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科學家發現隕石來到俄羅斯,我國上空頻繁出現罕見異象,通過2020年人類經歷的事情,相信所有人都不想再次經歷一次,去年地球上的人都很忙,年初疫情過後,隨後迎來了山火、蝗蟲災難,讓所有人身心俱疲,2020年南極和北極都出現了變故,甚至創下了氣溫新高,如今進入2021年後,人類又該怎麼辦?
高溫的影響
人類對2021年發生的事情是未知的,不過年初已經出現了多位預言家留下了對2021年的看法,根據2020年的走向趨勢來看,最引起大家注意的莫過於南極和北極,受到氣溫的影響,兩個地區分別出現了28攝氏度、36攝氏度的高溫,這在以往是不可能出現的,更不可能讓極寒地區迎來冬季,高溫的出現導致冰川開始了融化之路,隨後引起了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地區的城市已經受到了影響,其中包括我國在內的沿海地區。
除了海平面上升之外,北極圈內的凍土層開始了融化之路,埋藏萬年的遠古生物和遠古病毒開始偷偷跑了出來,去年科學家已經發現了眾多古老生物殘骸,甚至北極圈內出現了罕見的「末日天坑」,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意味著地球環境正在變壞,當然南極也沒有逃過高溫的影響,年初出現的「血雪」引起了科學家注意,血雪的出現並不是動物的雪,而是藻類植物在適宜的溫度下開始繁衍。
高溫出現已經留下了兩個隱患,首先海平面持續上升導致陸地面積越來越少,人口增多陸地變少,所有人處於一個擁擠的陸地有可能會出現戰爭,其次凍土層的融化會讓病毒出現,病毒出現後會威脅人類生活,一旦進入人類世界後,後果將不堪設想,畢竟所有人已經厭惡了困在家中的日子,面對這兩個隱患,人類該怎樣做?
霍金的警示
霍金作為近代著名科學家,他曾經預言過未來地球會變成一顆大火球,在200年內這條預言可能會實現,這都源於人類工業革命後肆意發展自己科技,沒有意識到保護環境,從而一步步走到現在,除了地球會變成火球之外,聯合國在今年也提前預測了2021年現狀,人類或許會迎來饑荒、農作物減產的情況,這都源於地球極端氣候的影響,雖說這都是提起留下的預言,未必會成真,可是大家也要謹記科學家提出的預言,他們的預言一定是有原因的。
面對這樣的情況,各個國家已經開始了保護地球計劃,比如我國在近幾年特別注意植樹造林、治理土地沙化,我國和其他國家相比在發展科技的同時從未放棄治理環境,人類和環境是一個整體,任何一方出現了問題,人類也會受到影響,再加上各國開始監測環境汙染問題,相信憑藉各國努力地球會變得越來越好!
當然不僅僅要依靠國家改變地球環境,人類也要從日常做起,工廠要減少碳排放,根據衛星傳回照片來看,地球上空開始變得「霧蒙蒙」,被灰色籠罩了,這全都是人類過多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如果人類想要迎來更好的明天,從現在開始做好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