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梁毅飈 王益 本版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葉偉報
約5個月前身長3釐米左右,體重2克左右,也就相當於成人半截大拇指大小。面對這樣一個剛剛出生的寶寶,你現在還能認出來它是誰嗎?
當然了,這般大小的寶寶飼養員都難得見上一面,因為它一出生就爬到媽媽的口袋裡躲起來胡吃海喝。媽媽的口袋?你肯定猜到它是誰的寶寶了。沒錯,就是袋鼠啦!袋鼠媽媽的那個口袋專業的說法叫育嬰袋,待在裡面的袋鼠寶寶和躺在媽媽身體裡一樣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外來的侵害,可謂是神袋。不過呢,現在在廣州動物園有一隻袋鼠寶寶不是待在媽媽的口袋裡,而是住進了保育箱……
受驚嚇
意外從媽媽的口袋裡掉落
「哇,這是什麼表情?這是幾個意思?」「有趣,好玩」……當覆蓋在保育箱上的黑色塑料被掀開、發現有人靠近時,獨處於保育箱裡的袋鼠寶寶立馬活躍起來,一把撲在玻璃蓋上,轉動著大大的黑眼珠,不停轉動腦袋,小嘴砸吧,四處打量,一點也不怕陌生人。保育員陳偉超解釋說,袋鼠寶寶餓了,正四處找吃的。
全身赤裸的袋鼠寶寶,除大眼睛、耳朵和四肢的趾掌部分是灰黑色的外,渾身粉紅色。因為下肢力量還不夠強大,站立起來還不時前後左右搖擺以保持平衡。這種長相加上站立時的骨感模樣,乍一看的確古怪。不過,看著它討好和好奇的神態又倍感可愛,叫人忍俊不禁。
不怕人,那是因為它已經離開母親的口袋和人隔著保育箱相處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它是5月21日進保育箱的。」說起袋鼠寶寶進保育箱的原因,陳偉超有點傷感。他說,一般情況下,袋鼠寶寶要在母親的口袋裡待上230天左右、長到1000克以上、身體長毛時才出袋,而這隻袋鼠寶寶在媽媽的口袋裡不到4個月、才462克時就出袋了,因為有遊客在觀看它媽媽時做了不該做的動作,致使它媽媽驚嚇過度,連累到袋鼠寶寶提前從媽媽的口袋裡掉了出來。
「掉出來就無法再回去(口袋)了。」說起這起意外,陳偉超至今仍然感到後怕。他說,袋鼠寶寶掉出其母親的口袋時,並沒有工作人員在場。好在保育員細心,發現袋鼠媽媽行為異常才知道大事不好,於是趕緊找到因意外而提前出袋的袋鼠寶寶,並趕緊把它放進了保育箱。
得關照
住進保育箱24小時受照顧
保育箱恆溫恆溼,除了沒有乳房外,其他的和袋鼠媽媽的育嬰袋差不多。陳偉超說,一旦受到驚嚇,袋鼠媽媽就會流口水。正是因為有保育員看到袋鼠媽媽流口水這種異常才發現其寶寶竟然意外出袋了。為照顧意外出袋的袋鼠寶寶,保育員是24小時值班,每隔3小時就餵一次奶,然後再餵水。
一勺奶粉,加上適量的溫水,細細攪拌,攪拌至和鮮牛奶並無二致時再次試水溫,才端給袋鼠寶寶喝。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明明剛剛還餓得四處覓食的袋鼠寶寶喝了幾口就不肯喝了。「溫度高了點點。」陳偉超一邊自責著解釋一邊把盛牛奶的不鏽鋼盤子放進水裡降溫。等到溫度可以了才再次端給袋鼠寶寶喝。果然,這次袋鼠寶寶毫不拒絕。等到袋鼠寶寶喝完奶,陳偉超拿出一根塑料滴管小心地餵它喝水。
