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對於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可謂是非常的重要。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以外,可能當地的自然資源也是影響本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砝碼,有些國家可能自然環境不行,但是卻蘊含著大量的資源,因此在世界上也有立足之地,比如像沙烏地阿拉伯這個國家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01曾有「天堂島」之稱的國家
那麼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國家也是類似,雖然這個國家的面積不算很大,該國最開始也是一貧如洗,但是因為後來發現了本國蘊含的自然資源於是開始大力挖掘,曾在一時竟然成為了暴發戶,可惜這個國家只會一味地攫取自然資源而不懂得自己去思考和創造致富之路,最終還是淪落到了坐吃山空的地步。
這個國家其實就是諾魯,諾魯位於中太平洋、赤道以南約60公裡處,由一獨立的珊瑚礁島構成,全島長6公裡,寬4公裡,海岸線長約30公裡,最高點海拔61米。全島3/5曾為磷酸鹽所覆蓋。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均氣溫24℃-38℃,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有「天堂島」之稱。
諾魯陸地面積21.1平方公裡,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32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而生活在島上的諾魯人是密克羅尼亞人的一支,為馬萊人、美拉尼西亞人和玻里尼西亞人的混合類型。隨著磷酸鹽儲量的枯竭和採礦帶來的環境惡化,加上管理全島財富基金的減值,諾魯政府求助於一些不尋常的方法來獲得收入。
02曾放狠話「沙特不過如此」,如今早已坐吃山空
1990年代,諾魯成為了一個避稅天堂和洗錢中心。自2005年起,諾魯接受澳大利亞政府的援助,作為回報,諾魯建立一個拘留所處理那些非法進入澳大利亞的難民。諾魯曾靠磷酸鹽紅極一時,因為島上含有大量的磷酸鹽,所以他曾經靠著這個資源還一度成為了太平洋的首付,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諾魯的人均收入更是一度排名全球第一,甚至還曾經放過狠話,即便是沙特在我們面前也不過如此。
當地人最瘋狂的時候,可以說當地修建了電視臺、環島高速公路、機場、波音飛機等等,紙醉金迷已經完全不能夠來形容諾魯人了,對於他們這簡直算是普通日常。不過諾魯人還沒有瘋狂多久,就逐漸迎來的日薄西山的時候。其實島上的磷酸鹽是之前鳥糞經年累月才孕育出來的,所以如果不合理使用資源,只知道一位過度開發的話,早晚會有用完的一天。果不其然,在2005年諾魯終於接受了澳大利亞的援助,而它也徹底成為了一個被打回原形的「暴發戶」。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並寫下你的個人看法。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我們文章的話,就請點個讚和分享吧。另外點擊關注,可以方便您更加快速地找到我們哦,我會一直在這裡等著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