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新型詐騙出現,這個電話一定要接

2021-01-15 黃石網警巡查執法

來源:全國普法辦公室、公安部刑偵局

「仕途不順、情路坎坷,你是否知道這與你的星座有關?」

「三大財運最強星座,看看有沒有你!」

「十二星座裡最完美配對!是不是你和你的他?」

……

在網上玩過星座佔卜的人都知道,很多佔卜平臺需要提供個人的真實姓名、手機號碼、生日,甚至是身份證號。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小心了,因為一旦按照提示輸入真實信息後,你可能會陷入犯罪分子的陷阱。

微信「算命」測「前世今生」市民個人信息被盜

「一個手機小遊戲,輸入自己的名字,就能『算』出來『前世今生』,但隨後垃圾簡訊不斷襲來,這是意外『收穫』嗎?」天津王女士抱怨說。王女士體驗的就是微信朋友圈曾經非常火爆的一款佔卜類小遊戲,只要輸入個人真實信息就能「算命」,用戶還能把測試結果分享給其他好友,提醒其他朋友參與此遊戲。

浙江溫州的趙先生也有同樣的經歷。不久前他在微信朋友圈做了一個名為「多久後你會大富大貴」的小測試,隨後垃圾簡訊、騷擾電話紛至沓來。「有推銷房子的、推薦理財產品的,還有培訓班招生、有償發表論文等等。」趙先生說,他做這個測試時,確實按其要求及步驟輸入了自己的姓名和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

除了測試「前世今生」「大富大貴」,此類遊戲還有很多「變體」,例如,「測你5年後的生活」「測你下半生有哪些機會」「測你未來身價是多少」「測你的前世是什麼人」「測你的實際心理年齡」「測你的出軌機率」「測你是《甄嬛傳》中哪個角色」……

不少用戶是抱著「好玩」的心態參與了「免費算命」的測試。但是,很多用戶並未意識到,「神奇」的測試遊戲原來是挖了一個「坑」,個人信息很可能因此洩露。

網際網路安全專家介紹說,微信上各種算命、測身價的遊戲很多,這些遊戲名義上是「預測」現在和未來,實際上很可能是在盜取個人信息;這類應用製作很簡單,成本也低;用戶參與遊戲時需要輸入姓名、手機號碼等不同信息,這些都會被存入後臺資料庫;此後,後臺資料庫可以根據零散信息,拼湊出用戶完整的個人信息;如果用戶再使用手機銀行、支付寶等,這些金融電子帳戶安全將堪憂。

「AI看相、算命」?臉部特性或成別人的「搖錢樹

此前,還有一款名為「AI面相」的小程序,號稱AI學習了近20萬的真實人臉樣本數據,只需上傳個人照片,就能出具完整「面相」報告。記者切身體驗後發現,同一張臉,只要換了個角度,人生竟然就被改寫了!隨後記者又拿出了自家愛犬的照片,雖然識別過程中出現了明顯的錯誤,但是AI還是在努力解讀著。

相關人士表示,想算命的人之所以能夠認為這個結果是準的,就在於在信息的對接方面,會形成某種思維定勢。測試的人會往和命運相吻合的一方面加以解讀,和命運中不相吻合的信息篩選掉。

專家提醒,看相對於不少網友來說可能只是一種消遣。可是在不經意間,你自己的臉部特性、掌紋信息,很可能成為別人資料庫裡的「搖錢樹」。上傳手相的話,很有可能洩露指紋信息,上傳個人頭像照片相當於把個人的臉部信息洩露了,現在有很多的身份識別都是採用的指紋和臉部識別,進而會對個人信息安全造成風險。

個人信息洩露無處不在,防不勝防,如何識別信息洩露風險和提高防禦能力?公安機關總結出個人信息洩露後常見的5大類型作案手段,幫助大家「掌握防騙知識,築牢安全意識」。

常見的5大類型詐騙

虛假消息類

網絡平臺抽獎掃碼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簡訊、電子郵件等,假冒娛樂節目或知名企業向受害人發送虛假巨額中獎通知,並以「個人所得稅」、「手續費」、「保證金」等為藉口進一步實施連環詐騙。

引誘匯款詐騙:犯罪分子以群發簡訊的方式直接要求對方向某個銀行帳戶匯入存款,由於受害人正準備匯款,因此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後,往往不經仔細核實,就直接把錢款打入騙子帳戶。