陳偉超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袋鼠寶寶一切正常,但離開保育箱至少得再等3個月,「到時還要看它的身體狀況再做決定。」
很擔心
成「棄嬰」回不去家族
陳偉超擔心的是,因為意外,袋鼠寶寶等於是被其母親棄養了。而人工餵養起碼要等到一年才能停止餵奶,到時再改吃飼料、水果等。由於長時間不能跟母親及其家人相處,等到再見面時大家已成陌路人,長大成「鼠」的袋鼠寶寶不僅不會被重新接納,而且極有可能遭到驅趕甚至被毆打。
陳偉超解釋說,袋鼠有領地意識,被棄養的袋鼠寶寶再回到母親身邊時,會被當作外來一族而遭到驅趕。同時,袋鼠是一夫多妻制,袋鼠寶寶還會被其父親當作情敵而被迫接受挑戰,最壞的結果就是一方被毆打致死。當然了,在野外才會上演上述家族恩怨情仇,而在動物園,因為有工作人員照看,故事會因此變得平和許多,但袋鼠寶寶不被其原有家族接納,卻是誰也幫不了的事實。
所以,到時,只有採用隔離-合籠的方式,讓袋鼠寶寶慢慢被家族接納。如果最後實在沒法被接納,袋鼠寶寶只得另起爐灶了。
很神奇
媽媽舌頭開路寶寶憑嗅覺入袋
袋鼠寶寶的母親來自貴陽一動物園,今年2歲,其父親則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仔」,今年5歲。
陳偉超說,野生袋鼠的壽命為20歲左右,動物園的則可以活到25歲左右。在野外,公袋鼠靠武力爭奪配偶,武功差的,嗯,可能一輩子單身。
作為有袋哺乳動物的一種,袋鼠是沒有胎盤的。也就是說,袋鼠的孩子沒完全發育成熟就生下來了,是早產兒,必須待在母親的口袋裡生活一段時間。媽媽的口袋裡有4個乳頭,這個口袋是一個沒有毛、充滿毛細血管的內壁,待在裡面的袋鼠寶寶安全、舒適。大概230天後,它渾身長滿了毛,體重也達到了1000克以上,就可以下地玩耍了。不過,這時候,它的食物還是母乳,再過一年,就可以吃飼料、水果、青草等食物。
長到2歲,袋鼠寶寶就可以尋找配偶了。在野外,它的憑自己的勢力去爭奪,而在動物園只能相親。為避免「近親結婚」,廣州動物園還得去其他動物園為它們尋找合適對象,所以,相親是難以避免的。
目前,在廣州動物園共有7隻成年袋鼠,其中2隻公袋鼠、5隻母袋鼠,另外還有3隻袋鼠寶寶,除保育箱裡的知道是公的外,其他2隻尚不知性別。這10隻袋鼠是一家子,3隻袋鼠寶寶為同父異母關係。
對了,如果你不知道怎樣區分袋鼠公母,你就看它們的腹部,有口袋的那隻就是母的,因為公的是沒有口袋的。母袋鼠的繁殖力驚人,當袋內的孩子能獨立生活時,第二個孩子便誕生了,同時,媽媽又懷上了第三條小生命。
袋鼠寶寶都「早產」
●作為有袋哺乳動物的一種,袋鼠是沒有胎盤的。也就是說,袋鼠的孩子都是早產兒。
●袋鼠寶寶剛出生時大約3釐米長、2克重。
●剛出生的袋鼠必須待在母親的口袋裡生活很長時間,直到身體長毛了才能離開。
小袋鼠的「恆溫箱」
●因為太脆弱,袋鼠媽媽和外力都沒辦法將小袋鼠挪至袋鼠袋,完全靠小袋鼠自己努力。
●為讓寶寶找到「回家」的路,袋鼠媽媽就用舌頭在自己的皮毛上舔出一條路,閉著眼睛的寶寶憑著嗅覺循著這條路爬進媽媽口袋。
●袋鼠媽媽口袋裡有4個乳頭,是一個沒有毛、充滿毛細血管的內壁。
●大概230天後,袋鼠寶寶渾身長滿了毛,體重也達到了1000克以上,就可以下地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