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庚子年也就漸漸過去了,明年又將是辛丑牛年。新的牛年年會將帶來怎樣的年景?等於是對牛年的看法,普遍還是喜歡、看好,而對即將過去的庚子年,素來都沒有過多的讚譽。經過多年的積累,明年不僅是牛年,而且是沒有立春的一年,對於沒有立春的那一年,在鄉下把它叫做「滑年」「黑年」「寡婦年」。因此下一年也是牛進寡婦的典型年份。
鄉村裡,進臘月基本上就是進新年,因為在鄉村裡,人們對「年」的期待是很強烈的,每當進臘月,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年貨,進入臘月,鄉村裡的大集也是熱鬧起來,許多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外出求學的孩子都會上熱火朝天的大集買年貨。
因此,對於農村的人們來說,春節的生活就即將開始。而且在農村,人們除了平時買年貨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討論明年的年景,畢竟農民的主要來源就是土地,這種天氣情況必須事先知道,而明年正好是辛丑年、牛年、寡年,老人家常說:「牛年,牛年,牛年,五穀豐」,有什麼道理呢?帶你去了解一下。
因為農曆閏月的出現,導致立春在一些年份裡不存在,而在另一些年份裡卻出現了兩個立春,所以立春不存在的意思就是缺缺,古人把缺也稱為缺年,所以缺年也叫缺年。但後來在鄉下慢慢叫賣,逐漸演變成寡婦年。這一年裡你其實和寡婦沒什麼關係。這只是一個民間傳說罷了。又是一年沒有立春節氣的正常年份。
2021年的公曆是無春年,即寡婦年,2021年的立春是庚子年的臘月二十二,下一個立春是壬寅年的正月初四,這樣算來,中間的辛丑年,也就是明年的兩頭都沒有立春,在農村,這是寡婦年。
鄉下,人們認為牛年是個豐收年,儘管牛在十二生肖中排在次位,但在鄉下人心目中,牛的地位卻比其他地方高,因為鄉下人的生活離不開牛,無論是耕地、馱糧,還是做其他農活,牛的力量最大,性情也很溫和,很聽話,自古以來,鄉下人都把牛看作是農民的好朋友,所以遇到牛年很受農民歡迎。
這些俗語都是經過多年的積累而成的。有時的確有一定的道理存在著,如民間對每年的年景都會有《地母經》的預言,根據《地母經》對明年辛丑年的描述,稱之為:太歲辛丑年,病疾稍起,吳越桑麻好,荊楚米麥臻,春夏皆甘雨,秋冬皆極。這本古代民間的《地母經》,放在現在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魔力。庚子年剛過,疾病爆發導致今年的年頭相對比較艱難。而且明年的疫情會有所好轉,所以稱之為「病稍急」。
民:大體上說,這句俗語更像是對豐收的期盼,至於這個俗語到底準不準,有沒有道理,相信只有相信科學才是真的,但是不管怎麼說,既然有好的寓意,相信來年農民的動力也會很足,五穀一定會豐收,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