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牛年將至,二月不見九,餓壞豬和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九嗎

2021-01-08 四川鄉下大妞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12月29日,已是一九中的最後一天了。今年的數九是從冬至(12月21日)當天開始數九的。咱們這兒農村裡數九歌這樣說:「一九二九懷裡揣手;三九四九凍死老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擔;九九八十一,莊稼老漢把田犁」。

從交九到出九整整八十一天,大家翻閱曆書可以看到,出九是在2021年的國曆3月11日,也就是農曆正月二十八,所以2021年的農曆二月已經沒有「數九」了。咱村裡老人說:「二月不見九,餓壞豬和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如果還沒到農曆二月份就已經「出九」了,年景就不好嗎?

「二月不見九,餓壞豬和狗」這句農村老話就是說:如果沒到農曆二月數九已經結束,這就意味著天氣慢慢變暖,氣溫開始回升了。田地裡面的害蟲會隨著氣溫升高逐漸復甦,提前繁衍,四處活動,地裡害蟲出來得早對莊稼影響極大。稍不留神,農作物就很有可能會歉收減產,這樣的話農戶種的糧食不夠人吃,家裡養的豬和狗就會挨餓。

也有人認為:沒到農曆二月數九結束,氣候的不穩定性大,非常容易出現倒春寒的現象,這也會給農業生產帶來一定的影響。

但是,2021年是牛年,還是個沒有立春節氣的牛年,俗稱「寡婦年」,「滑年」。村裡老人口上常念叨:「牛馬年好種田」;「牛進寡婦年,農民早耕田」;「滑年遇到牛,農民忙到頭」。 這些農村老話都是在提醒咱老百姓,寡婦年氣溫回升早,地裡莊稼正值返青拔節的生長旺季。此時千萬不可偷懶,要比其他年份忙得更早一些,需對莊稼及時進行除草、施肥,治蟲等田間管理。

儘管「二月不見九」,但是「出九」時間是2021年農曆正月二十八,距離農曆二月只差一天,再加上2020年農曆有潤四月的出現,因此,二月不見九,這個時間天氣回暖根本不算太早。

