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轉到八百年前,蒙古族走出了一位叱吒風雲的英武人物,他就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也是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大汗的馬鞭一揮,帶領蒙古鐵騎從草原走向了世界,十三世紀的中國,徵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十三世紀的中國佔領了人類文明世界的一大半,在世界的發展史上,能橫跨全中國並深遠影響東西方世界的民族也只有蒙古族了。走進鄂爾多斯博物館,了解古老滄桑的鄂爾多斯草原文明。
剛剛走進博物館,就被博物館的外形吸引了,一個堅如磐石的時光穿梭機充滿了未來感,博物館漂浮在如沙丘般起伏的廣場上 ,似乎是向不久前剛剛被城市景觀替代而成為歷史的自然地貌致敬。
在溫煦的燈光中參觀博物館,充滿了神秘感,鄂爾多斯博物館是一所綜合性博物館,位於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新區,於2006年開工建設,佔地面積27760平方米,建築面積41220平方米,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局部八層。
蒙古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全世界有一千萬的蒙古人,其中有一半都生活在中國,在元國時,蒙古人實現了亞歐大陸歷史上最大範圍的統一,成為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和軍事上最強大的國家,版圖空前遼闊。蒙古人開創的元帝國創設了「行省」制度,從800年前一直用到現在,「省」的名稱也用到了現在。
蒙古的撲克,看著和現在的撲克牌很相似,只是上面的顯得古老而神秘,蒙古紙牌遊戲發展與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娛樂遊戲——博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相傳早在秦末楚漢鬥爭時期,韓信發明紙牌遊戲,因為牌面只有樹葉大小,所以被稱為「葉子戲」。
在內蒙鄂爾多斯草原上,經常可以看到五彩的祿馬風旗,內蒙人稱之為黑幕熱,五彩的小旗各有寓意,藍色代表藍天蒼穹,象徵著繁榮強盛,是蒙古族人民最喜歡的顏色,所以蒙古族的服飾蒙古袍也是以藍色居多。黃色代表著養育人民生息繁衍的土地。綠色代表賴以生存和生活的草原。白色代表著財富之源泉的羊群。紅色則象徵著人和美滿,代表著幸福吉祥。蒙古族的祿馬風旗和藏族的風馬旗都是頗有特色的文化現象,雙方在圖案造型及文化內涵上都存在著聯繫與區別。
我們在鄂爾多斯會發現,凡是蒙古族人家前,都會有一個長方形臺子,在上面又豎立著兩根朱色的旗杆,高大約有兩米,每個旗杆的頂端又有一個三叉狀的鐵矛頭,這一看似不大的整體建築就叫瑪尼宏,在瑪尼宏上部的兩根旗杆中間,拉著細細的羊毛繩,在繩索上掛著藍、黃、白、綠、紅五彩小旗,也叫五彩連繩,在繩子的兩頭又分別掛著或白、或紅、或藍或青、或黃的布條,分別固定在兩根朱紅色的大杆子上。那五彩旗每個上都印著九匹飛奔的駿馬,叫祿馬風旗,在圖案的空隙裡用蒙文或藏文寫著「希望之馬奔騰飛越,願我們的民族繁榮吉祥」這樣美好的詞彙。
在博物館內,還可以看到鄂爾多斯婚禮的介紹,鄂爾多斯婚禮發源於古代蒙古,形成於蒙元時期,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極具民族特色。
博物館內的古生物展廳,詳細的介紹了生命的進化歷程以及鄂爾多斯豐富的古生物化石,在這裡我們話可以了解整個地球生物的起源以及恐龍滅絕的原因。
不同的地方的博物館都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這裡用兩個小時的時間,了解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這大概也是很多人喜歡來博物館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