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石家莊3月3日訊(姚曉科 記者 李書軍)震天的鑼鼓敲起來,火熱的拉花扭起來!3月3日上午,井陘縣城萬人空巷,鑼鼓喧天,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第25屆民間藝術節的開幕把井陘傳統鬧正月活動推向了高潮。參加「我們的節日——2018中國井陘春節民俗展演暨傳統村落與廟會文化在當代價值研討會」的專家們觀看了民間藝術節的表演。
井陘縣是「首批千年古縣」、「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該縣自古有「過十五、鬧十六」的習俗,各村組織隊伍輪流演出,以此表達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期盼,俗稱「過會」。花會節目有井陘拉花、社火、騎驢、旱船、竹馬、跑龍燈、龜馱碑、老娘送閨女等多種形式。到20世紀80年代,該縣開始舉辦「春節文藝匯演」,縣城分設若干表演場地,各花會按序輪流到各場地演出。1994年開始,「春節文藝匯演」更名為「井陘縣民間藝術節」,以後每年一屆的民間藝術節沿襲至今,成為該縣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盛會。每年參加民間藝術節的井陘拉花及花會表演演員多時可達五千人,吸引來自各地觀眾十萬餘人觀看。
今年的藝術節在一個主會場、四個分會場舉行。來自全縣120餘支表演隊的上千名演員和民間藝人為觀眾們展示了千年古縣井陘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精品。在主會場,從全縣選拔脫穎而出的28支精品節目展演隊在雄渾激昂、盪氣迴腸的音樂中依次靚妝登場。作為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井陘拉花無疑是歷屆藝術節的重頭戲。擰肩、扭臂、翻腕……「百人拉花」拉花表演隊一上場就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這支表演隊的演員全部來自分布在井陘各地鄉村的拉花基地。「參加拉花展演不僅豐富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我們縣拉花基地發展成果的一次大展示,激勵更多人參與到井陘拉花這門古老藝術的傳承中來。」該縣文化館館長王雪梅介紹說。在分會場,廣場舞和威風鑼鼓等精品藝術節目輪番上演,讓全縣人民在一片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中享受了一道豐盛的文化大餐。
該縣文廣新局和農林畜牧局聯合舉辦的首屆「井陘山貨大集」上人山人海,120多家商戶集中參展。
竇王醋、實打實酒、缸爐燒餅、麵塑、剪紙……這些最能代表千年古縣井陘傳統民間手工藝製作的手工藝品一字排開,令人眼花繚亂。核桃、花椒、大棗等當地特色農產品攤位被圍的水洩不通。
「井陘民間藝術節我連續來了好幾年了,在這裡不僅能欣賞到原汁原味民間藝術表演,而且還能購買到正宗的農產品!」來自省會的劉先生高興地對記者說道。
「『山貨大集』不僅是我縣手工藝製作和農林畜牧產業特色的集中展示和推介,更為當地商戶和遠道而來的外地客商們搭建了線上線下交易合作平臺。」縣文廣新局局長李彥東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