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報導,「網絡算命」近一段時間以來成為了某些圖謀不軌之人新的生財之道。微博、微信等平臺的發展,讓八字、佔星、紫微鬥數、塔羅牌等算命方式,穿上「新衣」呈現給網友,甚至一些微商還以此作為引流的手段。
但「網絡算命」要價頗高,許多網絡算命者「算命」的同時,也在算計著別人口袋裡的錢財,有價值不菲的所謂消災物品被作為商品在網上售賣,因此有不少希望能夠通過網絡算出自己前程的網友被「割韭菜」收了「智商稅」。
算命作為一種迷信活動,在我國歷史上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歷史上算命作為一種江湖騙術,養活了一大幫「江湖術士」。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算命這一古老的江湖騙術也開始了信息化革命,「網絡算命」大行其道,招搖上網。
「網絡算命」的本質和江湖術士們所擅長的「大師解卦」一樣,利用網友們遭遇人生挫折、生活不順時需要幫助的心理,通過模稜兩可、左右皆通的說法,讓受害者相信其謊言。網絡算命的受害者則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希望能夠得到網絡神棍們的指點,用百分之一的概率尋求心理解脫,破財消災。在某算命APP的運營中,「線上大仙」們按照等級制度,由高到低被區分為侯、將、相、師,90分鐘收費從1200元到1萬元不等,非法斂財下手頗狠。
從社會發展角度來說,部分具有娛樂性質、不以賺取非法暴利的網絡算命小遊戲只要無傷大雅,可以允許其適當存在,但宣揚迷信、騙取錢財的網絡神棍式算命則必須堅決被取締,因為許多騙局就可能暗藏其中。
打擊「網絡算命」騙局,需要各方高度重視,打組合拳。網絡平臺首先應該負起責任,包括微博、微信在內的網絡平臺,應該把好第一關,嚴格審核,對包括廣告在內的內容負責,嚴格禁止封建迷信的各種算命活動開展,不讓網絡大仙們進入網絡平臺賺取不義之財。
其次,執法部門應該對運營「網絡算命」的主體積極查處,對於發現的案例依法依規迅速處理,逼迫那些試圖鑽空子的網絡大仙們棄惡從善,不傳播、不散布偽科學。對忍不住金錢誘惑、向網絡大仙們「放水」的網絡平臺,執法部門也要加強監督檢查,絕不給網絡大仙們以網絡生存的空間與土壤。線下的算命已經被現代社會所拋棄,披上「科技」外衣的網絡算命也不能再大行其道。
最後,理智也不能丟。作為一個理智的現代人,要相信科學,任何時候都要獨立思考,不要將大腦交給別人,被收「智商稅」。面對無論披上了怎樣亮眼外衣的江湖騙術,應該時刻保持理智清醒的頭腦,堅決對這些封建糟粕說不。遇到網絡算命這樣的騙局,要積極向網信等部門投訴舉報,不再做沉默的羔羊,共同維護清朗的網絡空間。
上遊新聞 胡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