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思明女孩用舞蹈徵服全國
▲思明快報微信公眾號
36個小女孩,幻化成金色鳳凰,曼妙起舞,唯美動人。這段5分鐘的舞蹈表演——《金鳳來儀》,從近600個作品中脫穎而出,最終斬獲「小荷風採」金獎,全省唯一!
除了舞蹈,7月,思明區青少年宮小飛鷺藝術團的同學們,在手風琴、電子琴和主持人等項目上,也成績頗豐,獲得國際國內大獎,向世人展示著思明區青少年陽光向上的藝術魅力。
思明區這蓬勃湧動的藝術之美,和該區青少年宮近年來持續開展的「宮校合作」密不可分。此外,青少年宮每年還培訓學生1萬多人次,從小培養著思明青少年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推動著全區藝術教育健康發展。
一段舞蹈
36隻「金鳳凰」美妙舞姿徵服全國
7月24日,第九屆「小荷風採」全國少兒舞蹈展演舞臺上,來了一群「金鳳凰」。
她們幻化成美麗的鳳凰,曼妙起舞。輕快的舞步,靈動的舞姿,搭配著民族旋律,每一幕都宛如一個個「精靈舞者」在飛舞。
這段5分鐘的舞蹈表演——《金鳳來儀》,來自思明區青少年宮小飛鷺藝術團的36個小女孩的獻演,寓意祖國繁榮昌盛,也展示鷺島廈門的和諧幸福,表達著思明人對祖國的祝福、對家鄉的熱愛。在李嶸鷹、陳冰、王冰、陳茗等多位老師的指導和編排下,女孩們以精湛的表演,得到了當晚組委會的一致好評。
最終,這一段舞蹈,歷經層層選拔,從全國570多個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本屆賽事福建省唯一的金獎。
要知道,「小荷風採」全國少兒舞蹈展演,每兩年舉辦一屆,是全國少兒舞蹈類最高獎項,也是少兒舞蹈藝術活動中具有導向性、示範性、權威性的藝術品牌。思明區青少年宮從2007年至今,已連續六屆斬獲「小荷風採」金獎,這也是全省僅有。「以舞姿詮釋藝術情懷,這群可愛的孩子,用行動證明了奇蹟的誕生。」指導老師告訴導報記者,這36個小女孩,最大不超過12歲,最小的才7歲。
而正式排練僅半個月,就收穫如此高的榮譽,指導老師說,孩子們的拼勁,讓人感動。這段舞蹈最難的是,幾乎都靠半腳尖練習,一些孩子帶傷帶病,堅持表演,腳背韌帶損傷的小宇瑄,就是堅持敷藥,帶傷排練,參加演出。
這一場演出,一份榮耀,更是一次藝術的薰陶、美育的培養,指導老師說:「在至真至善至美中,錘鍊品格,這也是挫折教育的絕佳時機。」
一份榮耀
思明青少年,用藝術展示陽光魅力
除了舞蹈,這個暑假,思明區青少年宮小飛鷺藝術團的同學們,成績頗豐,用藝術身姿,向世人展示著思明區青少年陽光魅力。
7月25日,國際手風琴比賽在深圳開啟大幕,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以手風琴比試高低。思明區青少年宮手風琴團20名同學,拉響手風琴美妙旋律,斬獲少年兒童樂團組金獎,兒童A組一等獎5個,兒童B組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兒童C組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1個。
而電子琴團也在福建省音樂家協會主辦的省第七屆電子鍵盤樂器大賽中,榮獲電子琴重奏兒童組第一名,電子琴重奏少年組分獲第一名和第二名,指導教師潘麗紅、餘欣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今年國慶節,電子琴團的同學們,還將在第二屆山葉全國電子鍵盤樂器比賽中,展示音樂風採。此前,電子琴團曾在中國音協舉辦的全國青少年電子琴優秀選手展演比賽中榮獲金獎。
此外,剛剛結束不久的第十三屆福建省少兒講故事大王比賽中,思明區青少年宮主持人分團的孩子們,以聲情並茂的表演,斬獲4個金獎。
一種模式
開展「宮校合作」,盡顯藝術城區之美
在思明區青少年宮主任王珍珍看來,這一份份榮耀,和思明區青少年宮長期探索開展的「宮校合作」模式密不可分。
思明區青少年宮創建於1974年,是面向全區13萬青少年兒童開展德育、藝術、科技活動的公益性校外教育陣地,每年開展的活動達到90餘場,普及特長培訓人數達1萬多人次。
王珍珍說,思明區青少年宮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探索開展「周末特、專長培訓」及「宮校合作」辦學模式,先後與松柏中學、外附小、演武小學、檳榔小學、松柏小學、華僑幼兒園、科技幼兒園等22所小學及幼兒園進行合作,開設藝術、科技特色班77個,項目31個,擁有固定學員1259名,為廣大青少年兒童開展藝術、科技特專長的提高培訓,助力推動全區藝術教育健康持續發展。
同時,思明區青少年宮還是思明區對外交流、雙面輻射的重要窗口,多次出訪摩洛哥、日本、馬來西亞、土耳其、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向全世界展示著思明區蓬勃湧動的文化藝術之美。
徵集令
我們面向市民,有獎徵集「思明之美」線索、素材,尋找思明區美麗獨特的風物民俗、美麗蛻變的街區巷弄,和市民身邊的美麗心靈,讓我們思明人講述自己身邊的「思明之美」。
如果你有線索,可以微信聯繫導報記者(18120785925)報料,或掃描二維碼,關注思明快報微信公眾號(simingkuaibao),並於後臺留言告訴我們,一經採用即有獎勵。(海峽導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