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手握80萬大軍的岡村寧次,聽到無條件投降後說了這4個字

2021-01-20 歷史在眼前

敵對雙方為某種政治、經濟目的,在一定範圍內進行武裝鬥爭。在戰爭的分類上,又可分為正義與非正義兩種。回顧古今中外,從戰爭的角度看,春秋時代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和最專業的軍事著作。

「孫子兵法」,又名「孫吳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共13篇,約6000字。它的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煉。這一思想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精髓,被後世稱為「軍學聖書」。在《孫子兵法》中有這樣的記載:「兵、國、生、死、存,不可小視。因此,五件事之後,學校要算一算,問他們是怎麼想的:一是說,二是天,三是地,四是意志力,五是法律。」

對於戰爭的定義,孫子直言不諱地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事關人民的生死,事關國家的存亡,我們必須認真地考慮和研究。在敵我綜合對比中,戰爭的勝負,即政治、氣候、地形、將領、體制,都可以討論。

大家都知道,1931年日軍向東北派遣軍隊,爆發了九一八事變;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攻上海,上海抗日戰爭爆發;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了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是資源稀少的島國,是引發甲午戰爭的軍事大國。那是一場非正義戰爭。儘管日軍早些時候發動了猛烈的進攻,但還是無法擺脫失敗的命運。

針對中國的非正義戰爭是沒有出路的;野蠻而殘酷,勞動而遠徵,這不是一個便宜地方;雖然軍人的軍事素質有相對優勢,高級將領認為他們也是中國關和美國,但是他們高估了自己,不能被打敗。

日本盟國德國在1945年5月戰敗投降,7月26日中美英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否則就是「最後一擊」。八月份的時候,日本仍然沒有投降。因此,美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八月九日,數百萬蘇軍越過中蘇邊界,向東北盤踞的日本關東軍發起全面進攻。

八月十二日,日本東京大本營分析了國際形勢,日軍司令岡村寧次對他說,天皇已準備無條件投降。此時,作為日本出兵中國的統帥,岡村寧次已經知道日本將輸掉這場戰爭。但他手中有八十萬軍隊,並不打算投降。收到皇帝的密電之後,他冷冷地說了四個字:「繼續戰鬥!」

從岡村寧次的態度看,不難看出日本人的特點,即明知會輸,卻要以僥倖的心去「賭」,也可以理解為不願面對慘敗的後果。岡村寧次是日軍的高級將領,是一名狂熱的戰爭戰士,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他就開始搜集中國的情報。作為軍閥孫的軍事顧問,他在孫的失敗後,偷走了自己的兵圖,為侵華戰爭打下了基礎。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天皇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準備無條件投降。此時,中國派遣軍總司令日本人岡村寧次沒有打算放下武器,而是決定試試看,繼續戰鬥。也許他不甘心,也許他想賭一把,但他不會輕易放棄。

1945年8月15日上午10點10分,儘管岡村寧次不願,他又一次收到來自日本營地的秘密電報: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面臨這樣的結局,手無寸鐵的劊子手們最終選擇了投降。一九六六年九月二日,岡村寧次死於東京。

