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先夫讓她蒙羞,再嫁遇渣男,為離婚陷囹圄

2021-01-09 九姐講故事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知否,是李清照寫的小令。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令借宿酒醒後詢問侍女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更惜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年華,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玩味不已。

李清照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父親李格非是蘇門後四學士之一,官至禮部員外郎,從小就在文學的薰陶中耳濡目染,盛名在外。

少女時的李清照活潑瀟灑豪放,「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寫出了她經久不忘的一次溪亭暢遊,表現其卓爾不群的情趣,豪放瀟灑的風姿,活潑開朗的性格。

趙明誠的身世更是顯赫。父親趙挺之官至丞相。

趙明誠對於花容月貌、才華橫溢的李清照暗暗鍾情。

對父親說,他夢中偶得一詞,最後 三句是:「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

言與司合——是詞,安上已脫,是女,芝芙去掉草頭,是之夫,那就是詞女之夫。

那詞女非名動天下的李清照莫屬。

趙挺之立即心領神會,派人向李格非求親。

李清照的那首《點絳唇·蹴罷鞦韆》就寫於此時。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這是一副明快純美的,意味深長的畫面,活畫出一個矜持的懷春少女的形象。

這懷春少女當然是李清照,那客人當然是翩翩少年郎趙明誠。

一個早就暗暗傾慕,一個則是一見鍾情。

趙挺之和李格非分屬新舊兩黨,在兒女親事上如此開明,實屬難得。

才子佳人,一場不僅在家世上門當,性情愛好文化底蘊也戶對的婚姻結成了。18歲的李清照和21歲的趙明誠結婚之後,吟詩作對,夫唱婦隨,恩恩愛愛,羨煞旁人。

說到酒,很多人稱李清照是個酒鬼,這樣的稱呼簡直太不文化了,也太不了解中國古代的文化了。自然風物和酒歷來就是文人們以為的時代與自己的獨特關照的體現。這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意象,作為才女的李清照,首先她是個文化人,自然有這一愛好。

人生無酒,豈不無趣,詩詞無酒,豈不失去風雅?

古代的女子表達愛是含蓄的,如果一個女子大膽地表達出對愛的渴望,會被認為是淫蕩的。

李清照的一首詞一直被人說是豔詞,大膽的求歡之詞。

在絳粉色的輕紗之下,雪白的肌膚若隱若現,一陣一陣的幽香散發出來,然後,脈脈含情、溫言軟語地對檀郎嬌滴滴的說道:「相公,今晚床蓆已經涼了,我們早點上床吧」!

在那個時代,男人可以做任何事,女人不可以。

歐陽修可以說:「爛嚼紅絨,笑向檀郎睡。」

歐陽文公那叫文學情趣,李清照的就是淺薄。男人可以放火,女人不可以點燈。

於是,有人罵她不是大家閨秀,不知羞恥。

李清照呢,你罵你的,我做我的,自然率真大膽叛逆,我行我素。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趙明誠外出未歸,李清照作醉花陰寄給丈夫,告知自己的心事,趙明誠讀後讚嘆不已。又想超過她,甚至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天,最後得詞50首詞。

中夾雜李清照的詞,叫人品鑑。

友人陸德夫品味後說,只三句絕佳。

趙明誠忙問是哪三句。

陸德夫回答後,趙明誠不僅悵然若失,原來正是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趙明誠由此更欽佩妻子的才學.

李清照成婚第二年,就遭遇過一場不幸。

那一年,舊黨那一派,元祐派倒了,李格非深受牽連。

政黨之爭,受益最大的是李清照的公公趙挺之。

李清照去央求公公,營救父親,趙挺之置之不理。

這叫女子幹政,屬於大逆不道的。但李清照不僅如此,還公然譴責公公「炙手可熱心可寒」。

這性情是何等的熾烈火辣,行為又是何等的大膽放肆!