「二月不見九,餓壞豬和狗」,這句農村老話雖然是古人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但在大妞看來這種說法有點誇張,2021牛年卻並不適用。朋友們,你們認為「二月不見九,餓壞豬和狗」,這句話對2021年的年景有沒有關係呢?歡迎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明年是辛丑牛年,俗語「二月無九,豬狗吃黑」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辛丑牛年將至,俗語「二月無九,豬狗吃黑」啥意思?二月有九嗎?天氣越來越冷了,不過,現在已經是到數九寒冬的季節了,天寒地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天冷了,大家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2021年馬上就要到來了,而2021年根據天幹地支紀年法是屬於辛丑年,生肖是牛,所以2021年是辛丑牛年。不過,在民間,農民還是習慣用陰曆來記事,包括農民進行農耕生活也是以陰曆年來展開的,而農民認為的2021年是從正月初一開始的,而俗語說的「二月無九,豬狗吃黑」這裡說的也是以陰曆二月來計算的。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沒有九?
    導讀: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沒有九?隨著冬至的到來,也正式地進入了數九寒天。數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才能結束。尤其是到了三九四九期間,更是滴水成冰天寒地凍,數九的天數雖然是固定的,但出九的時間早晚,對於來年的年景也有很大的影響。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數九從冬至開始一直延續到九九八十一天結束。如果是在正月的時候並沒有進入二月就已經出九,這也就導致了農曆二月之中無九。叫做二月沒九,二月沒九為什麼就會餓死豬狗呢?
  • 明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二月無九,長工停歇」,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二月無九,長工停歇」,啥意思?寡婦年絕對是2021年最大的特點,因為這幾天好多人結婚,當然,已經是年底了,也是迎來了結婚季,但是有很多是因為2021年是無春寡婦年才提前到鼠年年底才結婚的。
  • 明年辛丑年,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無九?
    其實東北地區的人們進入臘月之後,更多的休閒活動就是嘮嘮家常,嘮嘮明年的收成會怎麼樣,畢竟我們當地基本都是靠種水稻和玉米為主,糧食收成就是我們一年的主要任務,而在我們當地,人們討論糧食的收成除了看天氣預報,一些農村俗語也是應用非常廣泛,就像今天這句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就很有意思,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來了解下。「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數九除了是計算時間的方法以外,也對農民耕作有指導意義。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現在我們所說的數九寒冬,通常情況是從冬至節氣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
  • 農村老話「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有什麼講究?明年二月有九嗎?
    在過去的時候,由於生產技術條件落後,很多農事活動都是依靠二十四節氣和一些農村諺語來預判以後的天氣變化,來為以後的農事活動未雨綢繆,因此久而久之就流傳至今。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有失偏頗,但是在那個時代,也算比較精準的了。在農諺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二月沒九,餓死豬狗」。
  • 鄉村諺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嗎?
    鄉村諺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嗎?光陰似箭,今天是二九的第四天,天氣也一天天變冷了。古人用九九來算寒天到春暖花開的日子,老人常說「三九寒,三伏熱」,三九天全年最冷,三伏天最熱。除了計算時間的方法外,數九還可以用於指導農民耕種。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21年二月有九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耕作、收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的二月有九嗎?
  • 馬上春分了,今年哪天出九?俗語「二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
    摘要: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今天已經是3月11日了,三月份又將過去一半了。在這個時候農民也要忙碌起來了,好些農作物都要開始播種、育苗了,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很多的蔬菜這個時候都進入播種的旺季了。
  • 2021年二月沒九,俗話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除此之外,人們還把冬季最寒冷的天氣劃分成九個九,也就是從冬至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九,數到「九九」也就春暖花開了。不過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民間有很多關於「九」的諺語,最常見的一句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農村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鼠年二月有「九」嗎
    在不同的節氣季節中,就做不同的事,這就好比「穀雨前後,種瓜點豆」是一個意思的。那麼,農村的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呢?鼠年二月有「九」嗎?在古代,若是遇上收成不好的話,人們自己吃飽都成問題,更別說那些餵的牲畜豬狗了,所以也就會有」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一說了。從數九歌的內容,我們可以了解到,到了九九的時候,自然界就已經是寒氣已盡,天氣暖和了。二月沒九就表示天氣已經提前變暖,氣候變暖更增加了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啥意思?今年二月有「九」嗎?
    其實早在《呂氏春秋》中,就有立春、日夜分、立夏、立冬、雨水白露等多個節氣。比如有這樣一則俗語說的是「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我們乍一看好像雲裡霧裡,這裡的「九」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又和豬狗等動物聯繫在一起了呢?下面我們不妨一探究竟,來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之言。想要了解這句老話,我們先要說說我國的曆法。
  • 俗語「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啥意思?二月沒九年景好嗎?
    咱們中國民眾自古就有對陰陽的信奉和崇拜,崇拜陰陽的思想和做法也早已經滲透到了咱們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裡,成了念念不忘的事情。咱們之所以要在冬季數九,也是與這種被古來就信奉和崇拜的陰陽哲學傳統有關係的。「九」在咱們國家古代先民的眼裡,不只是「至陽」之數,也是「至大」之數。在嚴冬裡,用數九的方式,讓「至陽之數」不斷積累,也就意味著陰氣一日一日地隨著數九日子的增加而日漸消減了。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鼠年二月有「九」嗎,有道理嗎?
    導語: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鼠年二月有「九」嗎,有道理嗎?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二月遇見九,五穀好豐收」啥意思?說得有道理嗎?
    導讀:老農說「二月遇見九,五穀好豐收」啥意思?二月有「九」嗎?最近幾天天氣非常好,農村裡老人們都坐在家門口,曬著冬日的暖陽,老人們還不時的把帽子摘下來撓一下頭部,還有的老人能坐著能睡著,這樣的好天氣真是冬日曬太陽。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什麼意思?與農業生產有啥關係?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下,今年至明年的數九寒天分別在哪個月份。如圖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今年數九寒天的時間為2020年12月21日~2021年3月11日,一直到農曆正月二十八結束。那麼這句「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俗語,與數九寒天有什麼關係呢?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鼠年二月有「九」嗎
    都認為是最好的,冬天如果氣溫不寒冷,而且也不降雪,暖烘烘的冬季是不正常的,也被叫做該冷不冷,難成年景,所以寒冷的冬季才是我們大家喜愛的冬季,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一直經歷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會結束,農村諺語:二月沒九,餓死住夠,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 俗話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2021年二月沒有九,真能餓死豬狗?
    除此之外,人們還把冬季最寒冷的天氣劃分成九個九,也就是從冬至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九,數到「九九」也就春暖花開了。不過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民間有很多關於「九」的諺語,最常見的一句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有何寓意,鼠年二月有「九」嗎?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歷史,而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分支,是民間人通過自身生活經驗的總結。許多俗話背後也有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是什麼意思呢?鼠年二月有「九」嗎?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今天2月29日,算有九嗎?
    好了,不管那麼多了,反正今天是2月29日,不過,在農村曾聽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肉」,今天恰好是29日,那算有九嗎?今天我們簡單的討論一下!俗語,是流傳在農村比較喜聞樂見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由於其通俗趣味性,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因而能夠傳承至今。生活在農村,對於老了年紀的老人來說,倘若你問他今天幾號,他們可能不知道。倘若你問他今天初幾,他們肯定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