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識】日本三大節日慶典

2021-01-09 騰訊網

人生的目的是為祭,祭的形式是狂歡。

前半句是一句日本人常說的話,Matsuri is the purpose to human life,體現了祭在日本人眼中的重要性。

而後半句提到的狂歡,便會聯想到西方文化中的酒神精神。哲學家尼採認為,酒神精神喻示著情緒的發洩,是拋棄傳統束縛回歸原始狀態的生存體驗。

在日本的祭り往往都是群體的儀式活動,在祭り中褪下現代人和個人兩種身份標識,作為文化的傳承者把存放於歷史角落的行事活動在固定的時間一次次地展現在未接觸過的人們面前。

人們熟知的日本三大狂歡節日分別是東京的神田祭,京都的祇園祭和大阪的天神祭,都結束於剛剛過去的夏季。

01神田祭 I 5月

東京 神田明神

起源神田祭源於神田神社。這座神社又名"神田明神"。神田祭是為了宣揚江戶總鎮守(現東京)的威名,而舉行的神田明神的祭禮。

在江戶時代(1603 1867年),遊行隊伍受到將軍保護,允許進入將軍居住的江戶城中,因此也有"天下祭"("天下"意指"將軍")之稱。

神田祭的主打活動在陽曆的奇數年舉行,陽曆偶數年的活動則規模較小。是因為江戶時代的將軍考慮到節慶活動過於豪華鋪張,制定了按年輪換規模的規定。

舉辦時間:最早開始的是東京都的神田祭,一般在每年的5月15日前後的星期六舉行。

一般在早上八點出發分成三隊,穿著古代服裝很肅穆地行進。當中有各四位女司,以及少女的扮演者拿著花在東日本橋附近做法事。在下午4點到達三越本店之前,在這裡增加御輦,拖車,武士等隊伍,參加遊行。晚上7點結束。

奇數年時一定要看的是周六的遊行隊伍。隊伍約由300人組成,穿過神田、日本橋、大手町、丸之內等東京都中心區。隊伍當中既有屋簷上掛有鳳凰等飾物的神轎,也有各種各樣的花車,還有坐在馬上的神官,場面十分盛大。周日這一天,會有從各鎮趕來的大大小小近100臺神轎聚集到神田明神。

「神幸祭」是神田祭中重要的一部分。早上,神車從神社出發,經過神田、日本橋、大手、丸之內和秋葉原並一路前行,周圍跟隨著穿著平安時代服飾的人。色彩豔麗的古風式隊伍與市中心的街道形成鮮明對比,十分有趣。

在東京的神田祭中,盛大的遊行隊伍洋溢著熱烈歡快的氣息,人與人之間井然有序。各種花車裝飾得絢麗奪目,表演種類繁多。整個慶典,華麗壯觀。表演中不僅有古老的傳統節目,還洋溢著時代氣息。

東京作為日本的首都,現代化的城市街道在這一時期充滿了傳統文化的意蘊,無論是對於生活在東京的非本地人口還是對於外國人都是一次很好的文化喚醒。

到了更為炎熱的七月,剩下兩大節日陸續在京都和大阪兩座城市舉辦。

關於京都,作家舒國治在《門外漢的京都》一書中寫過:

這個城市教我最佩服的、同時也最羨慕的,是它的所有水流皆有來歷,也皆有下落。這見出人類最崇高的寬容心。

在作者的字裡行間感受到的是日本人民對自然的崇拜之情。

02祇園祭 I 7月

京都 八坂神社

起源:衹園祭起源於9世紀,當時作為日本中心的京都為了平息正在流行的瘟疫,開始舉辦衹園祭。

在古代,人們最恐懼的就是瘟疫,認為是惡靈搗鬼。因此開始在城中心的庭院「神泉苑」豎起66根矛以驅除汙穢。即使在今天,活動結束之後,人們也會立刻毀掉勞心勞力做成的山矛花車,其原因就在於人們認為花車在城市中的同時也在匯聚各種汙穢之物。