李格非終於被罷官遣離京城,回到原籍。

第二年,朝廷下令,嚴禁奸黨子弟留在京城,李清照也被遣離京城。

李清照是罪臣之女,沒有子嗣,還不守規矩,此時,沒有被休掉,可能就是因為趙明誠對她的維護。

風雲變幻無常,對於丈夫的心李清照也不敢肯定。

因此,剛剛二十歲的李清照經歷了此大難煎熬,此時的詞裡有了很多愁。

不過,她在憂慮中,仍有她獨特的放達與瀟灑——今朝有酒今朝醉。

趙挺之不肯依附蔡京,被罷官,罷官第五天就死了。趙家淪落到和李家一樣的慘境。

李清照和趙明誠一起去了青州。

青州的十年,是李清照過得最舒服的十年。

趙明誠酷愛金石研究,收藏字畫。

雖說物質生活稍貧乏,但他們志趣相投,夫唱婦隨,研究金石字畫,吟詩作對,猜謎遊戲,一下子回到初婚的甜蜜。

由於當時人才缺乏,不久,趙明誠被朝廷啟用,做了萊州太守。

李清照卻沒有一同去赴任。

她獨自留在青州,這時的詞,愁雲慘澹,憂思滿懷。

她寫了著名的文學理論著作《詞論》那裡面,蘇軾黃庭堅歐陽修晏殊秦觀的詞統統都有缺陷,難入她的法眼,那是一種自信,一種睥睨天下的傲然,放眼古今,女性中,獨有李清照一人。

所以,說她是千古第一奇女子,一點也不為過。

趙明誠那時期應該是納了妾,李清照在青州一呆三年,等於是一個棄婦,最後,還是自己鼓起勇氣踏上尋夫之路。

不過,據以後的記載,他們二人還是很恩愛的,畢竟,趙明誠是一位博學之士,他有開朗敦厚的性格,這世上能與之匹配的,和他詩詞唱和,幫他整理金石文物的,世間也唯有一個李清照而已。

儘管沒有孩子,他們夫妻還是很恩愛。

這在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時代,確實不容易,古代沒有孩子,絕對是女子的錯,李清照忍受了多少煎熬,我們可以想像得到。

1125年,金兵攻陷汴京。後擄走了宋徽宗和宋欽宗。

1127年,趙構在南方稱帝。史稱南宋。

金兵南下,南宋朝廷不抵抗,節節敗退,一直向南奔逃。

大片河山淪於金兵鐵蹄之下,人民苦不堪言。

趙明誠任江寧知府時,御營統治官王亦叛亂,但趙明誠明明聽下屬報告卻沒有制定應對的措施,於是下屬自行布陣,以防不測。

是夜,王亦果然造反,被有所準備的下屬成功擊敗。

到天亮時,下屬前去找尋趙明誠報告此事,卻發現他早利用繩子從城牆上逃跑了。

叛亂平定之後,趙明誠被朝廷革職,李清照深為丈夫的臨陣脫逃而感到羞愧。

雖然並無爭吵,但夫妻之間的魚水和諧和諧卻一去不返。

從此,李清照冷淡趙明誠。

不久,趙明誠又前往湖州上任。趙李分別時,局勢更糟,李清照知道,夫妻分別隨時可能遭遇兵禍,而丈夫在兵變中懦弱的表現也在李清照心中留下了陰影。

於是她更加擔心自己保護不了如此多的物件。

便問趙明誠,如果發生不測。那該如何是好?

當時趙明誠說,若逢不測,先丟掉輜重,再拋棄衣物,然後依次是書冊捲軸和古器。

而夫婦二人所收藏的最為珍貴的《趙氏神妙帖》不能失去,若非萬不得已,只能與李清照共存亡。

這回答有些自私,也就是說,這神貼比李清照的命都重要。

不過,也由此可見,趙明誠他是一個合格的文物學家,一個虔誠的學者,卻不是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不是一個有血性的武將,一個百姓愛戴的父母官。

人無完人,不能強求。

但偏偏他生在那樣一個亂世,偌大的中華大地,竟然放不下一個供他研究的書桌。

我們除了嘆其生不逢時 又能說些什麼呢?

1129年,他們向江西逃亡,一路上兩人相對無語,氣氛尷尬。行至烏江站在西楚霸王項羽兵敗的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僅浮想聯翩,心潮激蕩,面對浩浩的江水,李清照吟詠出《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趙明誠站在她身後,聞聽之後,愧悔難當,深深自責,自此鬱鬱寡歡,一蹶不振,不久便疾病發作而亡。

李清照的這首夏日絕句,當然不僅僅是指丈夫趙明誠懦弱,沒有擔當,更多的是是譏諷當今朝廷面對金兵節節敗退,苟安江南。李清照,他是一個有大情懷的人,這種情懷跳出了個人小家庭甚至恩愛夫妻的範圍,而上升到了國家至上,自我品行人格的堅守,這種獨立的人格有女性的柔情蜜意,也有一般女性所沒有的清醒大氣。

在中國這樣一個有男權傳統的國度,女性一直依附於男性存在。千年前的宋代更是嚴重,女性嫁人後隨夫姓 可以說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

她以項羽不肯過江東來諷刺軟弱無能的南宋小朝廷的同時,對於丈夫的沒有擔當也感到無比的失望。

1129年。49歲的趙明誠病逝,李清照當時46歲,李清照帶著他和丈夫的心血,15車金石古籍逃往洪州。

結果。當年年底,金兵攻陷洪州,藏品化為灰燼。

備受打擊,幾乎麻木的李清照帶著隨身最後一點珍藏品來到了紹興。

居住在鍾姓士子家裡。

一天夜裡,有竊賊挖牆而入,盜走了5個箱子,李清照只好懸賞,而鍾姓房東竟然拿來了18件捲軸領賞來了。

真相至此已經大白。

可是作為獨在異鄉的寡婦,李清照又能怎麼樣呢?

