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有一個讓人感悟很深的環節:樂聖起訴格律詩,並要索賠六百萬,葉、馮、劉三個人覺得這場官司不管是輸是贏,公司都開不下去了,於是為了自保三人火速集體退股。
相反的是肖亞文在這緊要關頭,卻選擇了入股格律詩。
面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也就是不同的選擇導致了不一樣的命運結果。
葉、馮、劉三個人因為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所以剛剛從井底爬上來,扒著井沿看了一眼,卻又掉進了井底。
而肖亞文因為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則從一個底層打工妹搖身一變成為了女總裁,身價一夜之間翻了數倍。
在電視劇《天道》中,肖亞文也算是一個大贏家,那麼她到底是贏在了哪裡呢?
其中一點很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就是肖亞文很懂得「借力」丁元英。
肖亞文自己也曾說過:「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夠了。其他的還有很多,比如機會、幫助,我不確定。這個在一般人看來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這個人很重要。」
肖亞文的出身比較普通,認識範圍也很窄,一個人只能賺到自己認知範圍內的錢。但是,肖亞文認識丁元英後,她見識到了自己認知以外的世界。
通過劇中肖亞文的故事,我們可以學到3條「借力」高人的方法。
第一,你的實力,是進入高人圈的通行證
丁元英成立了私募基金,肖亞文做了丁元英的助力,要知道丁元英的助力不是隨便一個人能做得了的。
肖亞文本身具備這個實力:警官大學畢業,懂法律,會講德語。這是本身具備的硬性實力。情商高則是肖亞文的軟實力。
她在丁元英身邊,經常會見到韓楚風,鄭建時這樣高階層的人物,出入的都是高端大氣的場合。雖然她不屬於高級階層,但她情商高,會說話,不卑不亢!
俗話說的好,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你想要靠近大咖,就的把自己先練就成一個小咖。相反如果你什麼實力都不具備,那就不要指望高人會給你機會了!
第二,懂得分寸,惜緣不攀緣
在與高人交往中,絕大多數人都很難掌握好自己的分寸。
電視劇中的馮世傑,在音響店第一次和丁元英認識的時候,為了引起丁元英的注意,選擇故意去找茬。
當時的情節是丁元英隨口點評了穆特的《流浪之歌》:「還可以」!馮世傑就不幹了,拉住丁元英不依不饒,一定要讓丁元英說個明白!
馮世傑的這種強行攀緣,其實在對方看起來,是十分的反感的!
在一次吃飯時,肖亞文在飯桌上請教丁元英:「為人處世怎麼才能做到恰到好處?」
丁元英只回復了7個字:「隨緣惜緣不攀緣!」之後肖亞文就把這七個字作為了他的人生信條。
丁元英解散私募基金,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一個人過自由自在的生活,肖亞文給丁元英在古城找了房子,還交了一年的租金。
為了自己不和丁元英這位高人斷了聯繫,她專程自費飛了德國找到自己的好友芮小丹,芮小丹在古城工作,於是就把丁元英安排給了芮小丹照顧。
肖亞文的這種做法,就是「惜緣不攀緣!」她用了一種很隱晦的方式,留下了這條人脈。
同時在找芮小丹幫忙的時候,也未對芮小丹隱瞞自己的私心:「不能讓這根線斷了,得有個什麼事還能牽著。你在古城盡點地主之誼順理成章,你們不是僱傭關係,關照多少都是人情。我辦完這個差事就跟他搭不上話了,但我和你是朋友,你關照他,人情記在我帳上,關照他就是給我幫忙。」
公司解散後,肖亞文並沒有隔三差五的去打擾丁元英,沒有強行製造機會聯繫,她做到了「不攀緣」!
肖亞文就是很顧慮對方的感受,和他保持一點微妙的聯繫,她的這個分寸掌握的非常到位,這就是惜緣!
第三,人脈不是幫你的人,而是你幫的人。
其實在社會交往中,很多人都誤解了「人脈」一詞,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人脈」就是能從高人(人脈)得到點什麼!
葉、馮、劉這三個人就抱有這樣的想法,他們想的是能從丁元英身上榨取他們想要的,金錢,人脈,資源等等!
但是人脈的本質,並不是能幫助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助的人。所以,在本質上人脈是資源互換!
格律詩剛成立,要在北京找店鋪和倉庫,丁元英把這個事情交給了歐陽雪,讓她去找肖亞文。肖亞文辦這件事純屬的免費幫忙;格律詩和樂聖打官司,丁元英請了肖亞文做律師,律師費是20萬,但是肖亞文分文未要。
肖亞文的兩次免費相助,得到的是歐陽雪和丁元英的青睞。這才使她有了入股格律詩的資格。
把肖亞文的劉冰作對比,一目了然,劉冰在丁元英那裡就是一個一無是處的索取者,而肖亞文是一個免費付出的提供者。
所有,肖亞文能成為最後的大贏家,而劉冰卻選擇了跳樓。
與人交往要想長久,正確的心態就是:價值置換、雙贏思維。去做一個牛人需要的人。
人窮從來都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認知不足才是最可怕的。只有轉變自己的思維,讓自己不斷進步,今後才能有一番作為。
《天道》的原著是《遙遠的救世主》兩者的作者都是女作家豆豆,豆豆文化不高,但是在好朋友的影響下寫出了《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三部經典小說。後被人稱為「豆豆三部曲」!
豆豆的這部作品,商戰為表,實質是對世界的探索,對人性的研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讀她的小說時,會被震撼到的原因。
如果你也喜歡《天道》,喜歡豆豆的思想,就讀一讀豆豆的三部曲吧,從「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到「見路不走」三部作品不會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