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北侖新碶街道抗美援朝老兵胡仁龍走進博平小學,參加該校的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隊會——「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通訊員供圖 |
![]() |
通訊員供圖 |
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紀念日。70年前的那場出徵,358位寧波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永遠地留在了朝鮮的土地上,我們永遠銘記。銘記偉大勝利,推進偉大事業。我們這樣紀念70年前的那場出徵,緬懷逝去的英烈,致敬最可愛的人,我們在學習英雄中成長,從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幹事創業的動力,為寧波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貢獻力量。
一場追憶:70年前寧波這樣支援抗美援朝
70年前的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戰場,毅然承擔起保衛和平的歷史重任,與朝鮮人民軍共同抗擊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者。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寧波人民發揚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廣泛開展訂愛國公約、參軍參幹、擁軍優屬、增產捐獻等活動,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戰爭。
1951年1月,寧波市抗美援朝分會成立。據統計,1951年,寧波有104萬多人次參加支援抗美援朝遊行,109萬人次在和平公約上簽名。
在訂立愛國公約的過程中,1951年6月1日,抗美援朝總會向全國發出捐獻飛機大炮的號召。6月27日,寧波市抗美援朝分會和市協商委員會舉行聯席會議,號召各界群眾提高愛國熱情,修訂愛國公約,掀起增產捐獻運動的熱潮。至1951年底,全市各界捐款154萬元,全專區捐款417萬元。
1950年1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政務院發布《關於招收青年學生、青年工人參加各種軍事幹部學校的聯合決定》後,寧波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掀起參軍參幹支前的熱潮。到1951年9月,專區、市共有4760名青年學生和工人報名,其中393名被分批錄取入學。
1951年1月,中共寧波地委在莊橋等7個鄉組織參軍動員工作試點。期間,專區、市組織了3次徵兵工作,共有2.5萬多名青年報名參軍,其中16083人光榮入伍,湧現出許多妻送夫、父送子、兄送弟的感人場面。
各界還掀起踴躍支前的熱潮。全市醫務界報名志願赴朝的有65人。工人群眾也積極要求到朝鮮前線服務。當時寧波市的4家汽車公司,共有40人奔赴朝鮮前線。
一次尋訪:緬懷英烈,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今年10月12日,寧波市區兩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帶著一個尋訪團走進了奉化區溪口鎮石門村,他們要尋訪的是解放戰爭一級戰鬥英雄、抗美援朝烈士毛杏表和抗美援朝一級戰鬥英雄毛張苗的故事。
毛杏表烈士出生於1916年,1942年10月在四明山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歷任副排長、副連長、輪訓隊副隊長、連長、副營長等職,參加過淮海、渡江、宿北、萊蕪、孟良崮、解放上海等著名戰役,全身共15處受傷,曾榮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三等功3次,被授予「全國一級戰鬥英雄」「華東一級人民英雄」等稱號,出席過開國大典和全軍首屆英模代表大會。1950年10月他堅決要求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20軍60師179團2營副營長。11月28日在朝鮮乾磁開戰鬥中,在敵機的轟炸中不幸犧牲。
毛張苗1943年參加革命,在解放戰爭中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戰役,1950年11月,毛張苗隨部隊入朝作戰,在長津湖戰役中,帶領五連榮立集體二等功,毛張苗榮獲個人一等功。戰後,五連榮獲集體一等功,並獲志願軍總部授予的「尖刀連」榮譽稱號。毛張苗再獲個人一等功,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並獲朝鮮政府授予的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和三級國旗勳章。
尋訪英烈故事,是寧波緬懷英烈的一種方式,據黨史部門統計,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寧波籍烈士有358人。
以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為契機,寧波積極開展了「紅色九月、彪炳歷史、照亮未來」為專題的英烈褒揚活動。
10月20日至22日,寧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全市優秀英烈宣講員深入部隊、學校、企業、農村開展「銘記英烈 矢志傳承」紅色故事宣講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圖片巡展活動,籍此深切緬懷英雄烈士不朽功勳,大力弘揚抗戰精神和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一場座談:
回憶往昔,向老戰士致敬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0月22日,寧波市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服務管理第二中心傳出了熟悉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寧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特地請來了16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志願軍老兵,聽他們講述當年戰場上經歷的故事,以紀念70年前的那一場出徵,向老兵們致敬(下圖)。
寧波市軍休二中心服務的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一共有34位,最年長的96歲,最年輕的84歲,平均年齡88歲,因老戰士們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參加座談會的只是部分代表。
說起當年在朝鮮戰場上的經歷,這些老戰士都難掩激動。
「我就準備犧牲在朝鮮,你打死我我也心甘情願,我就是保衛祖國,保衛人民,支援朝鮮來的。當時,我真的就是這樣一種想法。」88歲的周志高老戰士回想當年一度哽咽。
1951年,周志高應徵入伍,學習飛行駕駛,實際飛行時間只有97小時,就駕駛殲擊機衝上藍天保衛鴨綠江大橋。
老戰士陳雪帆曾是抗美援朝戰場上的一名文藝兵,說起犧牲的戰友,他忍不住流淚。「每天有人犧牲,我們的榮譽應該都屬於他們。」
「老領導,來來來,我們合張影吧,一眨眼,抗美援朝70年啦,我們都還活著,不容易啊。」87歲的樊金然嗓門洪亮,說話直爽,他拉著老戰士周寶良拍了張照片留作紀念,他說,抗美援朝時,他還是個新兵,因為作戰勇敢,立了個三等功。
根據有關部門統計,寧波市健在的包括出國作戰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出國為抗美援朝服務的醫務、鐵道、翻譯,參加停戰談判等人員,民兵、民工、作家、攝影等人員,戰爭結束後幫助恢復生產生活建設人員,總共超過630人。
慰問座談走訪,向老戰士們致敬,這也是寧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全市各地也舉行了形式多樣的慰問走訪活動。慈谿組織綠馬甲老兵志願服務隊為抗美援朝老兵夫婦拍攝婚紗照;餘姚先後對該市50餘名抗美援朝老兵進行了走訪慰問,整理記錄了他們的戰鬥故事;北侖對全區76名抗美援朝老兵進行了摸底走訪,「關愛定製」,引導社會力量共同關注關愛抗美援朝老兵;奉化以舉辦一場「紅色宣傳」、開展一輪「紅色走訪」、組織一次「紅色巡展」、進行一批「紅色宣傳」開展了一系列紀念活動;鄞州舉辦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藏品展;象山組織了「致敬,最可愛的人」觀影活動等。記者 戴曉燕
通訊員 任寧 李少鋒 周慧紅 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