她只好花錢贖回了畫卷,其他物品卻怎麼也找不回來了。

李清照真正感到了孤獨無助的痛苦,她無法忍受孤苦伶仃,擔驚受怕。

她才46歲,還有很長的人生路要走,痛苦迷茫中一個男人出現了,他就是時任右丞奉郎的張汝舟。

在這個男人甜言蜜語的攻勢下,李清照確實被他吸引,他嫁給了張汝舟,可是命運再次無情的打擊了她。

張汝舟迎娶一個49歲的女人絕不是看中了她的美貌,更不是看中了她的才華,他有更赤裸齷齪的目的,他想得到李清照的收藏品。

李清照這時的收藏品不如張汝舟想像的那麼那麼豐富,僅剩的一點點,李清照也不肯相讓。

於是張汝舟暴露了他的本性,對於李清照進行家暴,想打死他,獨佔他的收藏品。

李清照畢竟是個獨立的堅強的智慧的女子,她拋棄了幻想,想辦法自救。

她得知張汝舟用欺騙的手段獲取官職的證據,她立即檢舉上告。

按宋朝的法律,妻子控告丈夫即使證據確鑿,妻子也要入獄兩年。

為了擺脫這個惡棍,李清照甘願坐牢,也不願苟且,最終雙方入獄。

在朋友的大力營救下,李清照只坐了9天的牢獄就被放了出來,她達到了目的,離異成功。

很多人說李清照在晚年選擇了和張汝舟結婚,是她人生的一個汙點,是對趙明誠愛情婚姻的背叛叫晚節不保。

但是九姐認為李清照對趙明誠有些失望,否則也不會有《夏日絕句》這樣的諷刺的詩。

並且,她一弱女子在亂世中也想尋找一點依靠。

可是李清照之所以是李清照,不在意他對婚姻愛情的堅持,而是對於秉性人格的堅持。

他雖然對趙明誠失望了,但是,他們畢竟是有過真誠的愛情。

對於趙明誠的事業,他也是真心欣賞和佩服的。

所以他必須保住他們的心血。

現在的離婚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可是,千年前的宋代。離婚是被人嘲笑的,更何況還是用這樣的方式來離婚。

而這正是表現了李清照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倔強性格。

寧願坐牢也要離婚,就是他不妥協,不苟且的性格使然。

這真正的表現了她的獨立的。

對自己的獨立人格的堅守。

這一段時期,李清照又寫了很多詞,其中有武陵春。其中有武陵春。表現了她寂寞孤獨的心境。

李清照著有《漱玉詞》,風格以婉約為主,人稱「婉約詞宗」。

沈謙在《填詞雜說》中,將李清照和李後主並論。

他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

李清照在群花爭豔的宋代詞苑中獨樹一幟,人稱易安體。

侯寅、辛棄疾都爭相效仿易安體。

紹興15年,公元1143年,李清照將趙明誠遺作《金石錄》校勘整理。上表朝廷。

終於完成了丈夫趙明誠的遺願。

大約在1155年,李清照懷著對死去的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

在極度孤獨悽涼中悄然辭世。

享年73歲。

一個絕代風華的奇女子拉上了人生的帷幕。

李清照被成為「千古第一奇女子」,不僅僅還是因為她的詞冠絕古今,還因為她是一位歷史、音樂書畫金石考據,文學理論無一不通。

更因為,她不只是多愁善感、風花雪月、兒女情長,她真正的生命底色是瀟灑豪放,叛逆前衛,敢於向封建禮教和世俗宣戰,人格獨立,國破家亡之際,敢於諷刺當權者,憂國憂民,富有家國情懷。