引誘貸款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稱其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小額短期貸款,月息低,無需擔保。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預付利息」、「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偽基站詐騙:犯罪分子利用偽基站向廣大群眾發送網銀升級、10086移動商城兌換現金等虛假連結,一旦受害人點擊後便在其手機上植入獲取銀行帳號、密碼和手機號的木馬,從而進一步實施犯罪。

ATM虛假告示詐騙:犯罪分子預先堵塞ATM機出卡口,並在ATM機上粘貼虛假服務熱線告示,誘使銀行卡用戶在卡「被吞」後與其聯繫,套取密碼,待用戶離開後到ATM機取出銀行卡,盜取用戶卡內現金。

警告通報類

假冒公檢法等電話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盜用涉嫌洗錢等理由,要求將其資金轉入國家帳戶配合調查。

醫保、社保詐騙:犯罪分子冒充醫保、社保中心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系統出現異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渉嫌洗錢、製販毒等犯罪條例,之後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以公正調查,便於核査為由,誘騙受害人向所謂的「安全帳戶」匯款實施詐騙。

補助、救助、助學金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殘聯等單位工作人員,向殘疾人員、困難群眾、學生家長打電話,謊稱可以領取補助金、教助金、助學金,要其提供銀行卡號,然後以資金到帳查詢為由,指令其在自動取款機上進入英文界面操作,將錢轉走。

包裹藏毒詐騙: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內被查出毒品為由,稱其涉嫌洗錢犯罪要求事主將錢轉到國家安全帳戶以便公正調查,從而實施詐騙。

虛構綁架詐騙:犯罪分子虛構事主親友被綁架,如要解救人質需立即打款到指定帳戶並不能報警,否則撕票。當事人往往因情況緊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將錢款打入帳戶。

冒充黑社會詐騙:犯罪分子事先獲取受害人身份、職業、手機號等資料,撥打電話自稱社會人員,受人僱傭要加以傷害,但事主可以破財消災,然後提供帳號要求受害人匯款。

消費陷阱類

低價代購詐騙: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規微商,以優惠、打折、海外代購等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後,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款項,一旦獲取購貨款則失去聯繫。

購物平臺退款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淘寶等購物平臺客服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簡訊謊稱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需要退款,要求購買者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進而實施詐騙。

虛假購物網站詐騙:犯罪分子開設虛假購物網站或淘寶店鋪,一旦事主下單購買商品,便稱系統故障,訂單出現問題,需要重新激活。隨後,通過QQ發送虛假激活網址,受害人填寫好淘寶帳號、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後,卡上金額即被划走。

機票改籤詐騙: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籤服務」為由,誘騙購票人員多次進行匯款操作,實施連環詐騙。

釣魚網站詐騙:犯罪分子以銀行網銀升級為由,要求事主登陸假冒銀行的釣魚網站,進而獲取事主銀行帳戶、網銀密碼及手機交易碼等信息實施詐騙。

快遞籤收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快遞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稱其有快遞需要籤收但看不清具體地址、姓名,需提供詳細信息便於送貨上門。隨後,快遞公司人員將送上物品(假煙或假酒),一旦籤收,犯罪分子再撥打電話稱其已籤收必須付款,否則討債公司或黑社會將找麻煩。

情感愛心類

冒充QQ、微信好友詐騙:利用木馬程序盜取對方QQ密碼,截取對方聊天視頻資料,熟悉對方情況後,冒充該QQ帳號主人對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事故」等急需用錢的緊急事情為由實施詐騙。

虛假愛心傳遞詐騙:犯罪分子將虛構的尋人、扶困帖子以「愛心傳遞」方式發布在朋友圈裡,吸引大量善良網民轉發,實際帖內所留聯繫方式絕大多數為外地號碼,打過去不是吸費電話就是電信詐騙。

虛構交通事故詐騙:犯罪分子虛構受害人親屬或朋友遭遇車禍,需要緊急處理交通事故為由,要求對方立即轉帳。當事人因情況緊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將錢款打入指定帳戶。

「猜猜我是誰」詐騙:犯罪分子獲取受害者的電話號碼和機主姓名後,打電話給受害者,讓其「猜猜我是誰」,隨後根據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並聲稱要來看望受害者。隨後,編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錢,一些受害人沒有仔細核實就把錢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銀行卡內。

虛假藥品、保健品詐騙:犯罪嫌疑人通過冒充名醫、專家在電視、報紙、電話、網際網路推廣營造「診疔權威」假象,在騙取信任後,虛構、誇大受害人病情,高價推薦「三無」藥品、保健品,進而實施詐騙。

