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多數人都認為,生命說到底無非兩種形式:生和死。生來對死除了畏懼,便一無所知。而死便是終點,與生再無瓜葛。肉體連同靈魂灰飛煙滅,就此終結。
佛教文化中認為,人生也是一個輪迴,是不停地從生到死,從死到生的循環過程。由於每個人「業」的不同,還可能輪迴到其他生命形式中。
佛教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在輪迴。具體的說,輪迴觀是佛教的一個基本信仰,本意是指事物從起點到終點的無窮循環。佛教的教義中便有,生當為來世準備。往生的記憶只是被抹去,但不代表發生過的從未存在。
倘若世間真的有輪迴,那麼這一生是我們存在的第幾世?我們曾活過的世代裡,曾經的「我」有著怎樣的姓名,有著怎樣的人生,遇見過什麼人,經歷過什麼事,最終又為何死去,來到這一世。
如果相信了輪迴觀,許多疑問便這樣隨之而來。上一世的記憶究竟被遺落在了何處,為何毫無印象,為何連記憶的某個入口都找不到。
但是有這樣一個人,三歲起便記起了自己的前世,就在人們都認為是童言無忌的時候,他隨著年齡的增長,竟然要尋找自己前世的父母。
究竟是童言無忌 還是有據可循
科學無法解釋的未知或非自然的事物,信則有不信則無。如今的自己,是否還對三歲時的自己有印象,是否還能記起來三歲時的自己曾做過些什麼,鬧過怎樣的玩笑。
三歲時的咿呀學話,童言童語大概沒有多少父母會放在心上,但是有這樣一個三歲的小孩,他三歲時說出的話,讓人生畏。
在海南省東方市感城鎮這個小鎮裡,有一個小孩,是類似於「明星」般的存在。在網絡時代尚未到來的時候,人們只能通過報紙,電視,這些傳統的媒介來了解外部訊息。
在東方市這個地方,大概沒有人會不知道「唐江山」這個名字。人們習慣用驚奇的眼光看他,仿佛看著別個時空的人。
唐江山的身世似乎讓他成為了一個「紅人」。他於1976年11月21日出生在一個九口之家,生存壓力很大。
在媒體上,唐江山有著一個十分玄幻的稱號,「再生人」。這種超自然的現象,帶給人無限的遐想。擁有一個「再生人」的家庭,與我們這些普通的家庭又會有什麼不同呢?
在唐江山所在的村子裡,當有人與唐母說起唐江山的獨特,唐母總是會面帶笑容的與人攀談起來。
據唐母講,唐江山一出生就有些與眾不同,生唐江山時沒有人幫助接生,正常的孩子出生時是長長的身體,可唐江山出生時是個「球」狀的。很長時間都沒有發出哭聲。
唐江山在3歲時因為頑皮,氣得母親要打他,他卻突然說:「我不是你生的,我的家在儋州。」此時聽到這話的父母已經目瞪口呆。當時的第一感覺是詫異的,又有些許的恐懼。
從未離開過父母身邊的三歲孩童,竟然可以說出離家近兩百公裡的儋州。倘若在玩耍時無意聽見,就隨口記住,又為何是儋州這個地名。
從此唐江山的父母越發覺得離奇。
6歲孩子口中的前世父母
隨著時間的流逝,唐江山成長為一個六歲的兒童。在父母看來,他「胡言亂語」的毛病並沒有得到改變,反而越來越嚴重。
唐江山對於他前世的描述越來越細緻和清晰。一個六歲的孩子,就算學習成績再優異,再有天分,也不會把某些時間地點事件種種的來龍去脈說的如此有條有理。
一個六歲孩子的邏輯思維,還尚未發展到如此嚴密的地步。對於一些詞彙,一些描述,並非是現學現賣,而是仿佛刻在記憶裡,隨時提取出來的信息。
他與當時的父母說,自己的前世父母在儋州市新英鎮黃玉村,自己曾經也生活在那裡。還說有預感前世母親已去世,父親一人需要照顧。
據研究發現,像唐江山這樣有著前世記憶的「再生人」,他們所回憶起的前世的死亡,一般都是非正常的死亡,都是有著慘痛經歷的橫死。
唐江山便是如此,他對他現世的父母說,自己在文革期間,和8個人外出買柴油,當時沒聽村裡老人的話,走了大路,回來的時候,被襲擊打死了。
如果說編造,那一個六歲孩子的編造能力未免太強,如果說是瘋話,那為何不講些令人發笑輕鬆簡單的小故事。而非要是這樣細枝末節都充滿著壓抑的死亡事件。
