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豆蔻年華。多麼美好,多麼令人嚮往!可是安徽某中學一女孩的生命,就在13歲戛然而止!這是為什麼呢?
【看看事情的來龍去脈】
一、事情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
女孩李怡(化名)是一名初中生,學習成績很好,自尊心很強。在學校近期舉行的月考中取得了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其中「道德與法治」是開卷考試,得了滿分,和標註答案幾乎一模一樣。這麼好的成績,讓班主任起了疑心,她懷疑李怡(化名)可能考前知道了答案。於是老師找孩子談了話並讓孩子重考一次,結果孩子考了98分,比上次少了2分,但是經過這件事兒後,李怡(化名)很不高興,認為老師「冤枉」了她,鬱鬱寡歡。兩天後,女孩在離家不遠的水塘溺亡。
二、這件事有了最新進展:
據溺亡孩子的姑姑李佳(化名)說:
「目前已和潛山教育局達成協議,一共補償金額60萬元。」
三、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呢?我個人認為:
(一)、相信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是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最基本的素養。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導」,也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我認為,做好班主任既要「嚴」,也要「寬」,寬嚴結合,才能管好班級,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而李怡(化名)的班主任是個好老師,工作認真,管理嚴格。但這種「嚴」有點過了,變成了對學生的不信任甚至偏見,以至於自己的學生考了100分,竟懷疑她作弊。孩子補考得了98分,充分證明自己成績的真實性。這時候,作為班主任老師知道自己「冤枉」了學生,就應該勇於承認錯誤,向學生道歉,最起碼該安慰學生幾句,讓學生感到老師的「溫暖」,如果再說上幾句鼓勵的話,那孩子會很高興的,悲劇還會發生嗎?記住:作為老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美!
(二)、老師、家長應重視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
人生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磕磕絆絆很正常。被別人「冤枉」,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小小的「坎兒」,邁過去就好了。13歲,正處於青春叛逆期,自我意識增強,想獨立但又不成熟,做事易衝動,有了事兒不願向家長傾訴,自己硬抗!憋在心裡,就容易出問題。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拉拉家常,增進感情,不要一味地追求分數。也許,孩子內心的無助才是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事已如此,多說無用,還是引以為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