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動畫片《百變雄獅》角色人物保衛者戰士諜眼Spy Eye。
是在美國1985年發布的第三組【超級百變雄獅機器人Super Gobots】系列角色造型中的人物。與此系列的其他造型人物一樣,均由萬代BANDAI進行設計。此款造型的推出,同樣有當時動畫片《百變雄獅Gobots》作為背景故事的角色人物進行宣傳,在當時來看是一個量產的普遍型可變形玩具角色。
保衛者戰士諜眼Spy Eye的角色的原始造型,並非來自日版百變雄獅最初故事人物設計。也並沒有出現在Machine Robo和Gobots最初的產品系列中。
百變雄獅角色人物 Spy Eye 狂風諜眼的變形原型
如標題所示,保衛者戰士諜眼Spy Eye的變形姿態是一架曾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服役於歐洲的主流戰機「狂風」戰鬥機。
與「狂風」戰鬥機外觀類似塗裝的諜眼Spy Eye,這個設定很符合曾經諜眼Spy Eye的年代背景,同樣從整體來看這款人物與機型的搭配也很合適。
狂風戰鬥機也被譯「旋風」服役於1980年,是英國、德國與義大利三個國家在1972年所共同研製,在1974年定型的雙引擎、雙座。可變調後掠翼的多用途戰鬥機,分為對地攻擊型IDS和防空型ADV兩種主要機型。對於百變雄獅角色諜眼Spy Eye的造型機型還原程度而言,還是一次比較成功的作品。
諜眼Spy Eye在機型狀態下與真實戰鬥造型還是比較相似的。回憶對照一下當年,也是因為百變雄獅Gobots的造型對變形實物的還原度相對比較高,多過於人物造型的美感體現,而顯得人物造型千奇百怪。畢竟在那個「變形」剛開始的年代,設計師的經驗還是需要有個積累的過程。
在諜眼Spy Eye變形為飛機形態時,整體的塗裝是迷彩外觀,爭取與原型飛機的外觀接近,因為材質上的原因,所以體現的並不是很理想。
機器人模式下的保衛者諜眼Spy Eye
百變雄獅角色人物諜眼Spy Eye的機器人模式也表現得不錯。從造型細節看,就已經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那時的萬代 BANDAI 已經在這方面有著比較不錯變形造型經驗模式,既可以使角色人物具有清晰的結構感,又可以其變形機器人之後的造型幾乎不會有變形前的造型感覺。
在剛開始戰鬥機型進行變形轉換時表現得並不明顯,但到變形轉換完畢之後,便可以看到一個不錯站立姿態的機器人。
因為那時的結構設定的經驗限制,使這類型的相互變形轉換時不能做到兼顧到前後兩者的全部「完美」,因此,變形為機器人狀態時諜眼Spy Eye的姿態樣式並不多。
材質與稀有程度
這款超級百變雄獅角色諜眼Spy Eye造型的整體材質選擇還是非常不錯的。他的身體主體結構是由金屬部件所連接,這些金屬連接件是採用了壓鑄的方式製造而出,但是在此之外的其他部件基本是全部是塑料材質。
金屬與塑料的細節連接處的設定是非常成功的。但是要當心一部分易碎的塑料零件,例如雙臂與肩膀的連接處等細小關節部位,因為隨著時間的久遠很多塑料與金屬部件材料會有老化和脫落的情況。在重複的進行多次變形轉換把玩的時候,也會在一些地方的表面塗裝或者連接位置造成一些脫落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在手臂與肩部的位置尤為重要。若是一個收藏者,這些情況基本是無傷大雅是可以被接受的。
在百變雄獅造型衍生品的歐洲版本中,諜眼Spy Eye並不是很稀有的人物造型,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手把玩其本身很多關鍵的關節部位會出現鬆動情況,也許變得不會再非常嚴絲合縫,這也是很多塑料與金屬結合的玩具,因為材質不同所產生材質物理性質的變化所常見的情況。
即使這款人物的造型處於良好的狀態,其本身的自身價值也並不會太高。因為在當時這是廣泛發行的玩具。當然時至今日在收藏愛好者手中的價值會另有體現。
文章寫作使用部分圖片素材和背景來自網絡,僅供所發出之文章題材內容所描述輔助使用,不為其他用途。本文內容已經在多平臺進行分時同步發出並同樣保持圖片與文字檢索的一致。
本文內容是原創首發,請勿進行抄襲和洗稿。
歡迎評論與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