祗園祭其實在日本全國範圍內都有,大部分都是以京都的為原形,進行本地化改造,但最出名的還是有悠久歷史傳統的京都祗園祭。

每年的7月13日到16日,京都市的各個街頭,都會響起傳統打擊樂的器樂聲。在街道兩旁的屋簷上懸掛著神燈、青簾,還鋪墊飾花並豎起屏風,增添祭典的色彩。

整個活動的高潮就是山形彩車遊行——每年7月17日舉行。山形彩車的遊行,將點燃整座城市的慶典氛圍。參加者身著平安時代的服裝,按照古代儀式進行。這項活動在平成2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無形文化遺產

夜晚,彩色花車火樹銀花,絢麗異常。節日的氛圍因為夜晚的來臨並不會消減半分,反而在夜晚更適合群體的狂歡。

03天神祭 I 7月

大阪 大阪天満宮

毛丹青說:天神祭的狂歡是為了盛夏來臨之際驅除瘟疫,給自己壯膽。

天神祭每年在日本全國各地舉行,當中屬大阪天滿宮的天神祭最有名。每年7月24日與25日由大阪天滿宮舉行的祭典,不僅是日本三大祭典之一,也是大阪三大夏日祭典之一(另兩個為住吉大社的住吉祭與生國魂神社的生玉夏祭),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水上慶典。

起源:大阪的天神祭始於天滿宮建成後兩年,即951年。這一年開始了「鉾流神事」,所謂的「鉾流神事」是指從神社前的海濱將神鉾(長矛)漂流到大川(舊澱川),而在神鉾漂流到達的地點就會是當年設置御旅所(御神靈休息的場所)之地,而為了御旅所的準備,御神靈在陸路到河岸出御,乘著船至御旅所的方向前進,這個航行稱為船渡御,被認為是天神祭的起源。

每年7月大阪河岸上,飄蕩著張燈結彩的「寶船「,煙火綻放,眾人狂歡。

日本的花火對於我們來說一直有著無法言說的吸引力,星空總有著一種神秘的魅力吸引著無數創作者以它為背景進行各種藝術形式的創作。在7月的大阪,奉納煙火是最不能錯過的節目。觀賞地可以選擇在櫻之宮公園和川崎公園附近,覓得一個好位置之後,到時間可以看到大約4000發的煙火此起彼伏的綻放在夜空這塊巨大的黑色幕布上,點亮夜空,同時也能照亮你身邊人的面容。

天神祭活動最高潮分為24號的宵宮祭與25號的本宮祭

7月24號宵宮祭

04:00 一番太鼓

07:45 宵宮祭

08:30 鉾流行列參進

08:50 鉾流神事

11:00 行宮祭

11:30 山蔭流儀式庖丁奉納

12:00 天神講獅子 獅子舞

16:00 催太鼓氏地巡行

16:15 どんどこ船宮入 鉾流神鉾奉還

18:40 水上薪能

19:00 催太鼓宮入

19:30 獅子舞宮入

7月25號本宮祭

13:30 本宮祭

14:15 神霊移御

15:30 陸渡御列出発

17:30 船渡御列出発

18:00~21:00 船渡御

18:30 船上祭

19:30~20:50 奉納花火

21:00 催太鼓の宮入開始

22:00 還御祭

白天,狂歡的人群在廣場上使勁地抬著裝飾得十分華麗的神輿,興高採烈地向前挺進。夜晚,幾十艘載著鑼鼓、器樂隊的船隻,跟隨著載有彩色花車的大船,在堂島川上遊弋。在名為"神幸式"的慶典中,整條河都是迎神的人偶船、鼓樂船、照明船、伴唱樂隊。在傳統的樂曲聲中,燦爛的煙花競放,將河裝飾得熱鬧非凡,宛如美麗的神話世界。

