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到1950年2月,日本棋院和關西棋院的十名六段,七段棋手輪流出場,和吳清源下測試十番棋,吳清源為了能和藤澤庫之助一較高下,屈尊而至。
當時吳清源是八段,由於他在這次測試十番棋中表現出色(八勝一和一負),1950年2月,也就是吳清源戰勝最後一位對手,排在第十位出場的坂田榮男後不久,日本棋院宣布吳清源升入九段。吳清源成為日本圍棋史上通過手合制升入九段的第二個人。
再往後吳清源和藤澤庫之助的爭奪天下第一的十番棋對抗賽才慢慢拉開帷幕。
林有太郎是日本棋院在冊棋手,職業七段(當時),他生於1900年,比吳清源年長14歲,在所有的測試吳清源的十位棋手中,唯有林有太郎最年長,另外細川千仞,前田陳爾也比吳清源年長。所以日本棋院組建的這支隊伍並不是青年隊,而是老中青聯合隊伍。
林有太郎(日本)
從棋的內容上來講,窪內秀知贏了,沒得說,炭野六段和了,也很不錯,所有的日本棋院所屬棋手八戰全敗,這太跌面子了。林有太郎這盤棋形勢最為細微,僅僅一目半負 ,但是不是比自己的同事更有機會,那就得看我們自己的判斷了,下面一起看這盤棋。
基本圖局面一:
吳清源(白)和林有太郎戰至此局面,吳清源118尖補三三,吳清源這是認為這樣就贏了,這一點和六十七年以後橫空出世的AlphaGo頗為類似。這也是後世人對吳清源頂禮膜拜,驚為天人的原因之一。
基本圖局面二:
李世石(黑)VS谷歌圍棋AlphaGo(白)五番棋第一局 ,186 手,白中盤勝 ,2016年3月9日 弈於首爾。
根據後來數據分析,AlphaGo118手尖補,勝率達到了82%,也就是說AlphaGo自認為輸不出去了。
實戰圖一:吳清源罩在34位,林有太郎35位補,一攻一防,非常精彩。布局階段,吳清源弈得自由奔放。吳清源專注有《白布局》和《黑布局》,即使是放在現在,他的許多理論也是適用的。
實戰圖二:白16是先手,這是吳清源棋風細膩的一種體現。
實戰圖三:黑1分斷白棋,白2虎基本安定下來。白6以下,將黑棋也斷開,這是亂戰局面。
實戰圖四:白棋外面走成一道厚勢,邊上是劫活,
實戰圖五:在右上角白棋有劫材,所以右邊白棋不會被吃。
實戰圖六:吳清源經過形勢判斷,白12尖補在三三,事後看來,這是無聲的勝利宣言。
實戰圖七:形勢其實還很細微,所以林有太郎並沒有放棄,黑9,黑13都是實戰手,
實戰圖八:白10至白14是完美的定型手段,
實戰圖九:林有太郎也沒有落後特別多,但差距始終都有,吳清源仿佛溫吞水煮青蛙,林有太郎亦步亦趨,差距一直存在著。
實戰圖十:這個局面在業餘棋手對局中可能還會產生變數,但職業棋手眼裡結果已不會改變。
實戰圖十一:林有太郎之所以還在繼續是因為形勢特細微。
實戰圖十二:需要說明的是黑24有必要補一手。
參考圖一:否則白2點,以後有擠過的手段。
實戰圖十三:終局局面,黑棋差一目半,還是輸掉了。據說溫吞水裡的青蛙就是這樣死掉的。
吳清源(圍棋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