收益回報類

高薪招聘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以月工資數萬元的高薪招聘某類專業人士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點面試,隨後以培訓費、服裝費、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金融交易詐騙:犯罪分子以某某證券公司名義通過網際網路、電話、簡訊等方式散布虛假個股內幕信息及走勢,獲取事主信任後,又引導其在自身的搭建虛假交易平臺上購買期貨、現貨,從而騙取事主資金。

兌換積分詐騙:犯罪分子撥打電話謊稱受害人手機積分可以兌換智慧型手機,如果受害人同意兌換,對方就以補足差價等理由要求先匯款到指定帳戶;或者發簡訊提醒受害人信用卡積分可以兌換現金等,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網址輸入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後,銀行帳戶的資金即被轉走。

緊急提醒!這個電話一定要接

最近,有小夥伴接到號碼顯示為「96110」的來電,以為是詐騙電話,接都不接就直接掛掉了。殊不知,這樣做的後果很嚴重,你可能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96110」是全國統一的預警勸阻諮詢電話。

目前有三大主要服務功能:

一是勸阻,接到「96110」這個號碼打來的電話,說明市民或其家人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又或者屬於易受騙高危人群。

二是諮詢,市民如遇到疑似電信網絡詐騙,可致電諮詢。

三是舉報,市民如果發現涉及電信網絡詐騙的違法犯罪線索,可通過該專線舉報。

你們知道嗎?為了及時勸阻群眾避免其上當受騙,反詐民警經常會一遍又一遍地撥打事主電話。然而,部分小夥伴落入了騙子的圈套,非但不聽勸阻,還把民警當成騙子,執意匯款直到發現受騙才幡然醒悟。

鄭重提醒

「96110」來電

一定要接聽

一定要接聽

一定要接聽

真警察

才會通過「96110」來電!

如何儘量避免個人信息洩露?

遠離社交平臺互動類活動

現在很多社交平臺,以填寫個人信息生成有趣內容分享為手段獲取大量用戶信息,建議不要參與。

安裝病毒防護軟體

生活中往往由於點擊一個連結或下載一個文件,就被不法分子攻破竊取個人信息。因此,安裝防病毒軟體進行病毒防護和病毒查殺成為必要手段。

不要連接未知WiFi

現在公共場所常常會有免費WiFi開放使用,但不法分子也藉機設置釣魚WiFi竊取個人信息,一旦連接到他們的釣魚WiFi,手機就會被他們反掃描,使用過程中輸入相關帳號密碼等信息,就會被對方竊取。因此,在公眾場所儘量不要去連接免費WiFi。

警惕偽基站詐騙

警惕手機簡訊裡的手機帳戶異常、銀行帳戶異常、銀行系統升級等信息,這些有可能就是騙子利用偽基站發送的詐騙信息。遇到這種簡訊不要管它,建議聯繫官方客服人員諮詢。

妥善處理好個人信息單據

日常單據不可小覷,例如快遞單上會有我們的手機、地址等信息,一些消費小票上也包含姓名、銀行卡號、消費記錄等信息,因此建議妥善處置,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不用自己的帳戶替他人提現

通過各種方式提現是犯罪分子最常採用的洗錢手法之一。有人受朋友之託或受利益誘惑,使用自己的個人帳戶或公司的帳戶為他人提取現金,為他人洗錢提供便利。請切記,帳戶將如實記錄每個人的金融交易活動,請不要用自己的帳戶替他人提現,成為犯罪分子的幫兇。

個人信息洩露了應該怎麼辦?

一旦個人信息洩露也不要過於恐慌,你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更換帳號

個人信息洩漏後,要第一時間換帳號。由於現在網絡十分發達,信息洩露之後如果不換帳號,那麼在這個帳號下登陸的各種信息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出。因此,一旦發現了洩露的源頭,就要立刻終止使用這個帳號,從源頭切斷洩漏源。

更改重要的密碼

現在的人離不開網絡,一旦個人信息洩露,涉及面非常廣。尤其對於喜歡網購的人來說,個人信息往往和銀行帳號、密碼等重要的信息聯繫在一起。因此一旦個人信息洩露,應該馬上更改重要的密碼,避免造成經濟損失。

報案

個人信息一旦洩露,應該報警。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類似的情況,就可以一起處理。這樣不僅可以維護自己的隱私權,還可以避免更多的經濟損失。

提高網絡信息安全意識避免個人信息「主動洩露」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成熟,個人信息保護已迫在眉睫,不容忽視。有的個人信息洩露是第三方平臺因管理不善導致「被動洩密」,如各類網購、虛擬社區、社交網絡帳戶等,登錄時或多或少都會留下個人信息。而有的則是我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主動洩密」。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提高個人網絡安全意識,築起個人信息「防護牆」。在遇到這種需要提供個人信息的娛樂平臺時,要謹慎對待,千萬不要圖一時之樂而洩露自己的重要信息!