相關焦點

  • 1945年手握80萬大軍的岡村寧次,聽到投降後是啥反應?他說了4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將近61個國家和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中國作為主要戰場,經濟損失和人口損失也是非常嚴重的。1945年,法西斯聯合軍隊遭到了同盟國軍隊的毀滅打擊,隨後始作俑者德國於1945年5月宣布無條件投降。隨後日本法西斯成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在投降前,日本再次集結大部隊,發動了空前的戰爭大動員。但是在毫無懸念的武力壓制下,日本還是宣布投降了。
  • 1945年手握80萬大軍的岡村寧次,聽到投降後啥反應?冷冷說了4字
    1945年5月德國無條件投降後,日本則進行了空前的戰爭大動員,叫嚷「本土決戰」;7月26日,中美英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拒絕了。
  • 1945年手握80萬大軍的岡村寧次,聽到投降後是啥反應?他只說了4個字
    1945年,法西斯聯合軍隊遭到了同盟國軍隊的毀滅打擊,隨後始作俑者德國於1945年5月宣布無條件投降。隨後日本法西斯成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在投降前,日本再次集結大部隊,發動了空前的戰爭大動員。但是在毫無懸念的武力壓制下,日本還是宣布投降了。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然而日本打算進行最後的掙扎。8月6日和9日,美軍為了速戰速決對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進行威懾,9日蘇聯百萬軍隊傾巢而出,令日軍膽寒。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1945年9月9日,親曆日本投降的貴陽人
    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9分,日本侵略軍在南京向中國投降。投降儀式,在原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貴陽人曾鴻圖,作為當時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的秘書,參加了這次受降儀式,見證半個多世紀以來,受盡日本侵略者侮辱和摧殘的中國人民在浴血奮戰後取得的勝利。受降儀式上,面對日本投降書的中文版本,岡村寧次低頭籤名,完全喪失在中國大地作惡多年的驕橫跋扈。
  • 1945年,裕仁天皇宣布投降時,7000萬日本人在做什麼?照片不會說謊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從當時遺留下來的老照片中,大家可以看出當時日本7000萬百姓的表情大概都是什麼樣。裕仁天皇下達無條件投降詔書的時間點是1945年8月15日中午12點整。主要是通過一些廣播的方式,來讓日本國內的一些民眾和士兵們接受到了不再繼續徵戰和侵略的消息。  8月14日美國記者在日本國內拍到了一則大眾痛哭流涕的照片。這是在日本天皇發布詔書前幾個小時,雖然還沒有得到官方的正式消息,可是大多數日本百姓已經了解了事情的走向。大多數人在畫面內都是低下頭,神情非常沉重。
  • 75年前,日本宣布投降時,7000萬日本人在做什麼?老照片不會說謊
    1945年8月,對日本來說是非常特別的時期,二戰進行到此時已至尾聲,日本的敗局已經非常明了,各國都在等著日本投降 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了《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但次日,蘇軍總參謀部發表聲明指出「日本天皇所發表的投降聲明,僅僅是無條件投降的一般宣言,並未向武裝部隊發布停止敵對行動的命令,而且日本軍閥仍在繼續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實際投降……」
  • 1945年柏林被包圍,希特勒危在旦夕,為何不調挪威40萬大軍勤王?
    1945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爭二戰進入到了最後一年,到了4月,隨著阿登反擊戰的失敗,希特勒也失去最後的希望,等到16日,蘇軍集結了270個師,共計250萬的部隊,搭配有2450架飛機和14200架火炮發動了進攻。
  • 1945年,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並不是因為原子彈
    1945年8月15號,日天皇裕仁向國民用廣播的方式宣布了投降的決定。 日方侵略戰爭的失敗是必然的,而很多人還認為迫使日軍投降的原因就是美向長、廣2地投放了2顆原子彈。那麼真是這個因素直接把日本給整投降了嗎?其實這隻並不是根本原因。
  • 日本投降後,受降儀式上我國並不稱其為戰俘,而用一特別名字代替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日本進行全國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進行投降,戰爭就此落下帷幕!這一刻我們等了太久太久,多少人就此欣喜若狂,多少人就此掩面長泣,喜終於不用再受侵略之苦,泣戰爭中逝去的數以萬計同胞。
  • 1945年德國投降後,蘇軍能不能推平歐洲,將美軍為首的盟軍趕下海?
    1945年4月30日,蘇軍攻佔柏林,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身亡。1945年5月9日,德國正式籤署無條件投降書。此時歐洲戰場宣告結束。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在西線盟軍和東線蘇軍的夾擊之下轟然倒塌了。最大的敵人被消滅了,然而二戰後世界格局開始改變。
  • 日本投降後,中國士兵打開日軍倉庫,裡面的東西讓人氣得破口大罵
    好在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在歷經14年的艱苦奮戰後,最終將侵略者趕出了中國,並贏得了抗戰的勝利,但我國百姓並沒有因此而歡呼雀躍,只因這是付出了3500萬同胞的流血犧牲換來的。 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天皇通過廣播對外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而在各大戰場的日軍也開始向最近的盟軍受降。
  • 1955年,國民黨何應欽在日本發生了什麼事?
    1955年,陪夫人前往日本東京治療的何應欽,與岡村寧次進行了會面。岡村寧次提到,日本投降後,200萬日軍以及日僑的遣返工作基本佔用了當時國民黨大部分運力,以致未能接濟在東北的國民黨部隊,他感到非常抱歉。
  • 敗局已定的1944,為何德軍死戰不退,拒絕投降,背後有三大原因
    戰爭打到沒有辦法繼續戰鬥下去的時候,或者出現絕對的劣勢,一般來說和談甚至投降會是最後的選擇。然而,二戰中的德國可謂是打到了最後,直到1945年4月下旬希特勒自殺身亡,柏林實際被蘇軍用蠻力攻克的情況下才終於放棄抵抗。從作戰的角度看,德軍是堅持到了最後一刻才投降的。
  •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與日本還爆發了一場戰爭,但很多人卻不知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宣布無條件投降,但是,此時,還有很多的日軍並未放下武器,在有些地方,有的日軍甚至還負隅頑抗,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抗日戰爭正式結束之後,中國與日本發生的一場戰爭。
  • 1945年日本投降後,八路軍還剩多少兵力?真實數據公布
    清朝末年開始,中國進入了恥辱的被侵略歷史,在這期間中國被侵略者瓜分了不少的土地,同時還讓他們搶走了不少的寶物,尤其是日本更是對中國進行大肆的燒殺搶掠。不過我們中國人也堅強勇敢的站起來,對侵略者進行反抗,直到1945年日本才宣布無條件的投降,並且向世界各國提交了正式的投降書,從此這場世界大戰結束了。
  • 9月2日 日本籤署無條件投降書!
    > 1945年9月2日 日本籤署無條件投降書 1954年9月2日 《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通過石達開至安慶,召集部眾4萬,起兵討韋,並上書洪秀全,要韋昌輝首級,否則班師回京以清君側。韋昌輝則圍攻天王。洪秀全和朝內大將士認清了韋昌輝的真面目,誅韋昌輝。秦日綱領兵在外,洪秀全派兵押回處斬。長達兩個多月的天京變亂(又稱楊韋事變)才告平息。
  • 第一個接受日本降書的中國人不是何應欽,而是個聲名不顯的山西人
    日本投降時,第一個代表中國籤字的代表許多人都不認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為禍世界十多年的二次大戰宣告結束,世界人民迎來了勝利的狂歡。日本投降後,1945年9月9日,在曾經飽受日軍蹂躝的南京曾舉行過一次規模盛大的授降儀式,中方接受日本降書的核心人物是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日本軍方代表是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日本遞交降書的是侵華日軍總參謀長小林淺三郎。授降儀式因一張新聞圖片而播及全國,所以,人們一想起日本投降,就會想到在南京的那場授降。
  • 中國抗日戰爭大事記(1931年---1945年)
    7月4日 國民政府規定每年7月7日為抗戰建國紀念日。10月27日 日軍佔領武漢三鎮。全國抗日戰爭開始由戰略防禦階段轉入戰略相持階段。12月18日 汪精衛自重慶叛逃投敵。1939年1月1日 國民政府重申嚴懲民族叛逆令。6月7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反對投降危險的指示》。