相關焦點

  • 李清照出對聯擇夫再嫁,一聯難倒天下人
    故事二:趙明誠死後,李清照新寡。鑑於李清照的才名,登門求親的人絡繹不絕,趨之若鶩。李清照是個堅定的愛情守衛者,早已抱定了不嫁二夫的決心,為了求親者拒之門外,她想了一個辦法,即出一個刁鑽古怪的上聯,聲稱能對出者方有可能發展下一步,對不出就不要來打擾清靜。
  • 《知否》感受千古第一才女命運多舛的人生
    千古第一才女、詩人、詞人李清照李清照出生在條件優越的書香門第之家。她的父親李格非是朝庭重臣,官拜禮部員外郎,而且是大文豪蘇軾的學生,很有學問且藏書頗豐。李清照很遺傳父親的文學基因,加上從小耳濡目染、天資聰慧,少年之時卻已小有名氣,為她以後的文學功底打下了非常紮實的根基。
  • 「詩詞鑑賞」十首詩詞,寫盡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除了這些著名的女英雄外,還有許多千古奇女子,卓文君、薛濤、李清照、柳如是.....而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少年即負才名,在世時即名滿大江南北,近千年以來倍受推崇。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詞有婉約之風,但也寫出過「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詩句,豪邁鏗鏘。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有四大愛好!這是男人都做不到的灑脫
    提起李清照這個名字,大家都不會陌生,我們讀書的時候就學過她的詞,都知道她是才女,但是你有真正的了解過她這個人嗎?李清照有四大愛好,其一或許不少人都聽說過,沒錯,賭!她不僅嗜賭如命,而且無論多少,每賭必贏,平生憾事就是不能有人讓她輸一把,名副其實的「古代賭神」。因其所寫的《打馬圖經序》被無數麻將愛好者尊為麻將祖師爺。其二便是喝酒,李清照的酒量並不怎麼樣,但是偏偏就愛這口,賞花賞月要喝,吟詩作對要喝,外出遊玩也要喝,而且又逢喝必醉,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醉酒狀態。而她一生中所作的詞裡有4成都是與酒有關的。
  • 歷史有名才女眾多,為何李清照能一枝獨秀?真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李清照被當代人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千百年來,才女是數不勝數。論政治影響力,女皇武則天可是獨一無二,論愛國情懷,替父從軍的花木蘭被世代稱讚,論才華,蔡琰、卓文君都是名震天下。可為何李清照偏偏能得到這個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呢?李清照的才是旁人不能及的大才,更有其它人所不能有的經歷。
  • 千古第一才女丨中國文學史上一朵閨怨詩的奇葩
    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她的詞作為我們了解中國古代女性世界打開了文學另一扇窗口。在中國文學歷史長河的百花園中,李清照是中國詩史上的一顆耀眼的明珠,她的作品是詞壇百花園中的奇葩。李清照詞作的內容,雖說是她個人的生活情趣和身世感傷的表現,但正是時代的變革,生活的動蕩,使李清照飽嘗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痛苦和人間的冷暖。她的作品終於成為社會與時代的一面鏡子。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一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
    一提起李清照,我們首先想到她"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然後一個柔弱女子的形象就呈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世人恨不得將所有溢美之詞都用在她的身上。她即是男人眼裡的女神,也是女人心中的偶像。記憶中的李清照,應該是那位極具東方韻味與才情卻命運悲悲切切的柔弱女子。然而,現實卻與這個印象大相逕庭。她不僅愛打牌、愛喝酒,而且還非常的狂,她究竟狂到什麼程度?
  • 看看李清照是怎麼對付渣男的,所以姑娘別想不開了
    有止損能力的女人在看清渣男真面目後,往往能及時抽身把傷害減少到最低,甚至能來個漂亮的反戈一擊,讓渣男接受應有的懲罰。在這裡我國著名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經歷,就告訴我們對付渣男是要有勇有謀的。作為才高八鬥的一代才女李清照在文學上取得的成就自不必說了,她和丈夫趙明成美滿的婚姻也是流傳千古的一段佳話。但在趙明成去世後,李清照還曾有過一段婚姻生活就鮮為人知了。
  • 十首李清照的最美的詩詞,清麗典雅,真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性文學家,她寫的詞詞風典雅,語言清麗,獨樹一幟,自名一家,人稱「易安體」。故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現特輯其詩詞十首,一窺才女風採。01 《一剪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流傳千古的名作
    他久久不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去問父親,父親仔細一看就哈哈大笑,拍拍趙明誠說:「看來你以後要成為一個」詞女之夫「。1101年,21歲的趙明誠果然成為一個詞女之夫,娶了千古才女李清照為妻。趙明誠剛新婚的時候還是個在太學讀書的窮光蛋,可他偏偏又喜歡收藏這種燒錢的愛好。