相關焦點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新型詐騙套路「網絡跑分」你知道嗎?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新型詐騙套路「網絡跑分」你知道嗎? 在完成首單購買任務後,被詐騙對象會收到詐騙分子前期約定的刷單返利,詐騙分子以此為誘餌騙取被詐騙對象信任,從而購買更大金額的商品,當交易達到一定數量後,詐騙分子就會原形畢露,立馬拉黑微信、QQ、電話等手段切斷與被詐騙人的聯繫,消失不見,這個時候被詐騙對象才發現自己上當了。
  • 號碼陌生勿輕接,虛擬電話設陷阱!
    號碼陌生勿輕接,虛擬電話設陷阱!隨著我國電信網絡、金融的快速發展,手機、網際網路等電信網絡平臺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同樣也滋生了許多利用電信網絡平臺實施的電信詐騙犯罪活動,並迅速蔓延,甚至成為幾種主要新型犯罪之一。
  • 多部門圍剿電信網絡新型犯罪:重點區域「拔釘子」
    這個團夥近3個月群呼245萬餘個詐騙電話,涉及案件300多宗,涉案金額3000餘萬元。  經查,這個跨境特大電信詐騙團夥的主犯主要是臺灣籍人,在大陸招募人員,持旅遊籤證入境泰國進行網絡電話詐騙。詐騙過程分工明確:一線冒充電信客服人員,二線冒充公安民警,三線冒充檢察官,整個過程按預先寫好的劇本進行。
  • 盛錢包提醒您謹防電信詐騙!
    凡是接到有關POS機停用、升級、更換的聯繫電話,請您提高警惕!凡是收到有關POS機停用、升級、更換的虛假簡訊,請您提高警惕! 近期發現新型電銷詐騙手段,詐騙分子以「機器即將停止使用」為由,要求回復1來免費發貨2021年新款0.38%費率POS機。
  • 寧夏警方緊急預警!這些詐騙近期高發,有人已被騙!
    以上兩類均為近期多發電信詐騙銀川公安&固原公安發布緊急預警小夥伴們謹防上當受騙1近期全國高發冒充領導幹部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銀川市多個縣區此類案件頻發涉案金額巨大然而,受害人與該部門領導電話聯繫時,領導稱並未添加受害人微信,也沒有讓他幫忙轉帳,受害人這才發現被騙。
  • 公安局緊急提醒:這類騙術正席捲全國!
    防騙提醒: 1.留意來電號碼。此類案件中,大多數來電都是通過改號軟體從境外撥打,來電顯示上會有「+」或「00」等前綴,如出現此類異常,可以基本判定為騙子無疑。
  • 餘額寶客服現詐騙電話 騰訊手機管家攔截
    3月5日消息,昨天下午支付寶在其官方微博稱,百度百科上餘額寶詞條頁面中的「4008400205」客服熱線為詐騙電話,餘額寶沒有單獨的客服電話號碼。圖:騰訊手機管家攔截餘額寶詐騙電話  對於該餘額寶詐騙電話,騰訊手機管家已經第一時間實現了精準攔截,一旦用戶接到此電話便會提示用戶防詐騙。目前,百度百科方面也已經修正了該錯誤並鎖定了詞條。
  • 公安緊急提醒!本人鄭重申明:我微信上所有的朋友務必要看看
    受害者嘗到了甜頭、一旦上鉤後,就需要完成連續任務,數額達到一定規模,騙子又會以各種系統故障、帳戶凍結等理由,誘導其向詐騙帳戶再度匯錢。很多受害人直到被騙子「拉黑」後才發覺上當受騙。最為惡劣的是,當詐騙團夥騙取完受害人的現金後,還會誘導受害人通過各大銀行和網絡金融平臺借取小額貸款,進一步榨取受害人的錢財。04冒充熟人領導電話詐騙
  • 中寧公安緊急預警
    近日,外省市已經發生詐騙分子冒充疾(管)控中心,發布新冠疫苗預約的信息來誘導群眾實施詐騙活動,不明真相的群眾點擊信息連結,提示要輸入身份證和銀行卡、驗證碼等個人信息,如果輸入上述信息,手機捆綁的銀行卡資金就會被轉走,目前有群眾已上當受騙
  • 新詐騙方式又出現了!這次騙子盯上分期樂
    不說別的,就拿電信網絡詐騙案說,自上大學起,網絡貸款詐騙分子就已經盯上他們。沒想到畢業以後,還是沒能躲過騙子們的「寵愛」。近日,針對90後的一種新型「網貸註銷」騙局,珠海已有人上當被騙幾千甚至上萬元,這回騙子們又耍什麼花招呢?一起來看看。您有一個網貸帳戶待註銷幾天前,正在上班的小聰接到了自稱是「分期樂」客服的電話。
