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新房,在大多數人看來,只能算是一套單身公寓,哪怕多一口人居住,都會感到擁擠。但對於坐標北京的屋主來說,不僅要滿足全家四口人的居住需求,還要考慮到女方父母的居住問題。而原因很簡單,就是在有了二孩之後,需要父母過來幫忙帶孩子,以便夫婦倆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
因此,迫於現有的家庭情況,也不得不對新房進行改造。不過從改造好的空間效果上來看,也的確堪稱是神設計,不僅滿足了六口人的居住需求,且還擁有了非常寬敞的活動區。所以若有朋友的家庭情況和本案類似,也可以來參考一下,還是挺巧妙的。
平面結構圖
從現有的空間布局來看,算是一套標準的兩室一廳戶型,只能滿足全家四口人的居住,無法解決女方父母的居住需求。並且原戶型也有很多位置不太合理,比如進門沒有鞋櫃位置、廚房空間過小、客廳使用率比較低、衛生間布局不合理、收納空間不足等等。因此,在二次改造上,也對整個空間進行了重新定位。
平面方案圖
空間布局如下
1、廚房牆體內退40公分,在解決進門鞋櫃的前提下,讓門廳自然形成玄關區,從而使空間做到動靜分離。
2、廚房門洞開在側面,並以開放式來設計,提高空間的通透性。同時,將櫥櫃延伸至外面的小陽臺,提高收納功能。
3、衛生間部分牆體做內移處理,預留出洗衣機位置,並改變現有的衛生間布局。
4、客廳放棄常規的視聽功能,以功能區來定位,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5、北臥室為主臥;南臥室為兒童房,併兼具父母的居住需求。
玄關
廚房牆體內退之後,以內嵌的方式來設計鞋櫃,不僅保證了空間的工整性,超大的儲物能力,也滿足了全家人的收納需求。同時,櫃門取消拉手,採用按壓式來開關,既不會影響到生活的便捷性,也避開了視覺突兀性。
玄關與廚房的地面,選擇地磚來鋪貼,不僅耐磨,打理起來也比較輕鬆。功能區地面抬高,並鋪上木地板,則增加了腳感舒適度,且讓空間自然做到了區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為了孩子玩耍,避免摔倒後會發生磕碰情況。
衛生間門洞旁邊的牆體做了內退處理之後,則規劃出了一組柜子,內部暗藏上洗衣機,可以巧妙地解決家裡的洗衣需求。同時,該櫃體還承擔了雜物收納需求。比如一些洗衣用品,就可以收納在上櫃中。並且平時將櫃門關上,視覺上也不會太突兀。
功能區
放棄原有的客廳功能,採用功能性來定位,不僅兼具了餐廳、書房、休閒、親子區功能,還可以當作一間臨時客房來使用。比如男方父母過來小住,屋主夫婦就可以在地臺上打地鋪。而這樣設計最主要的原因,也是考慮到電視功能實在太過雞肋,且家裡還有兩個孩子,不想讓他們過早接觸電子產品。
地臺側面設計了一組超大的書櫃,從書架內部不同尺寸的設計也可以看出,屋主家的閱讀氛圍有多好了,收納了各種書籍。而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地臺的另一側面,則設計了一組內嵌式大衣櫃,不管是用來收納全家人的衣物,還是用來收納被子,都是非常實用的。
餐廳
其實在餐廳的設計上,並沒有刻意地營造出標準的餐廳區。雖說用餐是講究儀式感的,但對於屋主夫婦來說,全家人的基本需求才是最主要的。所以餐桌靈活擺放,也凸顯出了空間的自由靈活性。
廚房
重新規劃後的廚房,可謂是不浪費一點空間。比如左邊灶臺櫥櫃的處理,即便在預留出通道空間之後,已經沒有多少空間做櫥櫃了,也還是用僅剩的20公分空間,做了一組櫥櫃。右邊則是洗菜區及操作區。由於櫥櫃延伸至了外面的陽臺處,所以儲物能力還是挺不錯的。
衛生間
衛生間部分空間雖然做了縮小處理,但布局卻也更加工整了。懸掛式的臺盆櫃貼著淋浴擺放,既寬敞又人性化。再加上馬桶也是懸掛式的,所以在衛生打理上,會特別的輕鬆方便。
主臥室
北面空間小一點的房間作為主臥,高箱床貼著牆體擺放,可以最大化節省下活動空間,旁邊一組衣櫃,則解決了日常收納需求。
兒童房
南邊大臥室作為兒童房,可以讓空間擁有充足的採光,從而有利於老人及孩子的居住。在空間布局上,利用榻榻米加雙層床來處理,可以滿足四口人的居住需求,並擁有不錯的收納能力。雖說空間看起來比較擁擠,但最起碼的生活需求卻解決了。
縱觀整個案例,最值得借鑑的就是功能區的設計了,在面積有限的情況下,不僅滿足了多種功能,還擁有了空間感。而兒童房的布局,雖說有一點勉強,但也算是神設計了。畢竟50㎡住六口人,還要保證一定的寬敞性,真的挺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