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 | 有一種人,縱然喜歡再深,但你最後還是寧願與他友誼永固。
有些關係,一旦說破了,永遠就只有兩個答案和結果。一、我們還是「好」朋友,但其實這個「好」字,已經夾雜了許多說不出口的尷尬。二、我們不再是朋友,甚至可能比路過對眼點頭微笑的陌生人,還要不如。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都不輕易把喜歡說出口,就因為害怕自己承受不起這兩個結果。
02 | 沒有永遠不碰面的朋友,只有存心避開的陌生人。
你的世界裡也有那麼一個曾經很親密要好,但現在卻不想或不敢再見的人嗎?從某個瞬間開始,會害怕在朋友聚會上遇見,會擔心在路上碰見,就希望對方永遠消失在你的視線、你的世界。但,這並不是因為討厭,僅僅是因為害怕再喜歡。
03 | 朋友之間不會講分手,只是你知道,有天你們還是只能說再見。
朋友之間要分開,最多就只會說BYE。可一旦跨越了友情的界線,那麼這一聲「再見」,可能有一天就會轉化成「分手」的代詞。
04 | 如果沒有一點喜歡,這一份友誼又怎麼可以歷久彌新。
很多人都說,男女之間不會有純友誼。其實小編一直都認為是有的,只不過在這份純友誼裡,肯定也包含了所謂的「喜歡」。你或許是喜歡TA的為人;喜歡TA的性格;喜歡和TA的相處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喜歡,都需要被解釋為另一種關係。這份喜歡,頂多只是讓你們的友誼能一直保持下去的理由。
05 | 有些界限,一旦越過了,就是以後的不會再見。
與第三句的語錄互相呼應。在一段關係裡,當你鼓起勇氣,決定跨過那條界線開始,就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決定接受哪一天的「不會再見」。
06 | 你不會讓人知道,在你心裡,藏著一個只可以想念的誰。
默默的喜歡,其實不需要告訴全世界。就藏在心裡,默默開心,默默傷心,默默接受所有「那個誰」對你的心情帶來的波瀾起伏。
07 | 不再主動找你,不是因為你不再重要,而是不想讓你知道,你依然太過重要。
偷偷喜歡過誰的人,內心OS總是會比他人來得多。每次打開手機,會不自覺地希望收到對方的信息;每次想著找對方聊事情,又擔心遭到對方嫌煩而退縮…內心想法來來回回,最後信息還是沒有發出去。其實主要的還是害怕自己的小心思被發現。
08 | 不是我們誰變了,就只是我們沒有再一起前進了。
不論是友情或是愛情,如果一段關係產生了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對方說:「你變了」,那其實就不需要往下再問了。因為你已經在前進,但TA一直就還在原地。
09 | 後來,沒有我們,只有兩個曾經的陌生人。
看過電影《後來的我們》,聽過陳奕迅演唱的主題曲《我們》,就一定更能感受這一句話的心境,因為就如歌詞中說的那樣,「我最大的遺憾 是你的遺憾 與我無關」。
10 | 再怎麼不舍,再怎麼喜歡,有些人始終不會屬於自己。
無論兩個人的關係再好,感情再深,好朋友永遠都只是好朋友,你無權打著好朋友的旗號去命令對方喜歡你,因為喜歡一個人本該是自由的。換個方式想想吧,有些人哪怕始終不屬於你,但再一次選擇,你還是希望能遇見。
11 | 你以為不要期望,就不會失望。但原來,最後還是會一樣難過。
人們總說,「不抱希望,就不會失望」。可有誰不是抱著希望過日子?希望今天比昨天開心順利;希望錢一天賺得比一天多;希望和自己喜歡的人一直在一起。但我們明明知道或許會一再失望,還是一直放不掉希望。所以下一個許給自己的「希望」,就是在難過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習慣失望」。
12 | 不會再找他,不是不再在乎,而是不想自討苦吃。
很多時候,情緒和心情的轉變都是一瞬間的事。你曾經以為自己做不到的,或許在某一天或某個瞬間,就突然可以放下了。
13 | 難耐的是,一直以來,原來就只是自己入戲太深。
沒有什麼,比「一廂情願」來得更傷。痛的不是因為被對方的言語或舉動傷害,痛的是你的後知後覺,甚至已經過了那麼長一段時間。
14 | 其實你仍然不捨得,但你也越來越擅長假裝不去在乎。
小編記得之前在《如此可愛的我們》中,聽過這麼一句臺詞:「有些人明明很難過,卻不能承認自己有多難過」。就如何炅老師說過的,沒有表現出來的情緒,不代表沒情緒,我們只是不想讓自己的心情和情緒,成為他人關注的焦點。習慣默默喜歡一個人的人,其實也已經習慣把自己的喜歡埋得很深很深。
15 | 後來你終於明白,對一個人好,並不一定要讓對方知道。
有些人,在朋友面前活潑開朗,但在喜歡的人面前,只會默默守護。其實並不是不想讓對方知道,而只是就算知道了,對TA來說,或許反而是一種打擾。所以,漸漸地你也會明白,原來保持沉默,比擾亂現狀來得要好很多。至少…不會難堪。
致,有個想愛卻不敢愛的你;致,有個友達以上,可戀人未滿藍顏知己的你…也致,已經相互轉身離開,但內心依然單方面放不下TA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