近200米的展示牆上,落日餘暉下的大角灣風景,晴空下的金色稻田,開漁節的熱鬧碼頭,如巨人般矗立在海上的升壓站等一幅幅記錄陽江發展變遷的優秀作品在此展出,向市民呈現了宜居、宜業、宜遊的陽江風採,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觀看。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我們對陽江的了解可能就是剛來學校的幾個月,看到這麼多關於陽江的圖片,發現這個城市還蠻好的,展示了陽江人民刻苦奮鬥,把這個城市打造得比較優美。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我覺得挺漂亮挺震撼的,每個地方都有它自己的特色,陽江的文化氛圍特別好。

據了解,此次攝影展由市委宣傳部主辦,市文聯、市攝影家協會承辦。160幅作品分為「宜居」「宜業」「宜遊」三個單元展出。攝影展綜合了近年來的優秀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了陽江的新風貌,為藝博會增色添彩。

市民 毛女士:看到陽江宜居宜業宜遊全方位發展也好,風貌也好都展示到了,非常好的一個畫面,讓我看到了陽江現在也是發展得特別好。

市民 阮先生:這裡辦這個會展真的很不錯,大會舉辦幾天時間太少了,浪費了,至少在元旦假期再辦下去,讓更多小孩了解陽江的歷史發展會更好。

文字:毛軍玲

攝像:梁慶提

相關焦點

  • 27張攝影大師經典構圖攝影作品賞析
    這幅從一等艙拍攝的三等艙乘客的照片可以被視作是施蒂格利茨攝影精英主義的一種隱喻。為了拍攝這一類型的風光攝影作品,攝影家不但需要一雙好的眼睛,而且得保持充沛的體力。為了攀上這絕佳的拍攝點,亞當斯需要扛著沉重的大畫幅照相機和三腳架,在炎熱的天氣裡翻山越嶺。
  • 攝影女孩記錄純粹親情 陪爺爺度過最後七年
    從2010年開始到爺爺去世,大約七年時間,用鏡頭留下了爺爺和她日常生活中的瑣碎點滴,一共拍了1000多幅照片,記錄了爺爺最後七年的衰老、病痛和孤單,也記錄了親人間相互陪伴的愛與溫暖。照片中強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讓作者走上2017年中國當代攝影新銳TOP20領獎臺,並參加了德國科隆影展。
  • 甘南州脫貧攻堅攝影作品展入展作品公示
    甘南州脫貧攻堅攝影作品展入展作品公示甘南州脫貧攻堅攝影作品展入展作品公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任務。、州攝影家協會承辦「甘南州脫貧攻堅攝影作品展」。
  • 徵稿|「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
    瀏河鎮人民政府聯合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共同主辦首屆「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熱誠歡迎社會各界攝影工作者和攝影愛好者積極參與、踴躍投稿。全面徵集反映瀏河鎮區域內有關當地人文風情、自然風光、城鎮面貌和發展成就的攝影作品。
  • 海報號、海碼頭邀您參與「回家鄉,看變化」影像作品徵集活動
    為見證新中國成立71年以來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成就,真實展現脫貧攻堅奮鬥歷程,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通過海報號、海碼頭兩大內容創作平臺,面向網民、拍客、攝影人廣泛徵集「回家鄉 看變化」影像作品,圍繞精準扶貧、科技興農、產業調整、美麗鄉村建設、和諧社區發展等各類主題,邀請廣大群眾真實、生動地記錄身邊的故事情節和視覺細節。
  • 如何才能體現出攝影或油畫藝術作品「高處不勝寒」的意境感染力?
    體現出攝影或油畫藝術作品「高處不勝寒」的意境感染力所謂的「高處不勝寒」就是站在高高的地方,經受不住那裡的寒冷,越高處就越寒冷,這是一種感受,那麼怎麼在攝影或油畫藝術作品中體現出「高處不勝寒」的意境感染力呢?這就考驗攝影師或畫家的創作功底了,其實,「高處不勝寒」也形容一個人高境界的技藝。
  • 如何拍攝出具有古典油畫藝術畫風的人像攝影作品?
    關於如何拍攝出具有古典油畫藝術畫風的人像攝影作品,歸根到底是在拍攝時對光線的掌控,或者說如何使用倫勃朗光來拍攝人像。說到倫勃朗光,誰都知道倫勃朗是畫家,不是攝影師,倫勃朗光也是後人借鑑他的油畫肖像的繪畫技法命名的,那麼這就要談到藝術相通的問題。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攝影、徵文大賽...
    26年櫛風沐雨,雙鳳從崗衝之地到匯集800多家企業競相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集聚區,從合肥城郊的邊緣地帶發展為高樓林立的「樂活之城」。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已經成為了安徽眾多開發區中創新發展的標杆,為充分展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特舉辦「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攝影、徵文大賽活動。
