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7日12時13分,我國首個商用遙感衛星星座「吉林一號」由長徵二號丁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從酒泉發射成功。
「吉林一號」由4顆衛星組成,包括一顆光學遙感主星、一顆靈巧成像驗證星、兩顆靈巧成像視頻星,工作軌道均為高約650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
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商用遙感衛星星座,開創了我國商業衛星應用的先河。
資料圖:「吉林一號」主星,長春光機所研製
「吉林一號」不僅「站得高、看得遠」,而且「視力」非常好。其中,吉林一號主星是我國首顆自主研發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光學成像衛星,具備常規推掃、大角度側擺、同軌立體、多條帶拼接等多種成像模式,地面像元解析度為全色0.72米、多光譜2.88米。
除了可以拍高清晰照片外,「吉林一號」小衛星還能拍視頻,並且解析度很不錯。靈巧成像視頻星地面像元解析度為1.12米,可為用戶提供遙感視頻新體驗;靈巧成像驗證星主要開展多模式成像技術驗證。吉
林一號衛星的相機能像人一樣扭頭,不僅能直視,還能斜視。它可以側擺成像,左擺、右擺幅度可達45度,解決了以往成像靠衛星調整姿態的問題,相機自己就能成像。
衛星採用「星載一體化」的設計方法,具有減輕衛星質量、縮小體積、提高結構功能密度、減少結構部件數量等優點,可實行一箭多星發射方式。
衛星發射後,將廣泛應用於農林等資源管理、環境監測、土地規劃、地理測繪等多個領域,尤其是將牽引、帶動吉林省工業經濟提速,推動多個相關領域發展,使吉林省邁入科技大省行列。
「吉林一號」主星太陽帆板展開姿態
預計到2020年前,吉林省將有60顆在軌衛星,2030年達到138顆。
第一階段,2015年,在軌衛星4顆,其中2顆視頻星、1顆推掃星、1顆實驗星;
第二階段,2016年,在軌衛星16顆,完成首次組網,實現對全球任意地點3至4小時內數據更新;
第三階段,2020年,在軌衛星60顆,可實現全球任意地點30分鐘內數據更新;
第四階段,2030年,實現在軌運行138顆衛星,形成全天時、全天候、全譜段數據獲取和全球任意點10分鐘以內重訪能力,可提供全球最高時間解析度和空間解析度的航天信息產品。
到2020年,普通民眾除得到地圖、定位、導航等基礎服務外,還可以在第一時間通過手機客戶端,欣賞到某一時間段太空傳來的視頻。
「吉林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吉林省在高新技術、通信產業、裝備製造和航天信息產業研發等方面進入全國乃至世界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