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尊敬的投資人,新年好。這是我對所管理的$大道全球精選(P000325)$和$iMeigu Fund(P000057)$的2020年全年的總結。
其實我一直的觀點是,投資不是以自然年的周期來劃分的。不是說去年做了個什麼策略,新的一年又準備一個策略。而且以年度最後一個交易日來計算的淨值,也會存在非常大的偶然性。成績已經是過去,過程中的邏輯和思考,在年度總結中更加重要,因為這個關係到未來能否重複。不可重複的策略和操作,只對過去有意義,對未來沒有任何價值。
但無論如何,在跌宕起伏的2020年中,取得不錯的業績,總是值得高興的事情。業績好的時候,我願意多談談教訓,這樣好讓自己保持清醒。
這幾天準備寫總結時,我一直在思考,過去一年的業績,有哪些是屬於運氣的偶然所得?哪些是可重複的理念和策略的必然結果?
我平時喜歡在雪球分享自己的想法,所以可以從回顧這些內容裡,尋找答案。
2020年的疫情,估計是我們這一代人所經歷過的最大的全球性災難。美股市場,大盤也出現史無前例的連續暴跌熔斷。市場風聲鶴唳之中,我年初曾經做了策略上的調整——放棄抄底的想法,無法預估底在哪裡,底也可能是好幾個月甚至更長;避開現金流受疫情影響嚴重、有破產風險的行業;生活必需品和醫療行業可能不錯,但是沒在能力範圍之內;網際網路的在線視遊戲、視頻、直播、和電商是重點方向,逐步買入,承受一定波動。詳細見《現在是最恐慌的時候了嗎?》。
從結果來看,的確避免了淨值過大的回撤,但也影響了收益率。特別持倉都集中在純線上業務的公司,導致其他一些本來長期看好的公司,如小米、特斯拉,倉位比例過低。如果從更長的時間時間緯度來思考,這些調整是沒有意義的,只要避免過大的回撤不會導致基金清盤就行。我當初的想法是「人類從遠古的祖先開始,就與各種瘟疫搏鬥,未被滅絕,繁衍至今。這次Covid 19新冠疫情,無論多嚴重,也終將過去的。只是我們要努力讓自己以及自己所持有的公司,都活到疫情之後。」 所以不能簡單區分得失,只能說做了一個取捨。或者說,過高估計了疫情的影響,甚至說,不應該對這個影響去做預估。這也是今年最大的教訓,如果有的話。
不過,在個股投資回報率上,特斯拉是一騎絕塵,絕對值也相當不錯。這完全得益於自己從2019年年初開始的深入研究,對汽車的智能化和電動化做出前瞻性的判斷。詳細見《如何通過社交網絡研究公司》 以及《關於電動車和特斯拉的那些老問題》。
小米也類似,個股投資回報率不錯。但其實我對小米的研究,遠沒有特斯拉細緻,更多是基於小米模式和產品理念上的理解。所以這個賺錢有一定的運氣成份。詳細見《買入小米的邏輯》 。另外一家重倉持有的公司,嗶哩嗶哩,也貢獻了大量的利潤。不過由於我自己不是B站的典型用戶,也不敢說自己能完全理解B站的用戶和文化。但如我在7月份的在線路演中所說的那樣,「一家中概股裡面的視頻公司,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是用戶比較獨特,文化也比較獨特,有的人說他是中國最接近Youtube的公司,我認為他跟Youtube還是差別比較大,而且我認為他並不需要做中國Youtube,做他自己就行了。他的用戶規模挺龐大,但是之前的主要收入是廣告,作為一個視頻網站,又不在視頻裡面放廣告,所以短期收入肯定受很大的影響。整體上,他的收入規模跟他的用戶規模是不匹配的,所以他也一百多億市值了。因為是虧損的,如果從營收規模看,肯定覺得估值很離譜。但是按我剛才的理論,如果他的用戶規模保持增長,將來遲早能變現的,如果按用戶來估這個公司,就會覺得這個公司肯定不是幾十億美元的公司。至於什麼時候他的用戶價值能體現出來呢?可能需要一些過程,以及公司需要做一些更高效的變現的業務,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我們目前想不到的事情,我們重點需要觀察這個過程,等這個用戶價值出來了,市值就遠遠不止這個了。」
與此同時,因為對用戶價值優先的理念,以及基於行業和企業及產品的理解,抵擋了低估值的誘惑,避免虧錢,這個尤其難得。在年初調整倉位過程,對兩家在線直播的公司進行取捨時,選擇了國際業務高速的增長的,而放棄了估值更低,但用戶沒什麼增長的另外一家。回顧起來,有時候覺得比賺錢本身還要讓人欣慰。
電商方面,2020年重點倉位是京東,這是基於其利用京喜等方式在微信實現新用戶獲取,以及高效的配送在疫情期間贏得的口碑,還有差異化的競爭。但電商裡漲得最瘋狂的拼多多,我從中賺到的錢很少,原因以前說過,就是對其商業模式及持續競爭力的存疑。這個很可能是我自己判斷出錯了,雖然我很早就開始研究拼多多。沒有辦法,如果時間再來一次,多半仍會早早賣掉,所以這個也不算什麼教訓。沒有什麼公司是必須買的,反而是有的錢不能掙。畢竟錯過了一家公司,只是少了一個賺錢的機會,心理上可能有遺憾,而實際並沒什麼損失。
總言之,即便又過去一年,策略和理念上,不會有大的調整。新的一年亦如此,反而是在實踐中,考驗自己對投資理念的理解和堅持。可重複的經驗和能避免下次犯錯的教訓,比暫時的業績更重要。關於我更多的總結和思考,見《在美股風暴之中,堅守網際網路投資》。關於未來,見《十年——網際網路的過去與未來》。
最後解釋一下,所謂的重倉,對我來說,可能是百分之十幾的比例。如果從倒後鏡看,一半倉位買在漲幾倍的公司,那淨值當然非常可觀。這裡就涉及一個集中還是分散的問題。我的觀點是,如果能有非常確定的把握,而且又能承受巨大的回撤,集中當然比分散要好。只是這兩個前提,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所以分散是為了避免單一判斷的出錯,以及避免過激的回撤導致死在黎明之前。另外,我的人民幣基金大道全球精選和美元基金iMeigu Fund 的淨值不完全一致,因為兩個產品的淨值統計周期不一樣,前者是周;後者是月;另外,美元基金的淨值,是扣除所有費用提成後投資人的實際所得。目前美元基金2020年12月的淨值還沒出來,月度漲幅估計也與人民幣基金接近。
謝謝大家。
梁劍
2021年1月5日
作者:梁劍連結:https://xueqiu.com/8186325164/167647360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