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是非常膽小的動物,但當它與你熟悉後,可逐步引導它站到你手掌上來,儘量讓它覺得安全舒適。當你把手掌伸出,它會主動爬上來,這時就可與它玩耍了。龍貓骨骼非常柔軟,除非萬不得已,不要提著尾巴將它懸空。
龍貓是非常聰明、好奇且極有趣的動物,記憶力很好,能知道自己的名字、確認誰對它更好。飼主可教它做些小動作,諸如站立、轉圈、作揖、握手、捉迷藏等。龍貓喜怒哀樂都擺在臉上,對善意和惡意的接近都有極度敏銳的感受,如果你對它好,它會很快接受你,如果你只是想捉弄它,它就會緊張。
龍貓的長相奇特,前身像兔,後身像松鼠,體型小而肥胖。龍貓的背部和身體兩側的毛呈藍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的毛漸淡至白色。腹部有一條細窄而明顯的白色帶。全身以絨毛為主,每一毛孔能長出50~60根絨毛(貓或狗只有2~3根),多的有70~80根。龍貓有一雙又大又明亮的黑眼睛,鼻子的兩側有長短不一的鬍鬚,它的觸覺靈敏。耳殼大而薄,圓形。前肢短,有5趾,後肢4趾很健壯,趾前端有軟墊。尾巴上生有長長的灰黑色絨毛,蓬鬆柔軟像松貓尾。
龍貓是一種史前就存在的嚙齒類小動物。在野外,它們結群生活在海拔360~2100米的高山巖石縫隙和亂石堆中,不喜歡強烈的直射陽光。群體在100隻以上,多夜間活動,善跳躍,移動迅速。龍貓主食植物,喜食富含纖維的草本或灌木的皮、莖和枝條。進食時用前肢握住食物,然後啃咬。人工飼養條件的龍貓喜歡吃顆粒飼料,食量不大,習慣一餐多次取食。
龍貓靠後肢坐立,環顧四周,警惕注視著周圍的情況。如果受到威脅,就會舉起後腿,猛烈地彈向敵人。在冬季繁殖時期,雌性間攻擊性增強,互相爭鬥激烈。龍貓不冬眠,性情溫順,能發出幾種不同的叫聲,壽命近20年。
野外的龍貓已很少見,現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保護的物種,禁止非法狩獵與進出口貿易,現在出售飼養的龍貓都是人工養殖的。
龍貓很膽小,剛帶回家時籠子要放在避光安靜的角落,除了餵食和清潔,儘量不要去打擾它,這個過程通常要一周以上。龍貓缺乏汗腺,怕熱,喜歡乾燥陰涼的環境,適宜的溫度是2C~30℃,室內溫度以14C左右為宜,相對溼度應保持在50%~60%。夏天的時候,要注意室內的通風透氣和降低溫度,如果過長時間處在超過30攝氏度的高溫中,就很容易引起龍貓的中暑以致死亡。高溫季節可在龍貓的飲水中加入少量鹽(比例0.5%),防止脫水。龍貓喜歡跳躍,因此籠舍要高且寬敞,材料為不鏽鋼質。籠內布置些遮蔽體,讓它可以躲藏,有安全感。糞便幾乎沒有異味,尿液會有些許味道,所以只需在籠底鋪少量木屑吸取尿液。磨牙木或磨牙石是龍貓必需的,否則門齒過長會導致它無法進食而死亡。槽牙則需要通過咀嚼專業草磚來磨損。
龍貓是夜行動物,所以作為主食的顆粒飼料要在晚上投喂,早上可餵苜蓿草和牧草等。出現拉稀現象,就要停止主食和苜蓿草,只吃牧草,直到恢復正常為止。野生龍貓用火山灰來清理自己,人工飼養的龍貓可以用沙浴粉來代替。沙浴粉可到寵物店去購買。建議每兩天洗一次,遇到溼度大的天氣可以每天洗,以免患上皮膚病。如果發現它經常瘙癢,說明皮膚太幹,要及時減少洗澡的次數。
儘量不要將龍貓帶到室外。如果你打算將它帶出去,應先將小收音機放在籠子邊上播放,使它習慣人類社會的各種聲響。帶龍貓出門最好用有蓋子的專用攜帶籠,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要讓它被陽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