  • 濟南一攝影作品入選2020中國最美星空,還被央媒「點讚」新時報獨家...
    站在半米高的草叢中,用快門記錄下2020濟南最美星空張前進入選的那張星空攝影作品,取景地位於南部山區西營街道杜家坡村。之所以取名「石猿銀河」,是因為那座2019年剛被發現的巨石,外形酷似北京猿人。而作品裡,天然形成的石猿正默默佇立在山間,遙望繁星點點,凝望著日日夜夜升起落下的璀璨銀河。
  • 《一紀》邸晉軍攝影藝術作品展在湘科院開幕
    由湖南科技學院、中國攝影家協會函授學院、湖南省高校攝影學會主辦,湖南科技學院美術學院、永州市攝影家協會承辦,謝子龍影像館和湖南省影響公益基金會支持的《一紀》邸晉軍藝術作品展於11月28日在湖南科技學院美術館開幕。
  • 薇薇安·邁爾:就是熱愛攝影,街頭的孤獨
    隨著薇薇安作品的曝光,美國的媒體也對這位從未聽過的攝影師爭相報導,並稱「街頭攝影的歷史正在被改寫」,「薇薇安·邁爾不再被埋沒」…… 約翰說,我的使命是將薇薇安·邁爾載入史冊。
  • 「專訪」汪庚寅風光攝影作品賞析 · 情系黃山
    同來的有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的範明權、廣州雕塑設計院的首席公共藝術設計師黃朱敬、佛山攝影界代表人物的唐美、郭陽等人作陪。其間,就汪庚寅攝影作品做了深度交流,暢所欲言。佛山-皖南閣小聚,右二為汪庚寅。風光攝影,不僅僅是用相機呈現出來的一種視覺上的藝術形式,更是攝影家的一種想像能力+視覺藝術+相機鏡頭轉換成的視覺效果。
  • 光山縣藝術攝影學會推薦作品《豐收的喜悅》在《中國攝影報》發表
    17:54:24 來源: 信陽訊 舉報   光山文化微信公眾號《"老家光山隨手拍"優秀作品展
  • 中國古代天文學關於北極星變遷的歷史記錄
    中國古代天文學關於北極星變遷的歷史記錄中華民族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民族,從古以來就非常重視天文觀察,甚至是在文字出現之前,就特別注意天文觀測,為世界留下了豐富的天文學觀測記錄。由於漢字的高度穩定性,我們今天仍然可以在古代文獻中找到遠古時代的天文學記錄資料。
  • 表情時刻變換,攝影和生活的意義卻是永恆 輪值主編 No.39
    遼寧省青年攝影十佳「金鏡頭」獎獲得者。作品曾獲遼寧省攝影藝術展銀獎、銅獎,在各大國內外攝影節上展出,多幅攝影作品及攝影文章刊發在《中國攝影藝術年鑑》、《文明》、《人民攝影報》等報刊雜誌上。2014年5月24日註冊成為快拍小友,精選快拍作品20幅《現場·表情》在中國黟縣攝影大展、延邊國際攝影文化周上展出。
  • 延時攝影記錄天琴座流星雨
    延時攝影記錄天琴座流星雨
  • 「雙鳳杯」首屆安徽開發區攝影大賽開賽
    7月29日,由安徽省開發區協會主辦,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與市場星報社承辦「雙鳳杯」首屆安徽開發區攝影大賽開賽。為充分展現安徽開發區發展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開發區發展的強勁勢頭和優良營商環境,持續增強開發區的對外影響力和吸引力,安徽省開發區協會舉辦「雙鳳杯」首屆安徽開發區攝影大賽,並推薦優秀作品在2020安徽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圓桌會上集中展示。本次攝影大賽的主題是「追夢小康路 奮進開發區 聚焦高質量 實現新跨越」,由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場星報社共同承辦。
  • 2019年度趙超構新聞獎(攝影類)揭曉天中晚報記者張紅軍作品榜上有名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被全國晚報界廣泛關注的2019年度「趙超構新聞獎」(攝影類)獲獎作品,於7月29日由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正式公布。本報記者張紅軍的攝影作品《戲玩山川的「山羊人」》獲「趙超構新聞獎」(攝影類)三等獎。
  • 第十三屆攝影金像獎揭曉:「拍什麼都要做好自己的圖片編輯」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相信這些影像會與城市融為一體,變成地域發展中一段不可或缺的城市歷史檔案。1990 年 5 月,大連市中山區友好路出現了當地最早的一家氧吧。攝影 王大斌頭套女與倒立男。2009 年 9 月,大連南部石槽海邊。攝影 王大斌獲獎評語:40年來,王大斌把大連當成自己的根據地,須臾沒有離開。他的記錄,既有宏大敘事,更有細小、平凡與微不足道。
  • 井字構圖是攝影作品的基礎
    gh_70ed713a755b About Feature PS只是圖像處理的工具,只有以攝影的理解方式進行後期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