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總有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是我們的工作坐標。今天是2020年最後一天。在我們大部分人的生命之河中,這或是年復一年的普通標點。但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這卻是令人難忘的歷史交匯點。從明天開始,我們即將踏上「十四五」新徵程,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很快將要畫上句號,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即將在我們手中實現——這是民族復興徵程中的重要裡程碑,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
美好的瞬間,定格成永恆的記憶;奮鬥的畫筆,彈奏出夢想的樂章。載入史冊的這一年,世界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帶來全新挑戰和考驗,我們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發揚革命老區精神,盡銳出戰、絕地反擊,紮實推進「雙統籌」、奮力奪取「雙勝利」,聚焦打贏三大攻堅戰,堅決啃下「硬骨頭」、完成硬任務,全力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杆,推動文化名城向縱深發展……一份份漂亮的成績單,一個個爬坡過坎的勝利,凝聚著全體梅州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記錄著全面小康生動的發展脈搏。
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主要任務之一。立足生態發展區的市情實際,梅州鼓勵不同功能區在各自賽道上各展所長、賽龍奪錦,緊扣「123456」思路,以「六爭六補」為總抓手,在疫情之下依然取得了穩健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3.73億元,增速位列全省第七,工業投資增速位居全省第八,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杆正在初見成效。
乘勢而上,感恩奮進。進入下半年,廣東茶葉產業大會、2020第二屆梅州網際網路大會、紀念林風眠誕辰120周年大會、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一場又一場盛會在梅州舉行;獲授「世界長壽之都」、「客都人家」開業、2020梅馬開跑……一個又一個重大活動釋放蘇區振興新動力。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把時針拔回2016年,梅州作為全省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省定相對貧困村佔全省15.3%,相對貧困人口佔9.1%。4年來,全體黨員幹部群眾凝心聚力、砥礪前行,書寫了脫貧攻堅的「梅州樣板」——349個省定貧困村全部達到出列標準,145032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到脫貧退出標準,在省對市考核中連續實現「三級跳」,進入全省第一梯隊。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扶貧道路的生動實踐!
良好生態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色。作為廣東生態發展區,農業和生態是梅州最大的優勢。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4.35%,城區空氣品質優良率連續四年居全省第一,「世界長壽之都」認證順利通過……近年來,梅州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築牢粵北生態屏障,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系,推動形成「五星爭輝」區域發展格局,生態發展區建設越來越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越來越足。
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小康的題中之義。客家話、圍龍屋、客家山歌,客家元素比比皆是,三河壩、九龍嶂、八鄉山,青山處處埋忠骨,客家文化和紅色文化的交織融合,共同構成這座城市鮮明的文化底色。近年來,通過保護好366處紅色革命舊址,全方位、多層次推進「三好一正」工程,實施革命遺址和名人名居修繕保護工程等,梅州的文化品牌正在越擦越亮,文化成為點亮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明燈」。
大江大河奔騰向前,時代潮流勢不可擋。在即將告別「十三五」,從全面小康奔向共同富裕的關鍵階段,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對廣東提出在新徵程上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的總定位總目標。省委書記李希到梅州調研,對梅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提出一系列要求。黨中央和省委對廣東、梅州的親切關懷、殷望重託,是我們走好新時代長徵路、謀劃好新發展階段工作的戰鼓春雷。我們要用心用情學習體會,滿腔赤誠宣傳踐行,將「十四五」時期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省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將「經濟發展更加高質量」確定為「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之一,是我們在新徵程上實現梅州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全市上下要準確把握新發展理念、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胸懷全國全省發展大局,自覺服從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兩大戰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科技創新力促經濟發展「換道超車」,全力打造梅州之新、梅州之特、梅州之好。
脫貧不是終點,好日子永遠在後頭。要清醒看到,不少貧困戶的經濟狀況還很脆弱,個別脫貧縣的產業基礎還不夠牢固,同時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尤其需要注意防止出現返貧和新增貧困。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們要緊扣市情,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探索廣梅園等三大減貧模式,設立梅州市防返貧基金,創新探索「433」產業扶貧模式,促進全體人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斷前進。
「南鬥東偏第一山,白頭初得扣禪關。」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杆,是省委全會賦予梅州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我們要按照「面上保護、點上開發」的原則,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培育綠色產業新體系、建設綠色發展新平臺、打造創新驅動新支撐、優化生態經濟新環境,暢通內外循環新渠道,努力將梅州打造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東樣本。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決勝全面小康、邁向新的徵程,梅州要進一步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蘇區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結合起來,讓客都文化「亮」起來、文物古蹟「活」起來、創意產品「熱」起來、文旅活動「鬧」起來、文明之歌「唱」起來。
2021年的第一縷陽光即將灑下。讓我們從偉大的2020年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在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基礎上,書寫更多屬於梅州的春天故事,為廣東實現總定位總目標作出更多梅州貢獻!
策 劃:嚴 亮 湯凱鋒 辜昀玥
採寫統籌:唐林珍 李永強
編輯統籌:趙文君
版式統籌:陳 樂
出 品:南方日報地方新聞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