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桂魚又名松鼠鱖魚,是江蘇省蘇州市地方傳統名菜。當炸好的鱖魚(或桂魚)上桌時,隨即澆上熱氣騰騰的滷汁,它便吱吱地「叫」起來,因活像一隻松鼠而得名。
這道菜成菜後,形如松鼠、外脆裡嫩、色澤橘黃,酸甜適口,並有松紅香味。
桂魚的另外一個名字是鰲花魚,它是「三花五羅」中最貴的一個魚種,其肉質細嫩肥厚且鮮美,因此成為了魚種之上品。而松鼠桂魚是桂魚的一種做法,其烹飪方法簡單,味道鮮美且營養價值也非常之高,
松鼠桂魚的前身是松鼠魚。清代《調鼎集》中有記載為:取鮪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作松鼠式。油、醬油燒」。鯚魚,即鱖魚,也叫「鯚花魚,南方人多稱其為桂魚,取蟾宮折掛之意。
據說,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蘇州就有「松鼠魚」了,而這道松鼠魚並非用鱖魚作為食材,而是用鯉魚製作,乾隆皇帝曾品嘗過後,贊其美味。後來,這道菜才逐漸發展成用鱖魚製作的「松鼠桂魚」。
松鼠桂魚
材料:桂魚200克,料酒2克,松子10克,胡椒粉少許,番茄醬10克,植物油500克,溼澱粉50克,食鹽適量,食醋 15克
做法:
1、將桂魚去鱗、鰓、鰭、內臟,去掉頭上的皮衣,洗淨,把魚頭斬下,攤開、拍扁。用刀把魚背部的魚骨切掉(不要把魚腹切破),在尾巴處留約1雨的脊骨;
2、桂魚去骨後,皮朝下攤開,用斜刀切成花刀,刀深達肉的4/5,不要切破魚皮,在尾巴處開一個口,將尾巴從刀口中拉出;
3、 將魚身撒上食鹽、胡椒粉、料酒、溼澱粉(少許)塗勻;
4、 炒鍋上火,燒熱後倒入植物油,油熱至七成,將桂魚蘸少許澱粉,放油鍋中炸數分鐘,再將魚頭蘸上澱粉,放入油鍋中炸,炸至呈金黃色撈出,將有花刀的一面朝上擺在魚盤中,裝上魚頭;
5、 將松子放在油鍋中,待熟後撈出,放小碗中。 5、 炒鍋中留少許油,放入少許清湯,加食鹽、糖、番茄醬、食醋,燒沸後,用溼澱粉勾芡,加入熱油少許推勻,出鍋澆在魚肉上,撒上松子即可。
松鼠桂魚怎樣去腥呢
大家都知道吃魚,最苦惱的就是去腥,製作松鼠桂魚也不例外,其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給桂魚去腥,大家常用的去腥方法就是放生薑或者料酒,那麼除了這些方法外,桂魚的去腥方法還有哪些呢?下面歸納了6點桂魚的去腥方法:
1、河魚有泥味,可先把魚放在鹽水中清洗或用鹽細搓,便能去除異味。
2、夏天,有些河魚有土腥味,烹時影響味道。可先把魚剖肚洗淨,置於冷水中,水裡再滴入少量食醋,或放入少量胡椒粉或月桂葉,然後再燒制,土腥味就消失了。
3、炸制河魚時,先將魚在米酒中浸泡一下,然後再裹麵粉入鍋作,可去掉土腥味。
4、在炸魚前,先將魚放在牛奶中浸泡片刻,既能除去腥味,又可增加鮮味。
5、魚剖肚洗淨後,用紅葡萄酒醃一下,酒中的鞣質及香味可將腥味消除。
6、加工魚時,手上會有腥味。若用少量牙膏或白酒洗手,再用水清洗,腥味即可去掉。最好使用絞汁後的檸檬或橙子,若生變沒有的話,生薑也可以。
綜上所述,魚的去腥除了可以用生薑和料酒來去腥外,還可以用鹽、食醋、胡椒粉、香料、米酒、牛奶、葡萄酒和檸檬等去除魚的腥味。
搜索"ljtcw6"或"LJ老家特產網"關注我們,可以了解我們最新動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