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博美犬在日本的發展
中國大陸博美犬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臺灣地區博美犬的發展,而臺灣博美犬的發展又與日本博美犬發展關係密切。因此,作為一個博美犬飼養愛好者,我們很有必要了解日本博美犬的發展史。
日本最早出現的博美犬是在1918年曰本的中央畜犬協會舉辦的犬展上。二戰後日本博美犬的水準很低,大部分是狐狸犬的雜交種。
1949年,日本畜犬協會(JKC)的板本保氏發起保護及推廣純種博美犬運動,獲得眾多養犬愛好者響應。1958年博美犬終於在JKC本部展中獲得了"最高名譽賞」,這之後陸續引進日本 有著重要貢獻的博美犬大多為美系,也有少部分英系。後來英國博美女王黛克夫人通過美國人賣給日本人第一隻英國"哈多麗」系博美犬BabyChimereofHadleigh。不久,日本又引進了名氣更大的英國第39代國際冠軍犬CHRh叩sodyofHadleigh,有了這隻名犬的輸入,日本的博美犬飼養繁育才踏上了世界性的行列。
日本與英國博美犬的正式交往始於1966年,首先引進的是英國冠軍EngchKestrelofHadleigh,緊接著引進了克裡夫茲犬展的BOB犬SweetDream'sofAurum。雖曾引進了很多有名種公,但因當時日本好的種母稀少,所以也沒有好的成果展現。直到1970年,才陸續有英國優秀的種母輸入,日本博美犬的水準才得以提高。1969年黛克夫人訪曰,強調了"毛質比毛色更重要」的觀念,促使日本人開始注重毛質的改良,HadleighofDencingMaster就是此時期來到日本,而後成了改良毛質的功臣。
1975年Eng.CHHadleighShiningStar成功的輸入日本後,日本博美犬的水準又朝前跨了一大步。而近代繁榮日本博美犬水準的功勞犬尚有E.ch.HadleighSuperSonie、HadleighDancingMaster等等。
五十嵐一公對犬的熱愛,得到了黛克夫人的賞識,他從英國引進了許多優秀的冠軍種犬,經過長期改良,繁殖了一批優秀的後代,使其贏得了黛克的信任,允許他在日本繁殖的優秀犬只冠上哈多麗的名號。經他的手而發揚光大的名犬無數,從EngCh.HadleighofShinngStar到Engch_HadleighofPrideStar,他都做了最妥善的運用,現在由他手裡所繁殖出來的例如HadighofSuperStar、HadleighofSuperman等,都是日本的優秀種公。
2. 博美犬在中國臺灣地區的發展
1963-1965年間,博美犬首次由日本引入臺灣,由於輸入臺灣的博美犬大部分屬於美國血統,而極少部分是美英混血。
1973-1974年間,臺灣愛犬人士在日本東京JKC本部展上見了英國各系博美犬優雅靜姿與動態後,不惜重金,選購很多英系博美帶回臺灣。
在1973年春季引進了有英國「奧拉蒙」血統的2歲橘黃色公犬1隻及菲來特1歲半橘黃色公犬1隻,另有父英產、母美產的母犬數隻同時輸入臺灣。引入繁殖後,發現英系博美犬繁殖的後代頭部、耳朵及毛質方面確實改良不少,因此臺灣博美繁殖家們對英系博美犬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1974年,臺灣觀展人士又帶回父母均為英國「哈多麗」系的3歲半深橘色公犬1隻以及在日本JKC展中獲幼A組冠軍的哈多利系11個月的銀灰色公犬1隻及英系繁殖用母犬數隻,輸入臺灣。
1975年,又有哈多麗系主流血統的公犬3隻及10餘只公犬加入臺灣繁殖陣容,此時臺灣博美犬所有英系血統已佔著當時博美犬的半數。
到1976年,有更多不同血統的英系名公犬陸續引入臺灣,其總數大約有50多隻,其中公犬10餘只,母犬40餘只,其血統大多為英國博美犬的主流系統"哈多麗」系。至此,臺灣所有英系博美的血統構成,已經與日本所有者大致相同。
1977年以後,博美犬在臺灣的飼養風氣愈來愈盛,且前途看好,而種公陣容日益強大,許多英產的冠軍種公也紛紛入駐臺灣,因此自1977-1981年間,可稱為博美犬在臺灣的全盛時期。1991年以後,許多後起之秀陸續崛起,不但許多優秀的種犬相繼入臺,許多優秀的仔犬也陸續誕生,整個博美市場也人氣沸騰,熱鬧非凡,這一波博美熱潮,已經把臺灣地區的博美犬水準推升到一種更高的境界。
好了,小編這次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作者內容,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