  • 和多號提醒你:年末歲初更要小心電信詐騙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和多號最新資訊 > 正文 和多號提醒你:年末歲初更要小心電信詐騙
  • 廈門反詐騙中心5個月追回1865萬 女子被騙200萬
    【記者手記】平凡的成就感■本報記者 吳俊鴻「您好,請說出詐騙的銀行卡號」,這樣一句簡單的話,一天下來,接線員陳小鳳估計要說個數十遍。「快、快、快……」,拿著緊急止付協議,從接警區和金融區的一牆之隔,緊急止付專員曾姣每天要跑數十個來回。
  • 邯鄲多地出現冒充領導詐騙
    為做好此類案件的防範工作,館陶縣公安局提醒廣大群眾:1、遇到上級領導添加您的微信或者QQ時,務必提高警惕,特別是遇到微信或者QQ中領導要求您幫忙轉帳的情況,一定要先撥打電話進行核實,不要輕易轉帳。2、凡是要求轉帳匯款的,一定要核實清楚,對於工作中確需要轉帳的,要嚴格按照相關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操作,以免被騙。
  • 起底新冠疫苗預約詐騙套路 如何一眼識破騙局
    這份指南收好 近日,新冠疫苗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然而有些不法分子卻趁機鑽空子,蹭疫苗的「熱度」實施詐騙。快來識破這些新型詐騙手段!這些打著新冠疫苗接種幌子的詐騙手段你遇到過嗎?
  • 香港緊急求助熱線不是只有「999」!這些電話號碼也要存好
    除999之外,在行動電話網絡訊號微弱的郊野公園或鄉郊地方也可改用112。不過,999這個熱線,常年被人濫用,情況還挺嚴重……平均每小時200多個緊急電話!112是國際通用緊急求助電話號碼,在香港境內撥打112會接駁往999報案中心。
  • 學生家長接170號段詐騙電話:你會收到孩子手指
    日前,山東臨沂一名即將踏入大學的女孩徐玉玉,遭遇詐騙電話,9900元學費被騙光。徐玉玉在報案回家途中心臟驟停,不幸離世。  從全國法院系統獲悉,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11月至今,已經審結的使用170號段實施犯罪活動的案件共7起。犯罪分子均是先購入公民個人信息,再根據不同的詐騙對象,編造不同的事由進行詐騙,實施犯罪更為「精準」。
  • 哈爾濱南崗打掉新型詐騙團夥
    哈爾濱南崗打掉新型詐騙團夥
  • 去年我市「110」接218萬多個電話,求助的多了,報案的少了
    □本報記者  葉勇  在過去的一年裡,110指揮中心的民警全天候接聽電話,為百姓提供最及時、有效的幫助。截至2020年12月31日,哈爾濱市公安局情指中心110報警服務臺共呼入電話2187280個,同比2019年的2300263個下降了6.7%。其中,市民緊急求助類電話佔60%左右,同比上升7.4%。連續多年,刑事犯罪報警數持續下降。
  • 醫保卡出現異常?別信,這是詐騙!
    醫保卡涉嫌詐騙、銀行卡凍結聽到這些內容大家是不是覺得很耳熟對!這是詐騙的開場白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通訊網絡詐騙犯罪高發花樣百出,手段也愈發高明近日,南通崇川警方成功止付一起醫保卡通訊詐騙案件2020年12月24日中午,李女士來到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陳橋派出所報案稱:當日上午,其接到自稱醫保局監督科人員的電話,對方告訴她有人盜用其身份辦理醫保卡涉嫌詐騙,其銀行卡已被凍結。
  • 女博士被詐騙85萬 稱泡在實驗室10年從不看朋友圈
    電話在沒有斷線的情況下,轉接到一名男性,這名男性自稱是北京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員,他告訴饒源:「如果不是你,說明你的個人信息已洩漏,你要找回所有的銀行卡和密碼。」他還提醒饒源不要掛電話,如果斷了也不要回撥,系統會自動回撥。「每當斷線後,10秒之內就打過來了。」饒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