日本的傳統節日中處處體現著日本民眾對傳統文化的重視,雖然其中大多是從中國借鑑過去的,但顯然,日本在文化的傳承上做得更加出彩。

*以上圖片和節日信息搜集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比中國春節規模更大,日本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世界最大的水上慶典
    參加大阪 天神祭: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大阪天神祭,是日本「三大節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慶典。節日的重頭戲是「陸上遊行」和「乘船遊行」 」。陸上遊行表演,會有3000人穿著奈良的平安宮服裝和天神的轎車,慢慢向前走;乘船遊行表明,大約有100艘來自天馬橋的船向上遊行駛。
  • 館員誦繪本:第14期《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常識-元旦的來歷》
    本期朗讀者圖書管理員:尹婷《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常識》的位置:開發區圖書館,兒童借閱室,K892.1-49/20繪本故事小劇透快點來收聽「館員誦繪本」《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常識》----元旦的來歷吧!作品簡介:中華五千年,節日有大觀,民族特色濃,文化永流傳。中國的傳統節日沉澱了千百年的傳統文化,從遠古走來,每一個節日都有它的歷史淵源、美妙傳說、獨特情趣和深厚廣泛的民眾基礎。這本書內容豐富,資料全面,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實用性於一書,是一本節日文化百科全書。
  • 韓國傳統節日有哪些?韓國節日大全
    韓國自古即為民俗禮儀之邦,節日眾多,其中盛大隆重的傳統節日更是深深體現韓國人民對傳統的重視。20世紀90年代末,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戰略,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振興
  • 日本一年到頭都有哪些節日?
    大家對中國的節日都如數家珍,那麼是不是也有人好奇,日本人都過什麼節日?打開日本日曆數一數,幾乎每個月都有節假日,而且有的月份還不止一個!山の日八月十一日 ——山之日(山の日)23日,在日本參議院正式會議上,日本執政黨和民主黨等參與投票,根據多數投贊成票的結果,決定通過於2016年起將8月11日定為「山之日」的改正節日案,這個節日是設置是為了讓人們獲得與山親近的機會,同時對山給予人們的恩惠表示感謝」。
  • 2021省考行測常識判斷考點:中華傳統節日
    在行測考試常識判斷中,人文常識當中的中華傳統節日是常考知識點,考查方式多以節日習俗或描寫節日的詩詞類型呈現。中公教育搜集了關於中華傳統節日知識點,給大家作如下呈現,助力大家考試圓夢!除夕 簡介: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
  • 同一個節日卻不是同一天?你所熟悉的節日在日本很不一樣!
    亞洲有許多國家在歷史發展上都深受華人文化的影響,在日本、韓國甚至越南都能從許多地方發現漢文化的足跡,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在當地紮根並融入日常生活中。這次將要介紹新年、端午、七夕、中秋…等等我們中國人熟悉的節日在日本的變化與不同,來看看這些源自漢文化的節日在現代日本演變為何種節慶、又有哪些獨特的習俗與過節方式吧!
  • 倫敦史上最大規模慶典迎狗年 慶祝中英關係「黃金時代」
    花車巡遊是春節慶典的一大特色,以狗和中英兩國特色文化為主題裝扮的花車從特拉法加廣場出發,一路行進到中國城,沿途擠滿熱情的觀眾,揮舞著中英兩國國旗,鼓掌喝彩。   在廣場中心搭建的舞臺上,從中國遠道而來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隨後表演了富有濃鬱中國特色的節目,包括川劇變臉、二胡獨奏《瀏陽河》和《賽馬》、舞蹈《盛世歡歌》等,盡顯東方文明古國的文化魅力。
  • ...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運動。本文主要整理了巴西主要的節日。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運動。本文主要整理了巴西主要的節日。 元旦節(1月1日,國家法定) 巴西的元旦節,也被稱為"新曆年「,是指現行公曆的1月1曰。但在1911年之前,"元旦"即是今天的"春節",也就是夏曆新年。
  • 2020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歷史文化常識:熱點積累——傳統文化
    2020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歷史文化常識:熱點積累——傳統文化 2020-03-10 14:17:15| 【導語】軍轉幹考試備考開始啦,為了幫助大家能夠順利參加考試,山東中公軍人考試網特整理了公基備考素材,下面為大家分享2020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歷史文化常識
  • 亞馬遜日本站2019下半年「秋冬爆品日曆」來襲!
    5月1日起,日本將正式啟用新年號"令和",日本人民從4月27日起迎來了罕見的10天連休,但許多日本人卻表示對十連休"無感"。據調查顯示,超六成的調查對象對十連休「不興奮」或「不關心」。 更有人表示,放假還不如去賺錢!各位亞馬遜日本站的賣家朋友是否也有這樣的想法? 進入5月,下半年的選品工作也應該開始啦!日本下半年有哪些重要的銷售機會?
  • 8月份節日有哪些?8月份電商節日大全
