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驚夢/文
今年年底的古裝劇可謂是格外的熱鬧,主要還是受之前政策限制,不得不延後到如今扎堆播出,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隔空打擂的局面。目前來看,《慶餘年》、《鶴唳華亭》和《大明風華》無論是從播出熱度還是口碑品質方面,要比《夢回》和《劍王朝》更勝一籌。
這三部劇裡,無一例外都有實力戲劇壓陣:《慶餘年》裡有陳道明睥睨天下,《鶴唳華亭》裡有黃志忠、王勁松和張志堅等人權謀鬥法,《大明風華》裡王學圻則是帶著子孫們各種互動。加上這三部劇基本都以目前中生代演員裡的中堅力量為主,總體質量水準都算是上乘。
除此之外,三部劇也各有所長,憑藉著鮮活的人物塑造,以及導演編劇對於整體敘事風格的把控,都形成讓人過目不忘的特色。
《慶餘年》的爽過目不忘
很顯然,《慶餘年》走的就是爽劇路線,範閒兩世為人的經歷,讓他擁有了超越時代的知識儲備與維度。神秘老娘給他攢下的人脈與家業,更是為他鋪平了一條金光大道,讓他從一個寄居偏遠儋州的私生子,從入京的第一刻起就踏上了平步青雲的道路。
至於有仇報仇痛扁郭保坤,當街擊殺八品高手程巨樹,鬥酒背詩三百篇這些「名場面」,更是將「爽感」發揮得淋漓盡致。有世俗權力頂尖的皇帝寵愛,有黑暗勢力統領的陳萍萍幫扶,有深不可測的五竹保護,加上他的那些心機與狡黠,似乎讓範閒已然立於不敗之地,任何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他眼前都如同無物。
所幸,劇版在改編時還是給《慶餘年》套上了「人人平等」的普世價值觀,並且借著滕梓荊之死推向了高潮。至少因為這一點,讓《慶餘年》不僅僅止步於「爽劇」。
《鶴唳華亭》的虐肝腸寸斷
一開始,《鶴唳華亭》還差點讓人以為它也可以是高能反轉、爽翻全場的類型。然而,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故事更是虐到心肝脾胃肺疼:皇帝太子父子關係虐,太子阿昔戀情虐,虐到心有戚戚焉。
個人私以為,《鶴唳華亭》更像是一場父子間不可言說的戰爭:作為太子,深受盧尚書教誨的蕭定權因為從小的缺愛,對於父愛這回事格外的渴望。偏偏不幸的是,在作為皇帝蕭鑑的認知裡早,已經沒有兒女情長,有的只是家國天下。即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過是可能對皇權產生威脅的隱患,是可以利用布局的棋子。
追《鶴唳華亭》之前,請充分做好心理準備。
《大明風華》老朱家日常笑斷腸
簡而言之,《大明風華》就是部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的電視劇,它顯然不像開播前宣傳的那樣,是部符合史實的正劇,而是帶有著強烈戲說色彩的古裝劇。但是它的優點在於,舉重若輕的將天下事化成了老朱家家事,淡化了宮廷權謀的味道,嬉笑怒罵間見小節知大義;而顯而易見的缺點在於,包括湯唯在內的造型被詬病,不僅不符史實,像湯唯的造型更是一言難盡。
但有意思的是,隨著《大明風華》劇情的不斷深入,朱家五子成為了這部劇的快樂源泉,如果擯棄「帝王家」這個設定,那麼#大明風華# 就可以看作是部老朱家版的《我愛我家》:老二成天拉著老三膈應老大;老三裝無辜裝弱小其實暗地使壞給老大、老二下套;老大裝慫啥也不知道,其實比老二、老三精一萬倍。朱家五子不穩定的關係狀態,恰是到目前為止《大明風華》最精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