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國防部6日發表兩年一度的《國防白皮書》,以相當大的篇幅談及朝鮮軍事動向,為韓國軍隊提出發展和應對指引。
引發外界關注的是,自韓國2010年末發布《國防白皮書》對朝恢復「敵人」稱呼以來,最新發布的白皮書依舊將朝鮮政權和朝軍稱為「敵人」。
而就在前幾天,朝韓雙方均作出改善關係、為實現朝鮮半島統一作出努力的表態。
對此,專家表示,一個國家的國防和外交是不可一概而論的。示好舉動與「敵人」提法其實並不矛盾。
變與不變增加朝核武器內容仍稱朝軍為「敵人」
據報導,白皮書顯示,在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指示下,為改善慈江道一帶的軍備設施和增強朝、中、俄三國接壤地區的軍事力量,朝鮮新建了軍團級部隊——第12軍團,朝鮮的正規軍團由此從9個增至10個。
此外,白皮書就朝鮮的核能力首次增加了「朝鮮核武器小型化能力似乎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的內容。白皮書指出,朝鮮通過多次對乏燃料棒再處理,已擁有可以製造核武器的40多公斤的鈽。不過,韓國國防部官員認為,沒有情報顯示朝鮮已擁有將核彈頭搭載至飛彈的核武小型化技術。
白皮書還表明,朝鮮在所有前線的非軍事區構建了戰時大量兵力可以同時避難的設施,並儲備了共可使用1-3個月的戰爭物資。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書與兩年前一樣依舊將朝鮮政權和朝軍稱為「敵人」。
此外,白皮書中提到,韓方將北方界線以南海域看成韓朝間實際上的海上警戒線。朝韓在朝鮮半島西部海域的邊界劃分上一直存在分歧。韓國在「西海五島」與朝鮮西部海岸之間單方面劃定「北方界線」,但朝鮮不予承認。
描述變遷
韓國《國防白皮書》1967年首次發布,最早每年發布一次,從2004年開始改為兩年一次。
階段一
1994年前稱朝「敵人」
在1994年以前,韓國一直在《國防白皮書》中稱朝鮮為「敵人」。但是在1994年朝鮮半島核問題浮出水面後,韓國軍方對朝鮮的強硬政策十分不滿,於是在1995年的國防白皮書中首次將朝鮮稱為「主要敵人」,並將這一稱呼一直沿用到2000年。
2000年6月15日,韓國總統金大中訪問朝鮮,實現了朝鮮半島分裂55年後的首次南北首腦會晤,開創了朝韓關係的新局面。
會談期間,朝鮮領導人就韓國將朝鮮列為「主要敵人」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希望韓國能夠刪除這一敏感的表述。
此後,朝鮮政府一直以韓國必須撤銷「主敵論」作為金正日回訪韓國的重要條件。
綜合各方面因素的考慮,韓國政府在2001年至2003年間沒有發表《國防白皮書》,以免刺激朝鮮,引起朝韓關係的持續緊張。
階段二從「主敵」到「威脅」
2004年,韓國時任總統盧武鉉推行「陽光政策」,隨著朝韓關係的逐漸改善,盧武鉉政府在《2004年國防白皮書》中,首次刪除了「朝鮮是韓國的主敵」這一頗具爭議的表述,改稱朝鮮是韓國「直接的軍事威脅」。2006年,韓國又將對朝鮮的表述改為措辭較為緩和的「現存的軍事威脅」。
2008年,朝韓關係在韓國總統李明博上臺後急速惡化,2008年的版本雖然沒有恢復「朝鮮是韓國主敵」的說法,但採用了「直接且嚴重的威脅」的表述。
階段三
2010年重提「敵人」
2010年,朝鮮因韓國海軍「天安號」警戒艇沉沒事件宣布全面凍結朝韓關係,朝韓在延坪島地區發生相互炮擊事件,雙方都指責是對方首先開炮。
韓國在2010年年末發布的《2010國防白皮書》中又恢復稱「朝鮮政權和朝鮮軍隊是我們的敵人」,並稱朝鮮大規模增強常規軍事力量,發展核武器、飛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韓發起的一系列挑釁行為給韓國的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只要這種威脅存在,朝鮮政權和朝鮮軍隊就是韓國的敵人。
這是自2004年的《國防白皮書》刪除「朝鮮是主要敵人」的表述以來,首次再度出現「朝鮮是敵人」這類的表述,並沿用至今。
近年韓國《國防白皮書》對朝描述變化
2000年 「要將主敵概念維持到來自朝鮮的現實軍事威脅消除為止。」
2004年 「朝鮮是韓國實質性的軍事威脅。」
2006年「朝鮮的常規軍力、核試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都對韓國的防禦安全構成巨大威脅。」
2008年「朝鮮的常規軍事力量、核武器和飛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開發和增強以及軍事力量靠前部署,是對韓國安全直接且嚴重的威脅。」
2010年「朝鮮不斷開發和增強大規模常規武器以及核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通過『天安』號事件和延坪島事件接連發起武力挑釁,對韓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只要這樣的威脅一直存在,作為威脅的實施主體——朝鮮政權和朝鮮軍隊就是韓國的敵人。」
2012年 「朝鮮不僅在海岸地帶部署了海岸炮及火箭炮作戰力量,而且還在前沿部署了登陸部隊和空中力量。可以說,朝鮮對西海五島及其周邊的挑釁能力正在不斷強化。只要朝鮮的武力挑釁和威脅繼續存在,朝鮮的政權和軍隊就是我們的敵人。」
2014年 「朝鮮核武器小型化能力似乎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朝鮮政權和朝鮮軍隊是韓國的敵人。」
專家解讀朝韓互示好與「敵人」不矛盾
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方秀玉上午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都注意到,無論是韓國總統樸槿惠,還是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發表新一年的講話中,都提到「要為實現南北統一而努力」、「要讓朝鮮半島統一成為現實而不只停留在夢想階段」。
但為何在韓國頒布的《2014國防白皮書》中,仍然將朝鮮稱作「敵人」?方秀玉指出,實際上,一個國家的國防和外交是不可一概而論的。
方秀玉說,對於韓國而言,在外交方面,勢必要以改善兩國關係為論調,這是朝韓的共同願望,但是國家的國防方向是不易改變的。
因此,白皮書內容也是不會隨便更改的,因為朝韓兩國關係的實質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或者進展。
韓國政府的基點就是要在國防方面加大力度,對有可能對國家造成威脅的外部勢力保持最高警惕,否則外交的一切願景只是空談。因此,我們看到朝韓外交上的緩和態勢與韓國繼續視朝鮮為「敵人」的舉動並不矛盾,這是兩國長久以來無實質變化的關系所決定的。
相關新聞 韓用反朝傳單「測誠意」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一個由逃亡海外的朝鮮人,即所謂「脫北者」組成的民間團體5日晚用氣球向朝鮮散發大約60萬張反朝傳單,韓國當局稱事先不知,並且試圖順水推舟。
一名韓國統一部官員6日說,朝方如何反應,可以反映出朝方對南北對話的誠意,韓方正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