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馬上到了,這些禁忌你知道多少?

2021-01-08 大秦葛天氏民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一般在公曆4月5日前後,春分後第15日。我們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由此形成了在清明春祭的傳統。每年的清明節,許多地方都會用各種紀念活動來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鬥英雄。民間有踏青郊遊、掃墓祭祖等風俗。清明節進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明節歷史悠久,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節氣是節日產生的前提條件。清明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它很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人們根據它安排農業生產活動。清明作為節日,又與純粹的節氣不一樣,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節日卻有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掃墓祭祖禮俗的源流與信仰、祭祀、曆法以及劃分出的節氣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緊密相關,清明到了,柳綠花香,綠肥紅瘦,綠茵遍地,萬木競秀,正是春祭好時間。同時郊外踏青也是古人們的節氣主題。古代是傳統農業,想要春種秋收的好結果,除祈求自然風調雨順外,還盼望祖先保佑,並且我國從來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經過時代的不斷發展,清明節還吸收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極大地豐富了它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清潔活動

寒食節的習俗,主要有禁火、冷食、祭祀。據傳寒食節是為春秋時代紀念晉國的忠臣介子推而設立的節日。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差點餓死時是介子推割股肉熬湯救了重耳一命,重耳當上國君後,想報答他,但他拒不接受,逃到綿山隱居不仕,重耳燒山想讓他出來,結果找到他時已經死了。晉文公見狀悲痛不已,在樹洞裡又發現一份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確定為「寒食節」,這一天禁止人們燒火做飯,要吃冷食。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於是又把寒食節的後一天確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踏春

但據考證,清明節的起源與介子推毫無相關,清明作為一個春季大節,在周朝以前就已經確定了,來源於介子推的說法,是後人牽強附會上去的。《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這些記述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清明節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郊外遊春、春浴、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等,古代,每逢三月時令,人們都要去水邊祭祀。到了宋代,上巳節突然消失,因上巳、清明、寒食三節日期相近。

清明節遊春

清明節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與後10天。有些地方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除了踏青、掃墓之外,在歷史發展中還融合了蕩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節俗傳統自古持續不斷,今天,人們在清明節前後,照樣上墳掃墓祭祖:剷除雜草,放上供品,在墓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等,或獻上一束鮮花,來寄託對祖先的追念。

清明節有哪些不得不遵守的禁忌呢?第一個禁忌在清明節這一天,衣服不能穿得太鮮豔,也不能太華麗。如果這樣就有一種不莊重的感覺,一定要穿著要樸素,以黑白灰為主色調。第二個忌諱在祭拜的過程中不能嬉笑打鬧。特別是要讓小孩理解祭拜活動的嚴肅性,要學會感恩。第三個非常忌諱的事情是禁止食用貢品。在祭拜時,我們會為已故的親人供奉一些食品,希望他們能夠在另一個世界吃飽喝足。如今大家都講究節儉,可以在祭拜結束後,食用貢品。

清明節踏青

第四個禁忌是不可在墓地拍照留念。這個不用說,你懂的。第五個禁忌是孕婦和3歲以下的小孩也謹慎去掃墓。孕婦在懷孕期間本身的能量就比較弱,掃墓又是很傷神傷心的事情,不去為好。3歲以下小孩掃墓會容易受到驚嚇,驚嚇到會得不償失。第六個是記住一定要清理墳頭,修整墳墓、墓碑、除雜草。掃墓除了看望先人之外,做這些事情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哀思。另外忌嬉罵非議先人,病人,身體不佳者避免掃墓。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清明節的冷知識呢?歡迎分享。