    那8月份有哪些節日呢?本文為您整理了一份8月份電商節日大全,可供參考。 那8月份有哪些節日呢?本文為您整理了一份8月份電商節日大全,可供參考。 新加坡國慶日(8月9日) 8月9日是新加坡的國慶日(National Day),這是紀念1965年新加坡獨立的日子。 這一天全國人民會聚在一起,用聲勢浩大壯觀的遊行、集體舞蹈和大型煙花表演來慶祝這一日子。
  • 中國乾元家族文化研究院成立慶典
    2016年,在建黨95周年之際明確提出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傳統文化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對形成與強化文化自信的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國乾元家族文化研究院集東方智慧、國學理念及現代金融思維為一體,攜手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與國學文化大成者,以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助力傳統文化復興為己任,引領優秀企業家建立傳統文化觀念以真、善、美為核心,形成敬天愛人的和諧社會理念
  • 三個國家的傳統節日,美國綠帽節,印度的胡裡節,日本的泥漿節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其中的一些節日和習俗,雖然我們不能完全了解,但也要尊重當地的習俗。我今天要講的是世界三大國家的一些節日。你知道哪一個?讓我們互相了解一下如今,美國的經濟發展位居世界前列,人們對該國的風俗也十分關注,當地的一個節日也引起了熱議。這個節日就是綠帽節,每年3月舉行,對西方社會影響很大。
  • 好書推薦|孩子都需要了解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好書推薦///1/4 2021兒童心理成長與書相伴共同成長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本周的好書推薦將向孩子和家長推薦3本以寓教於樂的方式科普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和歷史的優質書籍。讓孩子在閱讀經典故事的同時,心裡種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值得長存的記憶。
  • 總結了2020年100題必考文化常識的重點
    我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古代文化常識的100道題,題題都是重點,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文化常識,一起加油叭~  古代文化常識100題  1.下列相關文學文化常識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①(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先要沐浴、更衣、獨居,忌食魚肉葷腥,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做「齋戒」。
  • 文言文中必須具備的文化常識
    關於文化常識這一題,很多同學苦於積累不夠,要放任自己,聽天由命,這道題就交給"運氣",其實,大可不必。在高考中,文化常識這一題,不考偏題,不考怪題,考的題目確實都是常見的"常識題",哪些是常識題呢?接下來,我們就以高考題為基準,為大家篩選出近年來高頻文化常識知識點。第一,稱謂。最常考,人的名,字,號。常見的考點有:(1)名、字、號是什麼時候取的,由誰取的,適用範圍是哪些人(2)名和字有一定意義的聯繫,可能相互補充,可能意思相近,也可能相反。如:嶽飛,字鵬舉;韓愈,字退之。
  • 泥巴節:日本最「辣眼睛」的節日,塗抹泥土意味著好運
    以日本為例,它是中國遊客海外旅遊最熱門的目的地。每年有數百萬中國遊客前往那裡,其實是為了學習與日本不同的地理風情,獲得日本的美好記憶,或者品嘗正宗的日本美食。每個人出遊的初衷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收穫。但日本給很多人增加了不少見識,比如泥巴節。很多人會認為日本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國家。這或許來自於普通人默默的微笑,或許來自於日本人追求的工匠精神,或許來自於日本嚴肅的思想氛圍。
  • 古代中國人的生日慶典
    729年,唐玄宗在位的第17年,首次規定以皇帝的生日為官方節日,官員放假一到三天,對罪犯施行大赦。這個節日的稱法很多,包括「降聖節」「千秋節」(字面意思是1000個秋天的節日;「千秋」約定俗成的意思是長壽,因此,千秋節就是長壽節)。之所以叫「千秋節」,玄宗的生日在八月肯定是原因之一。玄宗晚期,他的生日又被更名為「天長節」。無論如何,「千秋」作為皇帝生日進入了語言。
  • 雪梨2020農曆新年慶典即將開啟 華人社團積極展示中國文化
    雪梨華星藝術團成員合唱《我的祖國》(攝影 莊麗婷) 人民網雪梨1月22日電 中國農曆新年將至,1月25日至2月9日期間,雪梨將舉辦百餘場包羅萬象的新春慶祝活動,其中不乏眾多積極參與中國文化展示的華人工作者及表演者
  • 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賞析物件中的文化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蘊含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像武林中失傳已久的至高武學秘籍一樣,深邃的令人神往又卻步。而《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這本書卻神奇地化繁為簡,將各種雜亂無章的文化常識分門別類,並以實物為引,生動形象又不乏歷史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