  • 李清照前半生被寵上天際,後半生卻毅然離婚,她經歷了什麼?
    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宋代婉約派女詞人,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她的前半生像是一朵曠世奇花,被捧在手心寵上天際,後半生顛沛流離卻奮力抗爭,她不只是一個弱女子,看看她一生的經歷就明白了。面對國破家亡的現實,面對生活的窘迫和艱難,李清照渴望有個依靠,可以讓他暫時安定這個時候,她遇上了一個叫張汝舟的人,原來以為這個人會是她的依靠,結果沒有想到,這是一個真真實實的渣男,他並不是表面上那樣的彬彬有禮的君子,剛開始偽裝出的溫柔體貼,抱復滿滿都是為了吸引失意的李清照,終於打動了李清照那顆受盡創傷的心。
  • 換個角度分析一代詞宗李清照
    李清照中國文學史上最為光彩奪目的女性,她的存世作品雖然只有70多篇,但她的作品「人比黃花瘦」的閒適,「悽悽慘慘戚戚」的悲涼,「生當作人傑」的豪邁,她百轉千回,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時時刻刻撥動著我們的心弦。
  • 今日婦女節,一起閱讀李清照的五首詩詞,才女當之無愧
    斂灩湖光,有夏荷斂灩湖光,她冰清玉潔。東籬黃昏,有秋菊暗香盈袖,她才冠古今。今日三八女神節,與大家一起走進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她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才學顯赫,藏書甚多,自幼好學,飽讀詩書,成年時已嶄露頭角。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僅僅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數千年
    李清照,是我國宋代的女詞人,是婉約詞派的扛鼎之人,更是被後人稱之為「千古第一才女」。在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而易安居士李清照卻打破了這一常規,在詩詞上的成就,堪比留下無字碑的女帝武則天在政治上的成就。
  • 李清照思念丈夫,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堪稱經典,不愧是千古才女
    提到李清照,大部分大家都知道她是宋朝首位女詞人,也都知道她的含蓄詩與跌宕起伏人生道路。而對詞大家而言,敏感多疑與爛漫痴情早就是必需心態。不論是什麼季節,哪些情景,總是會感慨萬千,作詩作詞一首。但是,倘若只論大家在什麼季節憂傷憂慮之感最多,那麼必然是秋季。秋季這一時節仿佛素來便是為悲傷憂慮而生,大家通常挑選在這個時節道別朋友、避開家鄉。
  • 李清照筆下的花數不勝數,唯有三種花,連成了她的一生,流傳千古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家喻戶曉,所謂天才就是像她這樣的女子,顯赫的家事,富有的生活,更有無與倫比的才情,可以說是人生贏家了,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女子為後世留下了長達千百年的惆悵和難過,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什麼概念?就是當下的「四千年美女」、「神一般的存在」的稱號,如此優秀的人,為什麼說她的一生用花就描述了呢?
  • 加題目56個字,18個花字,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卻成千古名作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李清照這是借花來喻人,感慨自己的一生。 最後一句更是經典,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像是最自己的一生的總結,她是為誰而盛開,這盛開後的凋零又有哪一個會為她難過。
  • 李清照新婚之夜寫下雲雨詞,內容不禁讓人感嘆,不愧是才女!
    這首詞,多讀幾遍,發現李清照撒嬌撩漢技能滿格。意思是:晚上了,我彈過了琴,又化了個淡淡的妝。之後穿上一件透視裝,全身又白又香。這引誘之意,哪個男人能受得了?尤其是最後一句:「笑語檀郎:今夜紗櫥枕簟涼」。李清照是想告訴她的夫君趙明誠,下過雨之後的竹蓆是非常涼快的,言下之意,希望丈夫快點把她抱入紗帳。
  • 「不遇天人不目成」,號稱近代第一才女的她,天生麗質卻孑然一生
    2016年10月5日,在鳳凰衛視《魯豫有約》節目中,主持人魯豫問葉嘉瑩先生對愛情的看法,葉嘉瑩先生引用了才女呂碧城的一句詞:「不遇天人不目成。」引得魯豫大加讚嘆。葉嘉瑩現為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 。在古詩詞欣賞和研究領域,葉嘉瑩先生如果自謙是第二,恐怕沒有人敢說是第一。呂碧城,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位執掌校政的奇女子,她被贊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與秋瑾被稱為"女子雙俠"。
  • 她本可比肩李清照,卻一輩子困於情愛,成為「紅豔詩人」
    說起古代才女,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社會,她精通書畫詩詞,還通曉金石,一身才華,絲毫不遜於男兒。她既是「婉約詞派」的宗主,也能發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言壯語,不愧為「千古第一才女」。在宋朝,還有一位才女,才華和天賦都不輸於李清照,卻一輩子困於情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