聲明:本文信息主要來源於知乎網站,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清明節掃墓,這些禁忌和避諱你必須知道!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掃墓,這些禁忌和避諱你必須知道! 傳承兩千多年的清明節即將來臨,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祭祖轉運:在風水學裡,祖先的氣息跟後代子孫的生存發展是有密切聯繫的,如果祖先之氣昌盛就能庇佑子孫事業飛黃騰達   原標題:清明節掃墓,這些禁忌和避諱你必須知道!     傳承兩千多年的清明節即將來臨,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
  • 馬上又是清明節了,有關清明節的起源、禮制和禁忌,你知道嗎?
    又是一年清明節!這個有著數千年歷史和民族傳統文化的節日,早在2006年就已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等,自古就是緬懷和寄託衷思、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節日,有著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節日。
  • 清明節祭祖,你知道有哪些禁忌嗎
    一年一度,清明節到了,這裡,我們首先要向為了新中國解放而犧牲的英雄們,向抗擊疫情獻出生命的英烈們默哀,致敬!文明祭祀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也是先人們重要的節日。清明節前後,大家都要給親人祭祀。我們在祭祖的同時,不僅要防止火災發生,做到科學,文明的祭祀,還應了解一下清明祭祀的一些禁忌。
  • 傳統祭祖清明節,你知道多少需要注意的禁忌呢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和暮春之交。既是自然節氣,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然而今年的清明節又與往年有所不同,被國家認定為國家公祭日。以此哀悼疫情中去世的人以及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犧牲的英雄們。由於目前國家疫情的特殊性,春季天乾物燥容易引起火災,我們國家禁止了,節日內祭拜家中過世親人時的一切祭奠活動。
  • 2017清明節放假通知、清明節禁忌及祭祀方式及休假權利
    清明節高速免費具體時間:  馬上就是清明節假期了,全國高速攻速將免收7座以下(含7座)小車通行費。那麼,免費時間究竟如何計算呢?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規定,清明節在高速免費範圍內,免費時段從自4月2日零時起至4月4日24時止共3天時間。
  •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時間:2020-04-04 18: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 來大姨媽千萬不要去掃墓了,這12大清明節禁忌99%的蕭山人不知道!
    來大姨媽千萬不要去掃墓了,這12大清明節禁忌99%的蕭山人不知道!清明節掃墓是必不可少的,但掃墓也是有一些禁忌和避諱的,要知道有些講究未加注意,就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下面一起來看看掃墓的禁忌吧!一、來例假避免掃墓女性來例假最好避免清明的掃墓活動。另外也不建議孕婦參加,清明時節是非常擁擠的,為了胎兒的安全,並不建議孕婦去參加,再者掃墓的氣象和周邊的環境均不利孕婦的健康。
  • 清明節50個必須注意的禁忌
    在清明掃墓期間,有些民俗禁忌與風水忌諱要避免。一心提醒朋友們,清明掃墓50條禁忌莫忽視,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下清明掃墓習俗注意事項。1、佛教怎麼看待清明節?清明節除了祭拜祖先、打掃墓園表達慎終追遠之意,亦可參加全國各地的放生共修,將放生功德回向先人,並可為親友消災祈福、增益功德,祈求合家平安吉祥,回向世界和平、災難不生、人民安樂。
  • 清明節前後,儘量不要犯這9大禁忌
    在中國,清明節是中國最受重視的祭祖節。在這一天,我們將緬懷我們的祖先,哀悼他們。一般情況下,清明節期間的清明掃墓時間都可以,最好在下午3點之前完成。小時候,經常聽到老人們說,清明節前後有些事情是萬萬不能做的,他們都很在意這些禁忌。家人說這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厄運。那麼都有哪些禁忌呢?
  • 清明節掃墓12個禁忌要知道,早看早注意!事事順順利利
    清明節是我國一個祭祀祖先的重要節日,是後人用來懷念先祖,以寄託對列祖列宗的一片哀思、紀念和緬懷之情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掃墓是必不可少的,但掃墓也是有一些禁忌和避諱,要加以注意。1、悼念逝者應買白色菊花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
