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什麼是命理學?
方法論:「黑箱」理論
八字命理學是怎樣演繹的呢?
如果說傳統中醫的藏象學說是一種「不打開黑箱」研究人體系統的方法,即在不幹擾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情況下,研究有關人體內部的臟腑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關係,那麼,同樣紮根於中國古代文化沃土上的命理學,走的也是類似的探究道路。
誠如前文所說的,八字命理學是以人的出生時間為依據,去描寫和預測其生命過程的學說。那麼,它的出發點,就是建立在一個人的出生時間跟他的生命潛質、人生歷程之間的相互關係之上的。
古代的命理研究者首先假設:每個人的出生時間跟他的人生經歷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對於每一個具體的人來說,他的出生時間是確定的,他的人生過程也是可以觀察得到的。經過成年累月的觀察和驗證以後,他們發現,出生時間與其人生歷程之間的這種聯繫,不是雜亂無章、毫無規則可尋的。這種情況,可以圖示如下:
圖1.3 對應關係
既然出生時間與人生歷程之間不是雜亂無序,而是有著某種可以觀察得到的對應關係,那麼,就可以進一步假定其背後存在著某種「機制」,而這樣的聯繫正是受著這個「機制」的制約。這個機制可以被看作是一個「黑箱」。這跟現代控制論的「黑箱理論」[1]頗為相似。於是,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進一步圖示如下:
圖1.4 「黑箱」
如圖所示,作為這個黑箱一端的「輸入」,是一個人的出生時間。作為黑箱另一端的「輸出」,是關於這個人的生命潛質和人生歷程的描寫和預測。關於這個黑箱內部的真實的具體結構,誰也不清楚。如果說人體的「黑箱」還有望有徹底打開的一天,[2]那麼,這個制約人生的「黑箱」,至少到今天為止,我們對它的真實結構、內部構件,一無所知。
但是,當輸入某個人出生的年、月、日及時辰,它可以輸出關於這個人的人生歷程的某種近似的「描寫和預測」。能做出這種描寫和預測,就是這個黑箱所具備的功能。因為的確存在有觀察得到的某種對應關係存在。命理研究者就是在這種觀察到的對應關係基礎上,嘗試去揭示這個黑箱的功能,去構建或模擬它的作業系統的。前文討論的「天人合一」的觀念,以及「氣—陰陽—五行」的認識手段,為模擬這個黑箱的功能奠定了理論的基礎。
可以說,中國命理學的發展歷史,就是構建這個黑箱,使其具有描寫和預測功能的歷史。這個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代,這個歷史到今天還遠沒有結束。
多視角的分析
命理學,說到底,是一種對「黑箱」的探究,這就決定了它研究方法的基本特點。
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它們的研究對象是具體的物質現象。這些物質現象是可以通過科學儀器測量出來的。因此,實驗室、實驗結果和邏輯推理,對它們非常重要。而命理學所面對的是一個「黑箱」,只能從功能上去「猜測」這個黑箱的機制。而且,它要描寫的範圍又太大、太寬泛,幾乎囊括了人生的各個方面。從現代科學的學科領域來講,它涉及了生理學、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諸多領域。因此,它不可能用一次性「猜謎」的追蹤,就可以完成這樣複雜的任務。或者說,它不可能通過一個觀察角度,來全面地洞察這個黑箱的全部功能。它只能依靠全方位的、從不同的角度,通過揭示這個黑箱不同方面的功能,使其能最大程度上完成描寫和預測的任務。
事實也是如此。從命理學的發展歷史來看,至少形成過以下不同的研究視角:
圖1.5 多視角的分析
在圖中,我們羅列了一些重要的視角,比如早期出現的神煞系統、刑衝會合系統,命理學成熟時期形成的強弱分析、調候分析、格局分析、形象分析等。我們會在本書以下的章節中,逐一接觸和展現這些不同的研究視角,介紹它們具體的剖析方法。
由於命理學一直存身於俗文化中,缺乏系統的學術性研究。而江湖算命,常常良莠不齊,真假難辨。正因為如此,不少學了多年命理的人仍摸不著頭腦,常有「易學難精」的感嘆。作者接觸命理已有四十餘年,也曾有過同樣的感受。究其原因,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陷入了不同視角探求的迷魂陣裡,分不清東南西北。常常是好像有所領悟,忽然又如墜雲霧,有失之交臂之感。
當然,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有中國傳統學術本身存在的問題。它重視實用,而輕視理論建構;重視領悟和頓悟,而輕視客觀的理性分析,忽視概念和邏輯推理。同一個術語,比如「格局」、「用神」,常常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義,讓接受現代教育的人確實很難掌握。有鑑於此,在本書中,作者將自己多年的領悟和論命經驗貢獻給讀者,以「多視角」的剖析方法來組織學習的進程。這是本書不同於前賢著作的一個重要特點。
備 註:
[1]「黑箱理論」是一種科學方法。它認為有機體的內部,特別是大腦的機制無法直接研究,如同一個黑箱子,只能從外部進行觀察和實驗來推測其功能及特性,並依據考察的結果,建立與研究對象假定相似的模型,以作進一步闡明黑箱的手段。
自科學從物理科學發展到生物科學後,由於與行為、心理有關的神經過程特別難於了解,於是科學研究採取了只研究刺激-反應之間的關係而不管有機體內部的有關結構和功能,並且與控制論、系統論等現代理論聯繫起來,產生了現代黑箱理論。1945年,控制論創始人N. 維納提出了「封閉盒」概念及其研究途徑。1948年,W. R. 阿什比提出了黑箱概念,他說的黑箱就是維納所說的封閉盒。
[2]至少到目前為止,中醫揭示的人體經絡系統依舊在「黑箱」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