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許多人想不到,中國的電視螢屏推出第一臺電視春節晚會的並不是中央電視臺,而是由上海電視臺在1981年率先推出的。那時,中國的電視還沒有出現「綜藝」這個詞彙,春節晚會還叫作「春節大聯歡」。這臺令人記憶深刻的春晚28年後在藝術人文頻道 「精彩重現」,許多曾經參加這臺晚會演出的藝術家老前輩都將在今晚重新聚首。
28年前上海電視頻創新
1981年上海電視臺春節大聯歡匯集了上海音樂舞蹈、戲曲曲藝、影視話劇、魔術滑稽等各界著名演員和藝術家的演出,在上海開創了電視綜藝節目的先河。雖然比起現在,當年的電視節目還只是處在初級階段,藝術形式和舞美燈光還比較單調簡陋,但正是老一輩電視人具有開創性的探索與實踐,為後來的文藝電視工作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和創作思路,我們的文化娛樂生活才會迎來豐富多彩的現在。
1981年的這臺春節電視大聯歡,出現了許多新穎的電視形式:如以觀眾參與寫信點播的形式把節目串插在一起;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表演嘉賓與節目;現場的各界藝術家,人人既是演員又是觀眾;朱逢博演唱抒情歌曲《春天的歌》、《橄欖樹》、《赤足走在田埂上》《小河》,還首次與施鴻鄂首度螢屏合唱《鄉間的小路》;韓非的客串主持等,這些形式在如今的電視節目中仍能經常看到。
當年明星寶刀不老
雖然當年參加節目錄製的老藝術家現在都已是古稀之年,有的身臺形表已經有些力不從心,有的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中國文藝發展的今天離不開這些老一輩藝術家。在這次藝術人文頻道特別策劃的「我們來相會」春節節目中,當年參與演出的滑稽戲演員綠楊,影視演員梁波羅,滬劇演員馬莉莉,京劇演員李炳淑,「雙子輩」滑稽演員,配音演員童自榮、劉廣寧,說唱演員黃永生,魔術演員鄧鳳鳴,越劇演員王文娟,滬劇演員楊飛飛,王盤生,淮劇演員馬秀英以及當年的電視導演張戈等再次聚首。
令人激動的是,這些老一輩藝術家在現場再次獻藝,馬秀英反串越劇《碧玉簪》,「雙子輩」表演新編獨腳戲《有方有圓》,黃永生師生聯唱,鄧鳳鳴再現絕活,楊飛飛、王盤生滬劇表演,李炳淑與學生一起演繹《穆桂英掛帥》,王文娟越劇表演,童自榮與劉廣寧現場重現譯製片中難忘的聲音,而梁波羅則與馬莉莉再度螢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