  • 中元節禁忌知多少?
    中元節,與清明節、寒衣節並稱為我國三大鬼節。中元節的時間是在農曆七月十五,又被稱為七月半。據說這一天恰逢夏秋交替,也正是天地陰陽交替的節點,陽氣開始盛極而衰,陰氣顯現,地府之門打開鬼魂被放出,所以民間大多數地方都有祭祀活動。
  • 清明節的禁忌,大家都打開看看
    有關清明節的禁忌,大家都應該打開看看清明節作為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是非常隆重嚴肅的。我們國家的優良文化傳統也奠定了清明節在國人心目中的位置。在這天的注意事項也是非常之多,請大家文明祭祀,保護環境。清明節掃墓本來就是自家的事情不宜攜帶外人參加,確有朋友相隨,可請至家中做客。清明節是懷念已逝的長輩的時間,建議大家不要在這天拜訪親友。今天先講到這裡,如果朋友們當地還有其他講究請留言發表看法。友心雲創團隊願意與大家一起分享清明節祭祀踏青的一些注意事項。
  • 清明節掃墓時間幾點最好?清明節上墳燒紙的10個禁忌講究
    通常是在忌日、清明節、農曆七月十五、農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輩要準備祭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到死者墳前進行祭祀,以表後人對上輩人的思念及尊敬之情。具體時間根據當地的情況而定。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掃墓,即祭掃墳墓,對死者表示悼念。
  • 2020庚子年清明節掃墓拜祭禁忌注意事項
    2020庚子年清明節掃墓拜祭禁忌注意事項羅李華/文----掃祭吉日----明天農曆三月十二日(陽曆4月4日)就是清明節了,而今年清明節掃墓拜祭的吉日有如下幾天:分別是農曆三月十四己卯日(忌屬雞的人上山)、三月十七壬午日(忌屬鼠的人上山)、三月十九甲申日(忌屬虎的人上山)、三月二十乙酉日(忌屬兔的人上山)、三月廿六辛卯日(忌屬雞的人上山
  • 春節禁忌你知道多少?記住別犯!
    一到春節,全國上下都歡天喜地的慶祝新年,但在開心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要知道一些春節的禁忌,以防不小心觸犯了。語言上的禁忌。春節一般都是喜氣洋洋,故而說話都是挑著寓意好的話來說,表明自己對別人新的一年的祝福。
  • 今天是「七月半」,「鬼節」這些民間禁忌你知道多少?
    禁忌一:忌半夜晾衣服溼衣服容易讓游離電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脫身,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裡,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禁忌二: 忌披頭散髮鬼月時,到處都是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髮,象似消極無神的打扮,小心被它們誤認為同類,叫你跟它聊天就不好了。
  • 端午節禁忌你知道多少?
    那麼,端午節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節日,在這一天有什麼樣的禁忌呢?「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 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清明節為什麼要在路口燒紙,這些民間習俗到底有哪些禁忌和講究?
    等到七手八腳將這女人從棺材裡拉出來後,人們都問你不是死了嗎?怎麼還能回來?蔡夫人便繼續忽悠眾人,說這紙到了陰間就是那裡的錢,我男人給我燒了這麼多,我不就被閻王送回來了嘛。好傢夥,有這等好事,於是大伙兒便紛紛效仿,趕緊買紙給祖宗送過去,說不定祖宗在那邊還能捐個小官兒!上邊的說法雖然是民間普遍流傳的說法,但很大程度上還是有杜撰的成分。
  • 這些禁忌你知道嗎?
    在農家人農家事(江西)家鄉,中元節又叫「七月半」,農村人對這一天是比較重視的,除了除夕,清明節以外,這個日子也是非常特殊的。大家會提前買好「紙錢」,由家裡的男子拿上真正的百元大鈔,壓印之後,分放在紙籃裡。等到了這一天,村裡人會在村頭,或者十字路口畫上圈圈,燒掉這些紙錢,以獲得祖先的庇佑。
  • 這些民俗禁忌你知道多少?
    在生活中流傳著很多的民俗禁忌,這些禁忌真的有道理嗎,就像前幾天我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有位女性朋友因為懷孕了沒有去,說是懷孕了女人不能參加婚禮,這種說法真的存在嗎?有沒有道理!首先我得告訴你,這種懷孕不能參加婚禮的說法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咱們北方地區,而且它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