已經六歲的唐江山,開始越發流利的說著儋州方言,旁人無人能懂。但老鄉聽來,的確是地道的儋州方言。
由於對前世父親處境的擔憂,唐江山和現在的父親一起踏上了回前世之路,也就是他記憶裡的黃玉村。
唐江山的一段行程當時是轟動了十裡八鄉的,在人們的談資中,仿佛多了一個對「外星人」的閒談。
也有人對於所謂前世今生的事件,感到習以為常。有同村的老人說,人有上輩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這輩子又是這個樣的,誰又知道下輩子是不是家財萬貫,要麼飛黃騰達了,再要麼還是一個農民也說不準。
唐江山憑著自己對於前世的記憶,就像是回家一般,一步一步回到了前世父親的家中。
確信與懷疑 兩種不同的聲音
時至今日,唐江山這個「再生人」的出現距今已有將近二十年。在他所生活的環境裡,依然有許多人對他通曉前世的能力深信不疑。
同村的人,說起這位「轉世奇人」時,甚至有一種莫名的激動。像是接近過某種罕見之物後,由此而來的驕傲之感。
如果來到唐江山所在的村子感城鎮不磨村,隨筆問住一個村民,說是來找「轉世奇人」,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們百分之百地相信唐江山三歲時所發生的事情。對於一個三歲孩童對自己前世的述說,覺得大開眼界,不可思議,但最終又深信不疑。
不磨村裡有5000多口人,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奇特的事情,唐江山小小的年紀能如此有鼻子有眼的說出自己前世的故事,並且身上還有「前世」的刀疤,所以大家漸漸的就信了。這將近20來年的流傳,在這裡早已深入人心。
但是同樣的也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對於轉世一說,持懷疑的態度。有部分人認為,這場發生在6歲時的,「前世認親」,太過戲劇化。
而在唐江山成年時,在已為人夫為人父時,還能對於自己6歲時這場認親細細道來,細節分毫不差。這或許多少有一些矯枉過正的意思。
並不是說人一定要去否定,自己肉眼無法看到的一切事物,生而為人,總有太多事情無法一一感受,認知。因此我們只能抱著一種包容的心態,對待未知,同時對待已知。
深信不疑的人,或許已經習慣,「轉世奇人」的前世今生,這個無聊日子裡的調劑,起碼它是一個有趣的事件。仿佛感受到了有人替自己實現了某種超能力的快感。
這樣便對於一切未知,一切靈異的事件,還能保持某種興趣和熱度。而如今人至中年的唐江山,也帶著妻子去了外地打工,為了生活去奔波。這或許才是生命的常態。
在這個科學至上的年代裡,人們更注重有理有據的事物。生存的出路,生命的質量,都不在別處,只在每個人的踏實奮鬥中。這是珍惜這場生命的一個方法,一分一秒都不虛度,對人對事,不留遺憾。
小結:
這樣的奇談,對於科技工作者來說,或許可以成為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對於科學解釋不了的超自然現象,科學家也從未停止過研究和探索。
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探其究竟,倒不如把它當成茶餘飯後的輕鬆話題。可以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中,對未知始終保持一種敬畏。
有來世也好,無來世也罷,無論如何也要過好當下的這場人生。擁有著前世今生記憶的「再生人」,不過寥寥無幾。我們無從評判他人的人生,更沒有能力解決掉所謂上輩子的遺憾。
我們能做的,只有在還活著擁有健康生命的當下,努力完成所有必須要完成的事,以一顆慈悲的心對待他人,也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